李紅
【摘要】一直以來,母語是否可以介入英語教學這一話題總是備受爭議。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需要,越來越多的英語培訓班的出現和大肆宣傳,純英語的教學氛圍大行其道,使得母語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弱。在英語教學中不盲目回避母語,發揮母語之長,才是科學處理母語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巧用母語;策略
一直以來,母語是否可以介入英語教學這一話題總是備受爭議。主張在外語教學中肯定母語的作用并非新觀點,這完全可以在外語教學理論中找到依據。不過伴隨著各種新理論的沖擊,純英語教學的呼聲越來越高,教師們在英語教學中用到母語時變得遮遮掩掩,母語似乎被排除在英語教學的門外。筆者通過十年的教學實踐發現,雖然母語與英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在語音、語序、語法等各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差異,對英語學習有著一定的阻礙,但是母語在英語學習中也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不盲目回避母語,發揮母語之長,才是英語教學的科學之法。
一、困惑篇
困惑一: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需要,越來越多的外教英語培訓班的出現和大肆的宣傳,純英語的教學氛圍大行其道,母語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地位越來越弱。母語在小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已逐步變為“雞肋”。
困惑二:純英語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創設了英語學習的氛圍。但有時教師為求用純英語表達,可用簡單母語說清楚的問題卻要用復雜的英語進行描述,學生臉上一片茫然。
困惑三:在某些公開課上,教師為展示個人的英語素質,使用純正的口語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變成了看客,對英語學習產生了疏離感。
二、思考篇
馬克思說:“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母語與思維的關系和外語與思維的關系有共同的地方。這就是說,外語作為一種第二信號系統,在實現它的功能時,可以同母語一樣,與思維直接聯系。但是講到母語與思維和外語與思維的共同點的同時,還須承認,它們之間還存在著重大區別。這些差別主要是由掌握母語與掌握外語的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所決定。
一個人學習和掌握母語都是自幼開始的。幼兒學話的過程是和言語器官的成長、發育過程同時進行的,也是和思維的過程相輔進行的。因此,這個過程是和思維能力的形成同時進行的自覺過程。而小學生學習外語的過程已經有所不同,他們的言語器官和思維器官雖然還未發展成型,但他們的思維已和母語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聯系。母語和思維的聯系是自然的,而外語和思維的聯系卻要把思維從一種語言的基礎上轉換到另一種語言的基礎上,這個過程是不能離開母語的。
三、實踐篇
(一)借母語記憶單詞——低中年級
在小學,雖然學生的普遍年齡還比較小,但是母語已經在他們的腦海里和生活中深深扎根了,因此在學習外語過程中以母語為認知基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有限,特別是中低年級,單詞如果靠機械性地記憶,效果很不理想。如果適當借助母語,記憶效果就好得多。
比如編一些雙語兒歌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1A Unit 10 Colours時,筆者就編了這樣的兒歌:“green,green,綠樹葉;red,red,紅蘋果;yellow,yellow,黃香蕉;blue,blue,藍藍的天;brown,brown,巧克力。”把單詞融入雙語歌謠中。孩子們通過吟誦這樣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在享受英語學習樂趣的同時也記住了單詞。
(二)借母語積累語法——中高年級
隨著英語學習的不斷積累,到了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對于語法知識和一些術語的使用,比如區分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三種時態,如果要用英文描述各時態的概念以及區別,恐怕解釋了半天學生還是一知半解,如果改用中文講述,學生很快就理解了。也就是說,學習者可以利用他們的已有知識來學習領會英語的語言規則,從而促進英語學習。另外,對于一些學生容易混淆的語法點,也可以借助雙語歌謠突破和記憶。
如區分be動詞is,am,are的用法時,筆者編了這樣的兒歌:“單數is,復數are,還有I am和you are。”為了區分英式時間表達法中的past和to,筆者編了這樣的兒歌:“past超過to不到,先分再時要記牢。三十之前past,三十之后to幫忙。To的用法有訣竅,分鐘請用六十減,小時前面請加一。”筆者發現,這樣的兒歌,高年級的學生只要稍稍讀一讀就能理解,對于幫助他們理解語法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且不容易遺忘。
(三)借母語語音訓練——貫穿小學階段
目前小學階段并不系統地學習音標,即使高年級的語音部分也不注明音標,只是把含有相同音素的單詞放在一起讓學生辨認。但是隨著對學生詞匯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學生又沒有音標幫助記憶,常常是當堂課記住了,下堂課又忘記了。有些學生為了能記住單詞的發音,又苦于找不到相應的符號來標記時,只得借用漢字來注音。由此會造成誤讀,以致在朗讀句型與對話時,語音語調生硬,發音不到位。如果能結合母語,發揮它的優勢,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緩解這一難題帶來的壓力。筆者曾嘗試用方言記憶音標的方式,幾年的實驗結果表明,效果明顯。
以無錫方言為例,大部分輔音音標都可以用方言讀出,比如[p](潑)、[b](撥)、[t](脫)、[d](奪)。還有學生容易遺忘的音標,如[h](黑)、[w](活)、[t∫](吃)、[?] (杰)[tr](闕)、[dr](掘)等。元音音標有部分也可以用方言讀出,如[ae](晚)、[Λ](壓)、[i](蜜[mi]去掉[m]音)、[e](為[we]去掉[w]音)等。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用方言進行適當的標注,學生覺得既親切又熟悉,提高了記憶音標和單詞發音的效率。如果能在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就介入這一方法,到高年級,學生記憶語音就不會覺得困難重重了。
綜上所述,母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筆者并不是說用得越多越好,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創設純英語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領略英語的魅力。英語教學中應盡量多用英語進行交流,必須注意的是使用母語只是一種用以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所學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摒棄完全排斥母語和過分依賴母語兩種不科學的做法,活用母語,同時介入英語文化語境要素,揚母語之長,才能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昭苑,羅宏.述評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03):94-96.
[2]何琳.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談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4):104-107.
[3]宋志強.淺談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01):44-45,56.
[4]施婉清.初中英語教師反思性教學的實踐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5]徐靜.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反思行為調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6]黃秋生.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7]江萍.高職英語教學反思的取向和重點[J].職業技術教育,2013(0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