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紅磊
摘 要 在圖書出版前,編輯把握好稿件中的所有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文章基于醫學倫理學的國際化準則,對醫學編輯在稿件中應該注意的倫理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有效提升醫學編輯的倫理水平,希望能對醫學編輯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 醫學編輯;稿件內容;倫理問題;遵循準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5-0149-02
目前,我國生物醫學發展的腳步飛快,在科學實踐中,不免會遇到一些醫學倫理問題。醫學編輯是稿件質量的重要把關者,對稿件多方面內容的審查是必要的,但是,編輯的工作職責處理上述內容外,還要依據相關倫理理論進行倫理學審查,保證稿件的質量。下面就相關國際化標準理論展開探討,簡單分析醫學編輯如何把握好稿件中的倫理問題。
1 醫學倫理學的國際準則
醫學倫理學是醫學科研中較為重要的問題,其所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在實際過程中會對很多方面造成影響,不僅是醫學科研人員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也是促進醫學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用于指導醫學臨床研究的倫理標準有很多,如《紐倫堡法典》《貝爾蒙報告》[1]等,這些原則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決定性、普遍性以及利他性。國際上所公認的倫理學原則有如下內容:第一,研究工作不能對他人造成傷害,特別是受試者,要給予其一定的尊重。第二,在進行生物醫學倫理和科學的評審過程中,要簽訂與研究相關的知情同意書,同時對未同意者進行適當保護。此外,在《赫爾辛基宣言》中還著重對作者和出版者有一定的倫理義務,而對于出版者來說,一旦發現內容與相關原則不符,則不能對稿件進行接收和發表。
2 醫學編輯應注意的倫理問題及把關
2.1 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主要是指相關受試者在接受研究調查之前,要對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意義等信息進行有效的了解,在了解其利益與風險承擔情況的基礎上自愿參加研究工作,并主動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該內容是國際公認的醫學研究相關倫理問題的原則,在我國目前的醫學論文中,這方面的問題非常突出。雖然我國醫學編輯在錄用文章時并沒有對相關問題給予一定重視,但是該內容對于稿件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在審查過程中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若是這一方面的內容被忽視,則在實際情況下會對受試者造成一定的傷害[2]。
2.2 科學合理性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醫學編輯要特別注意稿件內容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項目所研究的目的必須要符合相關科學原理,在遵循醫學倫理學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使用嚴謹的方法進行研究。在對稿件的審查過程中,編輯要切實考慮到研究整體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如考慮實驗的方法是否符合實際、相關儀器設備是否在標準范圍內、樣本量是否符合標準、所研究的結果是否可靠等,做好把關工作,從醫學論文的整體價值出發,及時發現作者在撰寫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建議,以便提高醫學論文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2.3 對論文中涉及患者隱私的審查
在論文的編輯過程中,很可能會涉及到患者的隱私。由于論文發表是公開的行為,很多人都會關注論文的具體內容,若是在文章中出現受試者的隱私內容,則會為其本人帶來一定困擾,甚至會觸犯法律。因此,在審查的過程中,醫學編輯要對涉及患者隱私的內容適當隱去,對于患者的姓名、地址、年齡等內容要直接刪除,或是使用“患者xx”來代替。若是文章需要患者的影像資料,則需要對其影像進行部分遮蓋,如眼睛、嘴巴等部位,避免辨認出是何人,同時也避免引起肖像糾紛等現象,保證從多個方面對患者的隱私進行保護,防治患者隱私泄露[3]。
3 醫學倫理問題的有效防范措施
3.1 普及醫學倫理學知識
在實際情況下,科研人員以及編輯人員對稿件的整體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為了防止稿件出現倫理問題,必須要不斷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醫學理論學知識,使其能夠在任何情況下對稿件的內容作出保證。因此,在實際生活中,要定期組織科研人員以及編輯工作人員進行倫理學方面的學習,可以通過講座的方式,強調倫理知識的重要性,使其能夠認識到在審查的過程中要將倫理知識作為重點部分,并堅持倫理知識的國際化原則。在編輯的工作中,對倫理知識的有效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倫理學相關內容的敏銳性,在整個稿件中起到把關作用。此外,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一些關于醫學的倫理學指南,編輯可以利用空閑時間仔細閱讀,并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把握醫學倫理問題的主要方向,并通過相關準則和標準不斷規范稿件的質量,保證其內容不會出現違反倫理道德的不良行為[4]。
