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情吉
[摘 要] 課堂導入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巧妙的導入,可以使學生做好學習新知的準備,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導入的恰當與否,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導入的方法若是過于單一、千篇一律,會使學生出現厭倦情緒,會失去學習興趣。本文闡述了一些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技巧,結合一些教學實例,分析和探討了如何將課堂導入發揮最大作用,以此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導入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語課堂中,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必經環節。好的課堂導入設計對于一個精彩的課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正如聽到一首曲子,當開頭的旋律美妙無比,聽者自然會被吸引,繼續聽下去。英語這個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雖不陌生,但較難掌握。而讓學生學好英語的制勝法寶就是興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興趣的濃厚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課堂是否充滿趣味性,能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課堂導入設計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整堂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如果教師能夠精心合理設計課堂導入,就像是握住了打開學生興趣大門的鑰匙,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所以說,課堂導入是一個精彩課堂不容忽視的環節。
課堂教學導入,顧名思義,就是指上課伊始,教師還未正式開始教授新知前所作的啟發性的講話,由語言過渡到新知的教授的這一環節,就是課堂教學導入。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所以,教師要在上課的開始就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但每節課的課堂導入設計都是不同的,這因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的不同而差異。課堂導入的設計要尊重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本課知識的重難點,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導入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交談式導入——口語交流,貼近生活
交談導入在英語課堂中被稱為free talk,它是課堂導入最經典的導入技巧。大部分的教師都會通過和學生隨意交流來進入新課。這一環節一般控制在2—3分鐘,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課的學習。例如:
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中的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課。本課內容主要是詢問物品是否是某人的。教師利用學生的文具用品,通過談論文具的方式導入新課。
T:(拿出一支鉛筆)Whats this?
S:Its a pencil.
T:Is this your pencil?
S:No, it isnt.
T:(拿著這支鉛筆問另一位學生)Is this your pencil?
S:Yes, it is.
這樣的師生交談式導入直接又簡單。教師用的事物和學生息息相關,學生很熟悉,交談的內容也是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知不覺隨著教師進入新課學習。交談式導入法雖然簡單易行,但要避免用一些單一的問題。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 are you? Are you happy? How old are you?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學生交談過后也不能完全進入學習英語的氛圍中。所以,交談法雖然簡單,但教師要找到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貼近新課內容的交談話題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師突破那些經典、簡單的模式。
二、設問式導入——設置懸念,富有挑戰
設問式導入是教師根據學生已學知識以及新課內容,為學生設定一些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激起他們繼續往下學習、探索答案的求知欲。例如:
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7 Whats the matter?一課中,主要是教授學生如何詢問別人身體狀況及如何表達身體感受的語句。
T: (出示Liu Tao的圖片) Boys and girls, look at Liu Tao. How is he?
S: He is not so good.
T: Yes.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Lets learn the dialogue.
學生會根據教師的問題,帶著疑問去學習新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避免給出的懸念是無意義的,比如呈現的圖片、物品或線索會讓學生輕易就能得知答案。教師設計的設問式導入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才會集中精力去探索,教師的引導者的作用才能體現。要讓學生跳一跳才能吃到果實,這樣的果實才是最鮮美的,才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歌曲式導入——動人節奏,律動課堂
歌曲導入法,就是通過播放與新課內容相關的英語歌曲,組織學生欣賞或跟唱,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迅速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大部分學生都是喜歡唱歌的,美妙的旋律、動聽的歌聲都能將他們從下課松散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課堂中來,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將學生帶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urs這一課中,學生需要學習許多顏色類單詞,在教授新單詞之前,播放英文歌曲《Colour song》,讓學生會唱的地方跟唱,不會唱的地方模仿。學生在跟唱模仿過程中梳理了新舊知識。教師適時地通過歌曲中的舊知引出新課的內容。學生不僅通過歌曲得到了視聽享受,還對即將學習的新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做好了相應的知識準備。
四、游戲式導入——活躍氣氛,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樂于學習,才會主動去學。而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游戲是最直接的辦法。教師根據所要教授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方式來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游戲導入法還能在課的伊始營造輕松的氣氛,學生可以體驗由游戲環節帶來的愉悅的心情,教師能夠更容易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例如: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一課中,學生要學習時間的表達法。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OK?
S: OK.
T: (將寫有數字的卡片放在書里)Guess which number is in my book?
S: Three.
T: (出示數字卡)Yes. / No, its ...
當學生聽到老師要玩游戲時,一定是非常興奮的,課堂氣氛也會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要表達時間,會涉及到運用數字的英文單詞。教師在教授時間表達法前,先做游戲,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入“What time is it?”的教學。在運用游戲導入法時,教師要意識到雖然學生都喜歡做游戲,但不會都喜歡千篇一律的游戲。學生都喜歡新游戲帶給他們的新鮮感,教師要有創新意識,經常設計一些不一樣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計的游戲環節也不宜過易或過難,這兩個極端都會使學生提不起興趣,反而會讓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適量、適度的游戲才會為精彩課堂添磚加瓦。
五、復習式導入——溫故知新,提高效率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同化順應的過程,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學習是不存在的。如果沒有舊知做基礎,學生新知學習就無從談起。”復習導入法是一種常見的傳統課堂導入。它是教師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通過復習舊知引出新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被激活,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更易被學生接受,有利于新課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率。例如: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一課中,學生主要學習的是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
T: (出示圖片, 顯示近處的動物) Look, whats this?
S: Its a pig.
T: (圖片呈現更多豬) What are these?
S: Theyre pigs.
T: (圖片顯示遠處動物) And whats that?
S: Its a cow.
T: ((圖片呈現更多牛) What are those?
S: Theyre cows.
在這一課中的復習導入環節中,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Whats this/that?入手,引出新的知識What are these/those?這兩個復數句型,既讓學生有了新舊知識聯系的概念,又對新舊知識作了整理歸納。學生學習新知會更有效。但復習導入法并不是教師簡單地羅列出與新知識有關聯的舊知讓學生復習。奧蘇泊爾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的觀點中指出:“在新知識的學習中,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起決定作用,并稱其為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所以,教師需要找到這些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來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這樣才能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六、情境式導入——生動有趣,真實語言
情境式導入法是一種通過一些手段來展現出生動場景并導入新課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這些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思考和探索。教師通常在新授課時會創設情境,在上課前導入環節中創設情境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關于道路的一些詞匯以及問路的句型。
在上課之前,教師將四張桌子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小組,四位同學圍坐在周圍。教室就變成了縱向四組,橫向三組。教師在教室的兩邊放上標志,例如:Renmin Road, Zhongshan Road…再在兩組之間的走廊中放上腳墊,當做crossing。還在教室的前面放上street, road的標志。學生環顧四周,都感覺非常新鮮,感覺就像在大街上一樣,身臨其境。這時,教師提問:
(1) Where are we?
(2) 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sign?
(3) Where is the supermarket?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upermarket?
學生先討論并回答。教師請一位同學站到講臺邊,并根據另一位同學的線路描述,走到目的地。教師在PPT上也顯示出正確的路線。學生們都非常樂于做這個游戲。在課堂上,學生都不會滿足于口頭上的練習。教師為他們創設真實情境,這樣的課堂導入更生動、更形象、更新穎,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語言。
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就是拋磚引玉,為精彩課堂做好鋪墊。有效的課堂導入技巧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分析課堂教學內容,根據新課內容的特點來導入新課。避免將課堂導入流于形式化。只要教師設計得當,接下來的教學才能順利開展,才能達到教學目的,真正達到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 錢希潔.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深加工”[J].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0)
[2] 程曉堂、鄭敏編.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 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