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越++竺圖遠++趙夢婷
摘要:通過以浙江師范大學學生為調研對象,探究高校學生社團對三自教育的影響。調研分析了學生社團的建設與發展對提高三自教育的作用,并探討了三自教育的背景下,社團未來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社團;三自教育
一、前言
目前學生社團已經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進行課外活動的重要載體。當前大學生心理發展程度、學習行為能力和生活行為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學生明顯增多,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與現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1]。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一)在社團中開展三自教育的背景
1.從學生參與度分析
據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加入社團都有明確的目的,有40.32%的學生希望通過社團來促進人際交往、增加人際溝通;43.55%的學生更偏向于豐富課余生活、發揮自身特長;還有12.9%的學生則坦率承認自己加入社團是隨大流,沒有較強的目的性。
2.從社團現狀分析
合理分工、科學管理是提高社團活動的效率的重要因素。社團內部管理科學,不僅使成員在一個公平有序的環境下生活工作,而且也能提高成員對社團的認同感[2]。
3.從學校管理分析
據調查顯示,有27.94%的同學認為學校在社團發展中充當主要角色,他們認為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而且容易受到社會思潮的沖擊,沒有專業教師的指導和學校管理,會導致社團在原則上,方向上出現偏差。
(二)三自教育理念的普及狀況
近年來,高校校對三自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三自教育理念的普及與落實是踐行三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步[3]。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41.12%的學生表示了解,但30.92%了解不多;有的學生表示聽說過一點,對于三自教育的了解只是在一些教育期刊上看到過。更有25%的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三自教育,只有2.94%的學生表示十分了解三自教育。
(三)社團對于三自教育的推動
55.88%的學生認為培養學生自我創新精神和自我學習能力,61.76%的學生發現在社團活動過程中提高了自我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還有51.47%的學生認為培養學生自我辦事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但仍有33.82%的學生認為屬于學生課外興趣活動,無顯著作用。
(四)限制社團發展的因素
首先,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無論是社團活動的組織策劃,社團的日常管理,通常都是以部分核心成員的意志為轉移的,缺乏了制度的建設與約束,使社團目標與普通成員的需求脫節[4];其次自我服務的意識不強,導致一些成員的問題、意見及建議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成員間的聯系也較少,使社團缺乏凝聚力。
四、對社團發展的建議
(一)規范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
關于政策方面,一方面高校要形成規范且合理長效的社團管理方法,通過建立評比表彰機制,使一批優秀社團能夠脫穎而出,形成導向與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高校社團的發展;另一方面,高校社團可開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學分制班。由學校制定政策把社團活動也納入學分制體系,社團負責開展相關的學分制班。這些政策的支持可以從根本上激發社團對大學生進行三自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5]。
(二)給予充分的人員支持
培養作風正、素質高、業務精社團骨干。社團骨干是社團的核心人物,是社團活動的主要設計者和組織者。一名學生社團骨干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社團活動開展的質量。同時,社團骨干也是一個輻射源,通過發揮社團骨干的作用,帶動社團里的成員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從而進行自我能力的提高。
(三)鼓勵社團與社會的交流
據調查顯示,54.41%的學生認為社會的大力支持,能加強社團的建設,從而更好地落實三自教育的理念。學校應推動社團與社會間的交流,使社團能利用社會的廣闊舞臺和豐富資源,充實學生社團的內涵,通過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增強能力培養的自覺性、針對性和成效性。
(四)堅持社團活動創新的原則
社團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自主靈活,勇于創新。只有社團的活動內容新穎,活動方式新奇具有吸引力。所以,社團活動必須在活動內容與方式方面不斷推陳出新,開拓創新,根據自身社團的特點和優勢,組織活動,讓學生在服務社會中體驗社會、了解社會、走向社會,充分調動了社團成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也促進了社團的進一步發展。
(五)完善社團制度,加強文化建設
一是完善對會員的管理制度,對會員參與社團活動的組織紀律性要有所規范,如多次無故不參加社團活動的,視為自動退團。二是健全檔案制度。通過檔案制度的建立,讓社團的發展能夠承前啟后,如此才能更好地發展。三是嚴格財務監督。拉取贊助的資金數額、來源、用途都需公示,接受社團會員監督[6]。
五、結束語
當今大學生都具有比較強烈的主體意識,他們渴望展示自我,發揮主體作用。一方面,社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學生的三自教育,培養學生自我創新精神和自我學習能力、自我辦事和組織協調能力、自我實踐和社會服務能力[7]。但另一方面,缺乏科學的制度體系和管理規劃、社團工作缺少社會實踐教育的機會等因素也限制了社團的發展。要發揮社團促進大學生“三自能力”的提升,必須重視社團文化的培育。
參考文獻:
[1]陳光軍.大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必要性研究[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02).
[2]徐紅, 唐銳. 大學社團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 青年探索, 2010(4):50-54.
[3]朱曉青. 高校學生社團對培養大學生“三自能力”的影響——以上海大學學生為例[J]. 快樂閱讀, 2012 (25):2-2.
[4]施艷青. 高校“三自”學生管理模式下的學生社團建設研究[J]. 時代教育, 2015(20):34-34.
[5]李衛東. 社團活動對大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及對策[J]. 經濟與社會發展,2003,(08):146-148
[6]丁秋怡. 大學生社團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
[7]李衛東.社團活動對大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