3.2 規范編輯部審稿流程
倫理問題是稿件中較為重要的組成環節,在整個審稿流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編輯部可以對倫理問題的審稿方式進行不斷創新,筆者經過不斷的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方面內容,有效幫助編輯對稿件中倫理問題的審查:第一,在論文的投稿階段,編輯部可以改變現有的投稿系統界面設置,在界面中加入倫理學證明資料上傳模塊,使作者在投稿時直接將文章中所使用的倫理學資料一同上傳到投稿系統中,這樣不僅讓文章中倫理內容更加明確,同時也方便編輯的審核工作。編輯部門人員將稿件審好的基礎是讀稿,其是編輯人員所必備的本領,將稿件的主題結構以及表達內容了解清楚。第二,在稿件的初篩階段,編輯可以對稿件中沒有明顯倫理問題的稿件進行判斷,要求作者提供相關倫理問題內容以及資料。這一階段主要是在第一階段中出現未上傳倫理知識資料內容的情況下進行的。第三,對于一些在論文中出現的倫理有質疑的情況,編輯若是對其難以把握,編輯可以將論文送給相關專家進行幫組性審核,保證論文中的倫理內容符合國際化準則[5]。如果稿件涉及到刪減與改動,兩項需同時進行,不可將其分開,并將一些夸大其詞的話語舍棄。
3.3 在論文稿約中明確論文中倫理學的要求
論文稿約一般會對論文的格式、標點、數字的使用等提出適當要求,但是在很多論文中都忽略了對倫理學內容的要求。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對受試者帶來好處,同時也沒有尊重受試者。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編輯部可以通過以下做法進行改善:編輯部在稿約中要對作者提出相關要求,使其能夠認識到在論文中說明研究是否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的重要性,且是否具有患者的知情同意書,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倫理學相關資料等,在這些條件都達到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投稿。通過在稿約中提示的方式,使作者意識到倫理學問題的重要性,以便在論文中對倫理學內容加以注意[6]。
3.4 與相關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系
醫學編輯與相關委員會建立密切聯系,這對于編輯部的整體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際過程中,編輯部應當與倫理委員會以及科研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第一,編輯部應與倫理委員會建立關系,并參與到相關倫理問題的審核會議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倫理學研究的現狀,為編輯部的文章發表建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身知識,如對于工作中遇到的倫理相關問題向專家提出,并傾聽專家的專業解答,以便在后續的工作中展現出更高的專業水準。第二,編輯部也要與科研部門建立關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加相關研究設計,了解研究的整體進展情況,以此來保證在論文創作之前就杜絕醫學中倫理問題的發生,為論文的整體質量提出保障,同時也加強編輯部與作者之間關于醫學倫理學方面內容的交流,保證作者在創作之間能對相關內容詳細了解,以便在創作的過程中融入更加專業的內容[7]。
4 結束語
總之,在醫學科研飛速發展的前提下,醫學倫理道德已經成為醫學科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醫學科研人員對此類問題投入更多的關注。因此,在編輯的審查工作中,相關人員要秉持著嚴謹的態度,對文章中的倫理學內容進行嚴格審查,以國際化的倫理學準則作為審查的基礎,不斷樹立正確的論文導向,使醫學論文整體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晨晨.編輯在醫學論文中應重視倫理問題的把關[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9):88-90.
[2]尚軍.醫學編輯應把握好稿件中的倫理問題[J].科技與出版,2015,9(5):33-35.
[3]周曉穎,楊紅欣,趙文華,等.從編輯的角度思考醫學期刊的發表倫理問題[J].編輯學報,2013,25(4):332-334.
[4]汪挺,阮星星,劉昱菡,等.醫學期刊編輯的倫理要求——對國際編輯倫理標準的思考與補充[J].編輯學報,2012,24(1):100-102.
[5]賈曉巍.醫學稿件審讀過程中應關注醫學倫理問題[J].科技與出版,2010,10(4):25-26.
[6]邱芬,胡愛玲,國榮,等.生物醫學期刊稿件的醫學倫理及編輯審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6):124-126.
[7]郭教禮.醫學編輯人員的倫理道德問題[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1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