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瑤
摘 要:通貨膨脹作為一種宏觀經濟現象,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面對當前市場上種種貨幣類型的通貨膨脹,我們無法避免但卻可以通過尋找其他方法來減輕通貨膨脹對我們的影響,防止通貨膨脹的惡性化,以免出現像俄羅斯一樣“錢不如紙貴”的局面。
關鍵詞:通貨膨脹 貨幣表現 現實例子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0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2(c)-0229-02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便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在這里我要強調一點,單個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上漲不會造成市場的通貨膨脹,也就是說物價的上漲并不一定會導致市場的通貨膨脹。事實上通貨膨脹也不一定會導致物價的上漲,但前提是政府能夠控制住物價,這樣就只會造成市場供給的短缺而不會引起市場的通貨膨脹。但就目前來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將物價完全控制住這一點,所以我們姑且認為:物價上漲是通貨膨脹的表現--通貨膨脹會引起物價上漲。
宏觀經濟學中列舉了一系列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貨幣現象、需求拉動、成本推動、結構性、國際貿易等。毫無疑問,這些因素都多多少少影響著市場的通貨膨脹,但如果讓筆者在以上種種因素中選擇一個最為支持的因素,筆者一定會選擇—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1 通貨膨脹的貨幣表現
只要有通貨膨脹,不管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多多少少都會對社會經濟生活有所影響,通貨膨脹表現明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政府與國企員工之間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出現后,政府的應對政策便是提高國企員工的工資,讓他們手中擁有更多的貨幣,平衡他們的心理,讓他們感覺到:雖然物價在上漲,我們的工資也在上漲,兩方面相抵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什么影響。從表面上看政策很好,但事實上這種“漲工資”政策也有一定的弊端——這種貨幣政策對部分員工來說是在增加“財政負擔”。因為我們國家對于工資的稅收是一種“節段稅收”,部分員工的工資本不需要交稅費,但漲了工資之后就進入到交稅的行列中,這樣算下來,即使漲了工資也逃不過通貨膨脹帶來的經濟影響,所以他們不但不會加大儲蓄,還容易引起不滿情緒、工作積極性下降。最后我得出的結論就是:這種貨幣表現下的通貨膨脹更傾向于為政府牟利。
1.2 雇主與長期雇員之間的通貨膨脹
雇主與長期雇員通常是提前簽定合同(包括定工資),一般的合同上不會規定說按照市場通貨膨脹變動情況來發工資,工資是提前訂好的一個“定價”,在合同期限沒到的這段時間里,由于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雇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能會對消費者提價,但由于先前雇主與長期雇員已經簽訂了合同,除非是雇主主動給加工資,不然還是要按照合同約定的。這種情況下,長期雇員可能會因為工資與市場差距大而選擇換工作,容易造成短暫性失業。由此看來,這種通貨膨脹是利于雇主而不利于長期雇員的。(強調:在這里寫長期雇員不是說短期沒有這種情況,只是長期雇員的表現更為清晰)。
1.3 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通貨膨脹
舉個通俗的例子,05年甲向乙借了五萬元人民幣,兩人約定不用甲付利息,在10年內還完就可以。由于種種原因,甲在第十年(15年)按約定一次性還給乙五萬元人民幣。從字面上我們看不出任何問題,借多少錢還多少錢,也沒有虧欠,但仔細想想,05年的五萬元可以在小城鎮買個幾十平的二手樓房,而現在的五萬元頂多能買個二手客廳,這樣看來,通貨膨脹還真是可怕,以后在借給別人錢,期限方面還是縮短一點吧,至少虧損不會這么大。
2 日常生活中的通貨膨脹
我們日常生活和通貨膨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貨膨脹在很多方面影響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
2.1 房價
面對現在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人們開始尋求能夠保值的“物品”來替代儲蓄,這時作為不動產且貶值速度相對較慢(也可以說不貶值)的房地產開始被人們哄搶,致使房價一路飆升。這種現象用宏觀經濟學的知識可以這樣解釋:房價是通貨膨脹的一種直觀的貨幣型預期,只要通貨膨脹還在繼續,國家的銀行利率不上漲,人們就會選擇購房,房價就會繼續上漲和受到人們的哄搶。就現在來看,盡管國家在逐步的實行“房產限購”這一政策,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2.2 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普遍“漲價”
今年年初超市里的雞蛋還是4.1元/500g,短短幾個月就漲到了(4.6~4.7)元/500g,蔬菜、水果、日用品也是越來越貴。有些東西價位沒變,但量也少越來越少,這種通貨膨脹在無形中也為我們帶來了經濟負擔。
2.3 月光族
對于年齡大一點的、有一定資金基礎的人來說,他們會選擇購買房地產等不動產來保值,但對于一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可以投資的資金也沒有家庭經濟壓力,所以在通貨膨脹的市場下,在了解存錢就是在無形“剝奪”自己勞動成果這一不爭事實后,他們開始做起了“月光一族”:房子不用買可以租,賺多少錢就花多少錢。這種生活方式接近于歐洲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印證了“活在當下”是什么意思。
3 如何應對貨幣表現下的通貨膨脹
面對這種通貨膨脹,政府和個人都應該采取一些具體的解決辦法,以防止通貨膨脹惡性化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危害。
3.1 政府
(1)適當的提高銀行利率,提高人們的儲蓄需求,保證市場的供需平衡;(2)降低貨幣的供應量,降低人們的貨幣擁有量。
3.2 個人
面對貨幣表現下的通貨膨脹,我們有很多種選擇:
(1)投資股票和基金,資金量較多的人可以選擇投資股票,資金較少的可以選擇投一些基金,雖說這種方法風險較大,但是“超短線”適當投一些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2)購買不動產,對于購買不動產保值不用說太多,但要說的是這種方法還是適合有一定資金的人,我個人是不贊同貸款買房的(有住房公積金除外),現在貸款的利率在逐年的上升,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3)購買國債和理財產品,這兩者也是屬于儲蓄,不過利率比銀行高一些,適合那些不愿冒險投資的人。
實際上,如果我們資金足夠的話,不要把錢只投到以上一種當中,分散投資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4 結語
通貨膨脹作為全世界關注的的宏觀經濟現象,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凡事有利必有弊,面對通貨膨脹,我們不能一味的說好也不能一味的批判,學會利用它來應對當前的經濟問題與危機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歐文·B.塔克(Irvin B.Tucker),著,李明志,譯.今日宏觀經濟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黃正新,鄧昊赟.中國通貨膨脹預期非均衡問題研究[J]. 財貿研究,2016(5):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