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云+許文婷+王傳芬
摘 要:本文介紹了近幾年我國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幾種方法,指出了本國的農產品現狀以及食品農藥殘留來源,并說明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當前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我國目前在這方面的不足和對未來的期望。
關鍵詞: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存在問題;對未來的期望;農產品現狀
中圖分類號:X8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52
引言
我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近年來農產品出口規模逐漸擴大,農產品的出口形勢也越來越好,但隨之而來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想要在國際市場站住腳,在農產品出口時能夠以過硬的食品質量讓世界人民認可就必須在降低農藥殘留上下功夫,力求提高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效率和靈敏度,加強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新技術的開發。開發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準確安全、便快捷的檢測新技術。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剖析關于農藥殘留及檢測的相關問題。
1 農產品現狀和食品農藥殘留來源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隨之而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越發突出。近年來農產品出口受阻,大量不合格產品被迫退回。例如,中國出口韓國2200t大蒜遭退,其中質量不過關就是一大“命門”。針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我國政府已經在農業領域初步建立了相關的標準體系,目前我國已經建立有國家標準1050多項、行業標準1600多項、地方標準6100多項。盡管如此,與國外完整的農業標準體系相比,我國相關內容仍有待完善。而食品中農藥殘留的主要來源來源則可從以下3方面進行剖析。
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農藥殘留造成了對作物的直接污染。人類在種植作物期間對農作物大量的噴灑農藥,致使農藥殘留在作物表面,或者某些藥劑可能粘附在作物表皮,也可能通過體內某些作用而滲透到植物組織內部進而輸送到全株。若是農藥劑量少,經過一段時間后,作物體內會將這部分農藥慢慢降解并逐漸消失。但是極強的農藥藥劑性穩定以及農藥使用量多致使農藥長期殘留在作物內部。
人類在噴灑農藥過程中,很少一部分農藥降落到作物上起到殺蟲作用,大部分農藥會漂流到空氣中、降落到種植作物的土壤中或隨空氣降落到塘、河流中,這樣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作物會從污染的環境中重新吸收農藥,形成農藥再殘留。如:作物的根部會從土壤中吸收營養物質進同時吸收到殘留在土壤中的農藥,或者在作物灌溉期間,用被農藥污染的水源灌溉作物也會造成作物中農藥再殘留現象。
生物富集作用致使農藥在生物體內聚集。通過食物鏈作用,初級消費者食用了含有農藥的作物,而農藥又不易在生物體內消除,從而在生物體內聚集,然后由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聚集,從而危害人類的健康與安全。
2 我國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幾種方法
2.1 農藥殘留速測法
農藥殘留速測卡是現在比較簡單的一種檢測方法,具有便于攜帶且對檢測人員沒有太多技術要求的特點。這種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氨基甲酸脂或有機磷類農藥對膽堿酯酶的抑制作用,膽堿酯酶對靛酚乙酸酯(紅色)進行催化使其水解為乙酸與靛酚(藍色),可根據速測卡顏色的改變對樣品中是否含有高劑量氨基甲酸酯或有機磷類農藥做出判斷[1]。但是這種檢測僅限于檢測蔬菜和水果中的農藥殘留,對其他作物作用性較差,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酶聯免疫法
酶聯免疫法是一種相對于速測卡檢測的范圍更加廣泛,相對于傳統方法是更加方便的1種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其原理是抗體或抗原的固相化及抗體或抗原的酶標記檢測。加入產生酶反應的作用底物后,作用底物被催化成發生反應產生有色產物,有色產物的產出量與標本中的檢測物質的產出量有直接關系,由此可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酶的降解底物含量與顯色成正比關系,我們通過肉眼觀察分析或用分光光度計定量測定,從而能確定是否存在未知抗原及其含量[2]。通過這種原理,國際上生產出了酶聯免疫快速檢測試劑盒和試紙條。近年來酶聯免疫法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具有操作簡單、專一性強,可進行性定量定性分析等諸多優點。但是每一種試劑盒只能檢測一種農藥,不能分析多種農藥成分,而且農藥種類繁多使其更加不利于農藥總量的檢測,且抗體制備難度較大、抗體數量較少,大部分的抗體長期依賴于從國外進口而導致檢測成本提高。因此使得酶聯免疫檢測方法的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隨著酶聯免疫分析技術的不斷優化,將會逐漸成為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的重要手段。
2.3 色譜檢測法
目前在國際上色譜檢測方法包括近紅外光譜法、熒光光譜法、拉曼光譜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準確的測定出水果和蔬菜中有機磷類農藥含量,可提供定性和定量測定,且能夠檢測的農藥種類也比前幾種方法多得多,幾乎包括了我國登記注冊的有機磷類農藥全部品種。該方法的檢測步驟為:將樣本提取,經過凈化處理,用色譜或色譜質譜聯用進行定性和定量測定[3]。相對于傳統檢測方法,色譜檢測方法能夠盡可能簡化凈化步驟,大大節省了操作時間。雖然此種方法可以檢測較多種農藥殘留,但是對于檢測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而且檢測需要較大較昂貴的儀器設備,不適于隨時隨地監測。
2.4 活體生物測定法
活體測定起源于日本,是日本理化研究研究防治水稻紋枯病及其他真菌病害的殺菌劑所發現的。在進行活體測定時常會用到幾種活體篩選法,其包括葉片接種法、幼苗接種實驗法、果實防腐劑生物測定以及種子殺菌劑藥效測定。這種檢測方法的原理是:發光細菌體內含有熒光素,細菌在有氧時經熒光酶的作用而產生熒光,當受到有毒化合物作用時發出的光會減弱,減弱程度與有毒物質的濃度呈線性關系,正是利用這一原理對農藥的殘留試樣進行檢測[4]。該方法具有便于攜帶可用于現場檢測,靈敏度較高,檢測快速等優點。活體測定由于必須保證測定生物體的活性,所以需要在室溫下進行,因此對寄主植物和實驗條件要求較高且花費時間較長,因此近幾年該種方法正在逐漸減少。
3 目前我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存在的不足
食品安全監測室配備數量不足,尤其是一些欠發達地區,更嚴重的是農村地區幾乎沒有配備。
檢測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應該檢測的樣品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檢測,給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些樣品檢測周期長,給實際應用造成困難,不能很好地適應現實需求。
有些檢測方法的標準不能很及時的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而更新。
現在常用的殘留檢測技術與國家的限量標準不匹配。
4 展望未來
隨著人們對農藥殘留危害性認識的不斷加深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也相應地提高,迫使人們去開發新型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在各國對最高農藥殘留量限度不斷降低的趨勢下,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我國正在努力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控,完善農藥殘留監測體系。提高檢測技術,定性準確、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分離效能高將都是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王小紅.酶抑制法檢測蔬菜中的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方法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6.
[2]徐暄.蔬菜中農藥殘留速測技術及清除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6.
[3]楊曼君.農藥殘留的免疫分析法[J].農藥科學與管理,1996(4):20-22.
[4]高俊娥,李盾,劉銘鈞.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農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