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鵬
摘 要:黨建工作在當今企業發展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企業的黨建工作不僅能夠讓企業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還能夠使企業在發展的歷程中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錯誤行為和損失。本文對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對企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企業;發展;黨建工作
當今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我國企業在吸收國外外來精華的同時難免受到一些糟粕的影響,致使企業走上不必要的彎路,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嚴重后果。這就要求企業內部要在黨的領導下,走正確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企業內黨員更應該起到相關的帶頭作用,以此為出發點,正確引導企業人員并進行相關的黨內工作教育,以正企業黨風,使廣大的勞動群眾及企業經營者不走彎路,少走彎路,只有這樣,一個企業才能夠長期健康地發展下去。
一、企業黨建的主要內容
企業黨建不僅僅包括企業內部對黨的盲目崇拜,還要進行思想理論上的學習,認真貫徹落實黨的領導方針政策,對黨的要求貫徹到底,堅持正確的經營理念,在黨的領導下走正確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1]。企業內部黨建工作人員還要對黨內活動進行貫徹落實,對黨的各項活動及方針政策積極進行宣傳,定期在企業內部召開黨內會議,組織企業領導層及黨員進行黨內知識教育,并能夠進行黨內相關材料的起草及宣傳,能夠很好的記錄每次黨會的基本內容及宣傳思想。對于企業內部黨員及相關黨建資料要進行嚴密的報關,不泄露黨內信息,能夠為黨做到真正的保密,對黨忠誠,對于外來黨員做好相關的接洽工作,并做好黨組織的調離、調進工作。
二、企業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企業領導的思想理念及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企業缺少向心力和發展方向,則會嚴重影響企業今后的發展,而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正確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正確路線指導下,企業上下才能團結一致齊心發展[2]。企業黨建工作是一個正確的指導理念,它是企業發展中正確的風向標,只有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才能使企業走正確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一個好的思想導向能夠很好地維護企業的團隊穩定,從而使企業更好地穩定發展進步,也是能夠保證企業各項工作更好完成的思想前提。
(三)黨建工作能夠對企業經濟的發展起到相關的推進作用
黨建工作能夠對企業經濟的發展起到相關的推進作用,就企業黨建來說,不僅能為企業的文化建設起到推動作用,還能對企業經濟的穩健快速發展起到相關的引導作用。只是現階段來看企業黨建與企業經濟的發展不能夠做好相關的溝通與互動,缺乏相互的引導,導致目前來看企業黨建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大。這就需要企業領導層對于企業黨建有一個相關的認識,了解到企業黨建在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夠對自身文化素質及黨內思想認識進行相關的了解強化;在平時要對企業內黨建工作進行統一的安排部署,將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認真對待,并且能夠真正認識到企業黨建對于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才能使企業黨建在企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成為真正起到推動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導向。
三、加強黨建促進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企業內部黨建工作建設
應該加強企業內部黨建工作建設,要讓企業黨員增加黨性認識,提高對黨的黨性覺悟,對黨的工作要認真負責,更要保證自身對黨的忠心,在企業內要不斷壯大黨群力量,努力將優秀的干部群眾發展到黨組織中來。同時,要對未入黨群眾運用相關的黨內知識對其進行引導,提升他們的入黨積極性,要不斷的發展新鮮血液,讓自身企業的黨內發展跟得上社會的發展步伐,勇于爭先。還要在企業內部定期召開黨組會議,讓黨員群眾不斷了解新的黨內信息,跟得上黨和國家的發展步伐,并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及黨群意識。
(二)企業黨員在企業中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
企業黨員在企業中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以自身為先,要對企業內部黨員關系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企業黨員可以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強企業內部對于黨內思想文化的宣傳,要讓企業內部群眾干部都認識到黨的積極性,讓大家在工作之余不斷學習進步提高,并幫助大家一起進步,也可以將自身的學習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一起進步。黨員干部在生產及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要不怕辛苦,敢于犧牲,兢兢業業,對企業黨建及經濟發展真正起到帶頭作用。
結語:對于企業黨建來說它與企業文化,企業的經濟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對于企業自身樹立良好的形象,經濟的穩健發展都起著不可或缺也的作用。所以,企業的黨組織要不斷完善發展自身的力量,在企業經濟建設中真正起到帶頭作用,示范作用和榜樣作用,并不斷發展新鮮血液到黨組織中來,為企業的發展真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馮玉龍.企業黨建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07):29-30.
[2]曹倩慧. 嵌入性理論視角下非公黨建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 杭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