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建偉
摘 要:“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隨著現代科技進步發展越來越快,互聯網行業逐漸因為它的便利性迅速被廣大的人們所接受,推動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融合發展是當代經濟的首要任務。如何把互聯網同其他行業相聯合也是現代經濟是否快速發展的條件。該文就著重講述了“互聯網+”理念在圖書館工作中的一些應用,“互聯網+”也為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了圖書館服務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大數據 智慧圖書館 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2(c)-0233-02
目前,“互聯網+”的理念已經是深入人心,推動“互聯網+”與其他的傳統行業相融合共同發展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現在各種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出現了一些問題,受傳統的觀念影響較深,圖書館里的管理模式顯得舊式而且非常沒有效率,學生們借書過程比較繁瑣,而且沒有任何效率可言,大大浪費了學生們的時間。圖書館本著為讀者服務的理念,為讀者負責的態度,必須要順應時代的要求,不斷的引進高新技術和自己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這就要求圖書館必須和“互聯網+”理念相融合,革新技術,以求得更好發展。
1 “互聯網+”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四點要素
為了更好的體現出圖書館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就必須要做到真正的和“互聯網+”理念相融合,利用互聯網的強大功能豐富自己的內在信息,還可以做到圖書館和網站相融合,方便讀者們在網站上查閱和檢索,不斷擴大圖書館所涵蓋的范圍,為圖書館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以讀者為中心不斷的豐富和發展,方便讀者在圖書館里進行信息的交流。要做到互聯網與圖書館信息服務真正的完美結合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1 更新觀念
引進先進的互聯網模式,真正做到跟得上世界潮流先進技術的發展就必須要做到更新觀念,摒棄傳統的圖書館僅僅只供閱讀和借書的功能,把圖書館的服務工作真正的和先進的“互聯網+”理念相融合,以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圖書館服務和管理的改朝換代,要想能跟得上世界的腳步,就必須深入“互聯網+”理念,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的前提下爭取做到更好。
1.2 轉變模式
“互聯網+”理念與圖書館的信息交流相融合已經深入到了圖書館工作的方方面面,圖書館已經轉變了原有的借書還書的傳統模式,開啟了互聯網的新時代。互聯網應用到圖書館當中,比如圖書館網站的應用,使得讀者們更加便捷的查閱資料和進行信息交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使用,也大大增加圖書館的用戶使用量,非常有利于圖書館本身的發展。這種互聯網式的信息交流模式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模式,一改傳統的僅僅是海報類型宣傳的方式,很好的做到了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的工作,也非常有利于圖書館工作的有效開展。
1.3 革新技術
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的工作必須和“互聯網+”理念相結合起來,不但可以為圖書館的工作注入新鮮的活力,也讓更多青年人愿意走進圖書館,也使得圖書館可以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為了更好體現出圖書館的交流作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理念相結合必須不斷的革新互聯網的技術,讓圖書館更加適應與現代化的潮流,更好的體現出它的本職工作。比如不斷的擴大微信公眾號的服務質量,可以向語音信息方向逐漸的轉變,更有利于圖書館的信息交流。
1.4 提升服務
圖書館與“互聯網+”理念的相融合也不可以拋棄為讀者服務的宗旨,必須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圖書館本身就是為讀者提供信息查閱和閱讀檢索的場所,它可以給讀者提供非常多的有價值的信息,方便讀者的信息交流,利用大數據和云網絡進行統計和分析,進而形成一個有價值、可靠的信息交流的方式,大大方便了讀者豐富自己精神的世界。大數據的時代特征和“互聯網+”理念相融合更好的形成了一整套的服務體系,很好的為讀者服務。
2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信息服務建設的方向
對圖書館本身來說,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圖書館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保持自己的功能地位不被時代所淘汰是圖書館所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但這種大數據的時代也給圖書館的工作發展帶來了時機,如何利用好“互聯網+”發展自己?數據量大、可靠性高、內容豐富等的圖書館內部結構特征,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2.1 圖書館大數據4A模型
大數據是智慧圖書館建設與運營服務的重要支撐技術,具有4V+1C的特點。分別是數據體量巨大(Volume)、數據類型繁多(Variety)、價值密度低(Value)、處理速度快(Velocity)和具有較大的復雜性(Complexity)。當然這知識大數據時代所帶給我們的表面現象,互聯網的發展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前進動力,我們也必須要建立服務大數據時代的4A模型。
(1)數據采集。這是圖書館各種工作的基礎,涵蓋了圖書館工作內容的每一個方面,也充斥著每一個環節。比如借閱書籍、圖書館機房的使用、信息的檢閱等方面,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著圖書館的各種音頻、視頻的制作,還有監控系統的工作,只有通過大數據的采集才能保障圖書館工作的正常進行。
(2)數據訪問。圖書館中網站的信息要想被讀者們獲得,就少不了數據訪問這一環節。圖書館為此加大了數據訪問的力度,采用網絡中心整體的解決方案,提升圖書館網絡的硬件系統。
(3)數據可用性。圖書館為了保障讀者們閱讀的可靠性,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我們在此之前就對數據進行檢閱,采用可靠的數據,摒棄無用數據,確保數據的可用性。
(4)數據分析。對圖書館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數據上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掌握住最主要的讀者行為模型,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2.2 專家系統助力大數據提升圖書館信息服務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也不是萬能的,也不能完全取代專家的地位,圖書館的智能服務和人性化的管理系統離不開專家的參與。圖書館系統存在的問題也需要專家一起合作研究解決,絕對不能忽視專家的力量。有了專家系統才能讓圖書館信息化服務更為有效。如何解決圖書館服務不全面的問題,不僅需要技術方面的支持,還要有專家學者們給出的寶貴經驗。
3 結語
“互聯網+”理念在大數據時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圖書館是社會當中重要的知識來源和信息交流的場所。把“互聯網+”理念應用到圖書館的管理中來,可以方便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的系統,在方便讀者查閱資料的同時,也讓圖書館更加具有魔力。“互聯網+”理念在圖書館工作中的運用,改變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方式,引進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提升自身的信息服務水平,改善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服務好學生。
參考文獻
[1]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摘要)[R].人民日報,2015-03-06(002).
[2] 劉姝.泛在圖書館環境下學科館員泛在化服務的實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2):74-76,113.
[3] 陳臣.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構建[J].情報資料工作,2013(6):75-79.
[4] 魏群義,彭曉東.淺談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5):38-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