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梅
摘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國家間日益頻繁的交流互動,使得英語的學習顯得越來越重要,尤其對初中學生來講,英語在今后的升學和深造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課堂是學習的主要途徑,在學生學習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讓初中學生感受英語知識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實現英語作為語言的基本功能,學生不僅要能夠寫和讀,關鍵的是還要能說出來,對于初中生來說,教師要逐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從最基本的地方抓起,在課堂中要注意教學重點的突出,寓教于樂。但是,現在很多學校和老師仍采用傳統的的教育模式,這無疑是不可取的,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老師也應該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扮演好引導學生學習的角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教師還應該創新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英語的魅力,從而實現英語課堂的高效化。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氛圍沉悶
英語課堂應該是活潑有趣的,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語言。但現在的很多課堂采取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只是單純地教授學生知識,而不去引導他們自己思考,使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松懈狀態,大腦不活躍,思維遲鈍,這樣就會導致學生接受知識的難度增大,課堂效率低下。教師侃侃而談,學生沉默寡言,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這種課堂學習的常態對學生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二)學生很少與教師溝通
要想學好英語,就要不斷地練習,并與教師交流。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可能會有一些叛逆的行為,教師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往往不茍言笑,令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因此,學生有問題不敢問,甚至在課堂上教師問學生們還有什么問題不理解的時候,也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一板一眼的教學方法,在給學生帶來威懾力的同時也造成了他們的自卑。在課堂上,學生如果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恰恰說明他已經深入英語學習,或者說他對這個方面感興趣,這時候就要求教師抓住契機,生動地解答學生疑問,一問一答,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三)忽視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不同
教師為了提高學習的進度,不重視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致使英語不好的學生英語學習越來越難,甚至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對程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
二、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的意義
英語學習短期來說,對于提高學生英語成績,使之在中考中處于不敗之地發揮著重要作用;從長遠來看,對于學生出國深造,或進行最基本的英文交流有著深遠意義。因此,學好英語是每個學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關鍵。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過程真正交給學生,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
三、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措施
(一)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用英語教學,這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在課堂上,教師盡量用英語講課,語速自然停頓恰當,讓學生能夠接受,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語言運用能力。還可以利用課前的一小段時間讓學生練習口語,課前幾分鐘的說話練習,能夠營造課堂氣氛,對學生起到幫助作用。
(二)多媒體技術運用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
傳統教學方式一直流傳至今,有其自身的優勢,例如,能夠更加清晰有條理地幫助學生學習課程內容和相關知識,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有著一定的效果,不能完全拋棄。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技術,對于一些需要學生多加練習才能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必須鼓勵學生自己實踐。教學中只有促進兩種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體會生物學習的奧妙之處。
(三)注重學生提問
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以解釋為:學習并且經常復習,不也很愉快嗎?但是現在有學者將這句話解釋為:學習并且時常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不也很快樂嗎?無疑,第二種解釋更符合學生的心理。因此,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多的提供給每個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鼓勵學生在講臺上向學生們講解英語詞匯或者英語例題。
(四)重視小組合作,互助互學
對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討論,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進行自主合作式探究,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交流,知識分享、發現問題、證實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英語程度較好的學生幫助英語程度較差的學生,同齡人之間的講解可能更接近學生心理,更利于接受。對一個問題,教師先不要給出答案,先讓小組間進行討論,聽聽每個人不同的意見,最后再定出一個最終答案。這樣就有利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五)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和教師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教師用簡潔有力的語言給學生們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景,對于難以掌握的英語難點,教師要根據學生對課堂的反應程度,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強化。營造自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提問,學生提問既是對教師的一種促進,也是對個人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測。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四、結束語
“講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誘導。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總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突破,需要廣大的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發展和完善,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任何東西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包括教學方法。教師在學生學習中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因此,更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不斷地發展自己,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