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裕潔
摘 要:統計指數是經濟分析中的常用工具,主要應用在經濟評價、物價變化中,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從簡單的領域擴展到了經濟和自然科學的研究。目前,國內外大量的學者針對統計指數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關于統計指數這一工具,已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了推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該文主要針對統計指數工具的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統計指數 工具 應用
中圖分類號:C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2(c)-0232-02
統計指數分析是社會經濟現象數量分析中的重要統計分析工具之一,主要用于綜合反映現象總體變動的方向和程度,以便測定在變動中各個相關因素對事件的不同程度的影響和作用。統計指數分析應用于多個國民經濟領域中,如經濟評價、物價變化等,是一種研究和預測社會經濟的重要手段。指數分析經過幾百年的社會實踐,已經從簡單的領域擴展到了經濟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正因為指數分析在各個領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認清統計指數的本質,合理的運用統計指數這個工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統計指數的概念
統計指數并不是數學上指數函數的定義,而是一種對比性分析指標,經濟中用于反應所研究現象在時間上的變化程度的相對數,叫做指數。通常由作為分母的基期水平和用于做基期比較的分子(稱為計算期水平)組成,其比較結果以百分數的形式呈現。例如,能常看到的物價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產指數等,都是屬于統計指數。現在統計指數的應用更加廣泛,也會應用于空間上的比較。例如,比較不同地區間的物價,以及統計計劃完成的進度。
除了以上經濟學的領域運用統計指數之外,在社會學、醫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領域,統計指數的運用也是非常廣泛的,并且嚴格區別于自然科學上的其他指數。
2 統計指數體系研究
3個以上(含3個)存在著相互聯系的指數,若是它們相互之間能夠形成一定數量的對等關系,我們就說這是一個指數體系。對于經濟總指數,可以將其分解成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指數,這些指數按照性質可以分為質量指標指數和數量指標指數。
對于可以看作是簡單現象的總體,我們可以在指數體系中,從數量方面來分析其中變動的各個因素對現象總體的影響程度和絕對效果,這種叫做因素分析。例如,對生產成本和營業銷售額等指數的分析,并不能通過直接加總或者同度量因素來分析其變動程度。
因此,在因素分析中,首要說明的就是該統計指數是數量指標指數還是質量指標指數。數量指標指數主要是體現事物的廣度,橫向體現某事物的總規模水平; 質量指標指數主要是體現事物的深度,縱向體現某現象的相對水平。其次是在分離各因素的時候,要按照先數量指標再質量指標的排列。再次,在因素分析中,當觀察一個因素的時候,應該要將其他因素固定住,稱為同度量因素,排在指數化因素之前的同度量因素的時期固定在報告期,排在指數化因素之后的同度量因素的時期固定在基期。
在因素分析中,對于總現象的變動既要綜合考慮相對數也要綜合考慮絕對數。由于目前來說對相對數和絕對數之間的分析尚淺,這種分析體系的主要錯覺體現在兩方面:第一,人們主觀認為如果乘積關系成立,那么和差關系也會成立;第二,人們會誤認為將相對數和絕對數綜合起來分析,那么所編制或者計算的指數和指數體系一定是正確的。這兩種觀點都是需要更正的。
統計指數是用來反映不能直接加總的單位構成的復雜現象總體數量上變化的特殊的相對數。其分為綜合指數體系和平均指數體系。
綜合指數體系一般是由兩個總量組成,在分析其中一個總量變化的時候,需要將另一個總量固定成同度量因素,以對不能直接加總的總體的變化進行說明。在綜合指數體系的分析中,如果只是反映指數化因素的變動,那么可以采取拉氏指數公式對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進行分析,但是在拉氏指數中,由于采用的是指數的乘積,并不能體現總變動指數,也就不能形成一個指數體系;若是將綜合指數體系中另一個因素指數固定在報告期,那該指數分析又會受到同度量因素的影響。
平均指數是由個體指數組成的,主要是反應復制現象下的總體的動態,等于結構影響指數乘以固定構成指數。因此,平均指標指數又被稱為可變構成指數。
綜合指數體系和平均數指數體系的共同點是,反映了多個不可疊加的現象組成的復雜現象的整體綜合水平。不同點是綜合指數體系主要是利用同度量因素來解決問題,而平均指標指數體系則是利用價比為變量這個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兩個方法在經濟的領域中都應用非常廣泛。要注意的是,用統計方法去描述社會經濟現象的變化時,首先應深人研究事物的性質特征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關系,在方法的選取和創造上應盡可能與所反映的事物特征相適應,而且方法原理在數學上也要合乎要求,不要企圖追求一個公式就可以千篇一律地到處機械套用。這是因為社會經濟現象的發展變化不可能向數學公式那樣一成不變,對于不同的事物,應根據其不同的性質,選取不同的公式來計算描述和分析。
3 結語
關于統計分析,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礎上對于數量關系的研究與分析,其中需要應用大量的數學原理與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分析的嚴密性與準確性。目前,國內外大量的學者針對統計指數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筆者認為,統計指數的問題并非簡單的形式主義問題,而是各類問題的有機整合。關于統計理論的應用,是在客觀對象分析基礎上研究而出的系統性理論,在應用時要避免理論的絕對化,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此,需要從實際問題出發,根據實際條件與實際狀況應用科學的理論與方法,這樣才能夠提升分析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Han Woo Park.Mapping the e-science landscape in South Korea using the webometrics method[M].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0.
[2] 劉克果.對現代社會經濟中統計指數的再認識[J].科技信息,2010(35):34.
[3] 張福洪.統計指數教學要點探析[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57.
[4] 焦鵬.關于統計指數型偏誤理論的深層思考[J].統計與決策,2007(15):114-115.
[5] Boige V,Malka D,Elias D, et al.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oxaliplatin and intravenous LV5FU2 in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systemic chemotherapy failure[M].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