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 姚文杰
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總工會成立服務站真情為農民工辦實事解難事
■曾穎 姚文杰

在臨澧縣經開區辦公大樓,一塊“臨澧縣農民工服務站”的牌子十分顯眼。臨澧縣經開區工會聯合會主席、服務站站長李德宏笑著說:掛起這塊牌子,就是 讓農民工兄弟都知道,這里有一個專為他們服務的地方。
走進服務站,墻上的工作職責、服務流程,清楚而明晰。臨澧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洪學文說,我們在全縣開展這項工作,在農民工最集中的地方建服務站,就是要將工會服務的觸角延伸再延伸。
服務站是去年5月1日成立的,目的是讓全縣農民工能在家門口享受到最便捷的服務。近年來,不少本地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在為他們挖掘就業崗位的同時,相關配套服務也必須跟上來。在這種情況下,臨澧縣農民工服務站應運而生。 服務站雖小,但“五臟俱全”。來一趟服務站,農民工就能免費享受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就業培訓、社會保險經辦等八項基本公共服務。每一項業務都會安排專人替他們辦理,讓他們享受“一站式”服務。 此外,服務站還和人社局合作,常年免費為用人單位和農民工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求職招聘等活動。并安排法援律師等專業人才,讓農民工的困難有人問、有人管、有渠道反映、有地方解決。 去年12月 18日,臨澧縣農民工服務站接到一個感謝電話:“李站長、朱律師,謝謝你們,工資和補償到賬了。”打電話的是曾在臨澧縣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務工的農民工唐燕麗。去年5月31日,她找到服務站稱,從2015年5月開始,一直沒有發給她工資,也未替她繳納社會保險。因此,她向公司提出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并討要被拖欠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不料公司對她的訴求置之不理,在老鄉的介紹下她找到了服務站。李德宏在了解事情經過后,委托服務站法援律師朱傳輝辦理此案,最終在服務站的多方協調和朱律師的協商下,企業答應賠償3萬元,并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據李德宏介紹,臨澧縣大多是小微企業,聘用的是當地或者是常德周邊縣市的農民工。由于大部分農民工法律意識淡薄,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卻不知道如何維權。服務站的設立就是為了就近保護他們的權益,讓農民工維權有門,打官司有路。 作為服務站的法援律師,朱傳輝感觸更深。他說,很多農民工與公司發生勞動爭議糾紛后,因為不懂法或者膽怯選擇私了,因而讓自己本應享有的權益受到損害。比如,在坤材建材有限公司上班的農民工張玉萍出了工傷,治療費花了4.3萬元,與公司私了,公司只愿意賠償2000元。后來找到服務站,最終在幫她拿到了4.5萬元賠償金。9歲的李云云(化名)是臨澧縣第五完全小學3年級的學生,這個學期剛剛從老家轉學到縣城里上學。此前因為沒有接收的小學,她一直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讀書。 走訪時,許多農民工反映,因為入學難,孩子只能在老家當留守兒童。李德宏說,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留在身邊,但是以他們個人的能力確實很難解決這個問題,服務站就是要幫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為此,從去年7月開始,臨澧縣總工會和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一起,多次與臨澧縣教育局,以及臨澧縣第五完全小學針對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進行協商。雖然一下子增加180多名學生對學校來說壓力不小,但最終還是在多方協調下,學校通過擴班解決了問題。 工會出面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不論是工會還是服務站在農民工心目中一下子就“紅”了。
李德宏笑著說,不僅僅是幫助農民工子女入學,服務站還為他們考慮到了醫療費用報銷的問題。 為了動員企業參加職工醫療互助,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一家家走訪企業。把基層的工會主席和干事全部召集起來,講解參加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意義和具體辦理方法。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參與了活動,而活動的作用也很快顯現出來。 不久前才領到醫療互助報銷款的湖南中泰特種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員工段永明說,他因為患肝癌前后兩次住院,共花費1.06萬元,除去新農合的報銷,職工醫療互助還報銷了10%的比例。
李德宏深有感觸地說,我們不是職能部門,沒有職權,但我們卻是一座橋梁。能幫助農民工解決與企業的矛盾,也能幫助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只要你找到服務站,我們都會給出最直接解決問題的途徑,不會讓你四處碰壁,找不到訴求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