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國防教育是建設國防、鞏固國防的基礎,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對于普通高等學校而言,開展國防教育,開設軍事課程,是法律法規賦予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神圣職責。因此,高等學校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和軍事課程,并在行動上為國防教育的開展、軍事課程的開設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提高認識,明確義務職責
普通高等學校是高等教育機構,是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者,是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管理者。國防教育作為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是法律法規賦予的一項重要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治、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各級各類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或者在有關課程中增加國防教育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國防教育法》(下文簡稱《國防教育法》)第十三條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國防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于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程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2007年3月22日,教育部、總參謀部 總政治部共同發布的《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定》(下文簡稱《規定》)第五條規定:“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是國家人才培養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學校教育和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系列的規定,從法律的層面要求高等學校將國防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面向學生開展國防教育、開設軍事課程。
上文“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途徑”,“是國家人才培養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重要措施”,這些是說學校的國防教育地位和作用,是對學校國防教育的定位。2006年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下文簡稱《大綱》)第二條對于軍事課程的目標進行了具體的規定:“軍事課程以國防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教學為重點,通過軍事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儲備合格后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
高等學校開展國防教育不僅是作為教育機構在履行教育職責,在適應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目標,為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服務,同時,也是作為國家的一個事業單位在履行國防建設的職責,在適應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需要,為培養高素質的國防建設者和國家保衛者服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行動的內驅力。只有從思想上根本地認識并接受國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們才能更加自覺主動地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履行自身的義務。若我們只是認識到自身具有國防教育的法律義務,而不能從思想上認識并接受國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在國防教育方面我們很難做到思想自覺,更難做到行動自覺。
二、做好保障,健全組織制度
思想自覺是行動自覺地前提,但思想自覺并非等同于行動自覺,也并非必然導致行動自覺。僅僅思想上認識到學校國防教育的義務和國防教育的地位與作用還不夠,還要通過自覺的行動實實在在地承擔起國防教育之重任,履行國防教育之義務。對于普通高等學校而言,國家法律法規不僅賦予了國防教育義務,而且還規定了如何去履行國防教育義務。
(一)健全機構,明確職責
組織機構是組織職責有效落實的前提和保障,高等學校必須成立專門的機構具體承擔軍事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效落實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國防教育義務。《國防教育法》第十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于高級中學的學校學生的軍事訓練,由學校負責軍事訓練的機構或者軍事教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規定》第十二條規定:“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機構與人民武裝部共同負責軍事技能訓練、軍事理論課教學的計劃安排和具體組織實施。”
高校的軍事課分為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兩個部分,針對這兩個部分,有的學校設置一個機構統一管理,如有的學校將軍事理論教學與軍事技能訓練均視為國防教育的一個部分,設置國防教育科,統一管理;而有的學校分別設置兩個機構,分別管理,如有的學校設置人民武裝部負責軍事技能訓練,設置軍事理論教研室負責軍事理論教學;還有的學校在一個機構內部又設置一個機構,如有的學校原本成立了人民武裝部,負責軍事技能訓練,后來又在人民武裝部內部專門成立了軍事理論課方面的教研室專門負責軍事理論課的教學、科研工作。對于軍事課程的管理機構而言,如何設置固然重要,但如何建設更為重要。高等學校應當以軍事課的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為檢驗標準,不斷加強組織機構建設,為軍事課的開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各項保障
《大綱》第十一條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建立健全軍事課教學規章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建立軍事課教學檔案并實行規范化管理。”對于組織機構而言,制度是規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為了加強對軍事課的規范管理,持續推動軍事課程建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等學校需要將軍事課方面的制度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要根據《國防教育法》、《大綱》《規定》等的規定,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建立健全軍事課的各項規章制度。至于這些規章制度的名稱、種類、數量等在各個高校之間并非需要保持一致,而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建立、設置。但是,這些規章制度在內容上需要涵蓋一些基本的共同方面,即教學大綱、課程目標、課程性質、課程內容、課程建設、課程評價、成績考核、教師配備、師資建設、經費保障等。或換言之,高等學校需要建立健全關于機構設置、教學大綱、課程目標、課程性質、課程內容、課程建設、課程評價、成績考核、教師配備、師資建設、經費保障等軍事課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不僅在于為軍事課的組織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依據和保障,同時通過制度的有效落實為軍事課的教育教學提供必要的師資、經費、場地等方面的保障。
軍事技能訓練是一項大型的群體性活動,涉及人數多、內容廣、持續時間長,為了確保有序、穩定、安全的開展,除了上述的各項規章制度外,還需要建立兩個方面的基本制度。第一,需要建立健全軍事訓練各項安全制度,嚴防意外事故發生,緊急處理突發事件。《規定》第四十一條給予了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高中階段學校在學生軍事訓練期間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完善各項安全制度,制定安全計劃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嚴防在軍事技能訓練、實彈射擊、交通運輸、飲食衛生等方面發生事故。” 第二,需要建立健全軍事訓練意外事故報告制度,確保在軍事訓練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及時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軍事機關及相關部門進行報告,并更有效地進行妥善處理。《規定》第四十二條也給予了規定:“普通高等學校、高中階段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學生軍事訓練意外事故報告制度。”
作者簡介:
徐意剛(1979—),男,安徽來安人,安徽理工大學軍事理論教研室,講師,主要從事社會哲學、教育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