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菁
摘要:目的 探討胃潰瘍采取中醫半夏瀉心湯聯合西藥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診的胃潰瘍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各自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則加用中醫半夏瀉心湯治療。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效果、Hp轉陰率,以及隨訪半年復發率,并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達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P<0.05);研究組Hp轉陰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隨訪半年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潰瘍采取中醫半夏瀉心湯與西藥聯合治療,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療效,而且Hp轉陰率更高,復發率更低,值得借鑒。
關鍵詞:胃潰瘍;西藥;半夏瀉心湯;療效
胃潰瘍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有著反復發作的特點,而臨床表現以腹瀉、反酸、惡心嘔吐為主[1],若治療不及時或不當,極易造成胃穿孔或消化道出血,甚至誘發胃癌等,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需加強重視。西醫三聯療法在近幾年應用比較廣泛,有一定效果,但隨著研究深入,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僅可提高臨床效果,還可減少復發。為了進一步探討胃潰瘍采取中醫半夏瀉心湯聯合西藥治療的效果,我院針對接診的80例胃潰瘍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計納入對象80例,全部為我院接診的胃潰瘍患者,納入研究時間2014年1月~2016年6月。納入研究對象有完整臨床資料,確診符合胃潰瘍診斷標準[2],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復發潰瘍、1年內胃腸與食管手術史,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病變,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自40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40.5±3.9)歲。研究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1~59歲(40.5±3.6)歲。在前述一般資料上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組患者采取常規西藥三聯療法治療,其中替硝唑片與克拉霉素片均為2次/d,早晚餐后口服,1片/次,枸櫞酸鉍鉀片2次/d,早晚餐前30 min口服,2片/次。1個療程以連續治療1個月計,連續治療1~2個療程。
1.2.2 研究組 本組患者除了常規西藥三聯療法治療,還加用中醫半夏瀉心湯治療,方藥組成包括黃芩9 g、黨參9 g、半夏15 g、干姜9 g、大棗15 g、黃連6 g、炙甘草6 g,采取水煎煮取汁服用,1劑/d,分為早晚2次服用,200 ml/次,餐前溫服。1個療程以連續治療1個月計,連續治療1~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效果、Hp轉陰率,以及隨訪半年復發率,并對比分析。
1.4 評價標準[3] 本研究療效評價標準主要根據治療后潰瘍面積愈合程度評價:治療后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與炎癥完全或基本消失為痊愈;治療后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消失但依舊有炎癥為顯效;治療后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降幅50%以上為有效;治療后未能達到前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痊愈率。
1.5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統計學分析采取SPSS18.0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檢驗,以P<0.05作為統計學有意義的標準。
2結果
2.1 組間臨床效果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達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P<0.05)。
2.2 組間Hp轉陰率與隨訪半年復發率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Hp陰性38例、陽性2例,Hp轉陰率為95.00%,對照組治療后Hp陰性30例、陽性10例,Hp轉陰率為75.00%,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隨訪半年復發率為0,對照組則為10.00%(4/40),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胃潰瘍屬于消化道疾病中比較常見,病因比較復雜,誘因包括精神壓力、生活習慣、化學污染及感染等,其中以感染所致胃潰瘍最為常見。從相關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胃潰瘍與Hp感染關系較大,因為Hp能在人體胃竇部長期寄生,會給胃潰瘍的潛在發生創造條件[4]。目前,西醫常規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有一定效果,相比單純一種藥物治療可提高Hp轉陰率,同時也可減少耐藥性,但是其總有效率與復發率依舊難以讓人滿意。中醫學并無胃潰瘍病名,但根據其病癥可將其歸為“胃脘痛”范疇,認為病因是脾胃升降失調與氣血郁滯逆亂等造成胃脘疼痛,同時外邪侵犯胃部導致脾胃虛弱,加之肝氣郁結等,引發氣逆脾胃、氣血失調等。基于此,中醫指出治療本病應以調和脾胃、辛開苦降為治療基本思路,按照健脾和胃、疏肝理氣原則選擇治療方案,而《傷寒論》中的半夏瀉心湯契合該思路,成為胃潰瘍中西醫結合治療主要湯藥。
我院針對接診的80例胃潰瘍患者進行對照研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西醫三聯療法治療,研究組則加用中醫半夏瀉心湯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Hp轉陰率及隨訪半年復發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常規西醫治療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可以明顯提高臨床效果與Hp清除率,減少復發。西醫三聯療法藥物有枸櫞酸鉍鉀、克拉霉素與替硝唑,枸櫞酸鉍鉀形成沉淀可阻止胃酸侵襲胃黏膜,加快潰瘍愈合與黏膜再生;克拉霉素對Hp有不錯的靶向作用,可抑制其生長與繁殖;替硝唑對厭氧菌與原蟲的敏感性較高,特別是Hp敏感性。半夏瀉心湯含有多種中藥成分,其中干姜有著溫中散寒的效果,黃連與黃芩可清熱燥濕,共為臣藥;黨參、大棗及炙甘草有著補益中氣與調和脾胃等效果,共奏辛開苦降及甘補。此外,經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半夏能對胃酸分泌產生抑制,并促進潰瘍面愈合;半夏、干姜及黃芩聯合應用有不錯的抗菌消炎效果,促進消化,并提高黏膜修復功能;炙甘草與黨參等可改善平滑肌痙攣,提高對疾病疼痛的耐受性[5]。
綜上所述,胃潰瘍采取中醫半夏瀉心湯與西藥聯合治療,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療效,而且Hp轉陰率更高,復發率更低,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吳勇惠,方明亮,張武林,等.常規西藥三聯療法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2):102-103.
[2]陳惠,錢春紅.半夏瀉心湯聯合西藥治療胃潰瘍60例[J].河南中醫,2016,36(7):1131-1133.
[3]李華偉.聯用西藥和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4):25-26.
[4]常慶雄.西藥結合半夏瀉心湯用于脾胃虛弱證胃潰瘍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4):181-182.
[5]茶向君.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7(4):37-37,38.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