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花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HR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評價幼兒園是否具有競爭力,其核心就是看這個幼兒園中的幼兒教師是否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F在,我們就用過程方法來系統地分析一下如何開展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
1. 培訓過程“烏龜圖”分析
我們把幼兒園的培訓工作當成是一個過程,那它必將會使用很多的資源,在特定的控制方法中,將輸入轉化為輸出,最終讓幼兒園的培訓工作得到相關的滿足,通過這些要求,我們來構建如下培訓過程的分析圖,即“烏龜圖”。
如圖所示,我們需要先去識別出培訓的需求,再根據這一需求編制成培訓需求計劃表,繼而確認講師人選(幼兒園可自建或外聘)。在培訓的最后進行效果跟蹤,并保存好記錄。
2. 如何進行過程輸入以及確定培訓需求
說到培訓,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為了培訓而培訓,導致幼兒園既花冤枉錢,又起不到多大作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呢?這就是對培訓前的需求識別不清晰導致的。培訓的需求來源于幼兒園改進的需求,但這些需求并不意味著都要用培訓來改進。所以,針對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工作,需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后,才能采取相關的培訓措施。我們要遵循這樣一個基本的流程,要求如下:
(1)確認幼兒園的需求:
輸入:幼兒園經營發展的需求、培訓方針和管理方法等;輸出:實施培訓的決策。
(2)分析及確認崗位能力需求:
輸入:幼兒園教師完成規定任務的能力培訓、新要求的達標情況、社會反饋等;輸出:能力要求清單。
(3)評估教師實際能力:
輸入:能力記錄和工作表現;輸出:現有能力清單。
(4)尋找能力差距:
輸入:要求是什么?清單列表;輸出:能力差距清單。
(5)解決辦法:
輸入:針對分析,制定差距清單;輸出:選擇相關培訓。
通過這一分析,形成了“能力要求清單”“現有能力清單”和“能力差距清單”,幼兒園可通過這些清單進行分析,具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從而就完成了從培訓需求的識別到確認的工作。當培訓不能解決現有的問題,幼兒園就要采取其他的辦法來解決,如通過招聘、調崗位等方式。
3. 過程運作,培訓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培訓需求來制訂年度的教師培訓計劃,其包括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培訓計劃在制訂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幼兒園的目標和要求、方式方法、日程安排以及財務預算和結果的監測等問題。另外,對于單項的培訓也要制訂相關的計劃,以明確相關的內容效果和目的等。根據幼兒園的年度計劃要求,負責培訓的單位必須在培訓前做好相關的聯系工作,確認好培訓地點、費用等,要根據要求確認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參與培訓工作。幼兒園的骨干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協助相關的培訓工作,使得教師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4. 集思廣益,制訂培訓績效指標
有培訓,就應該有評價和考核的指標,用這些可視性的數字客觀地衡量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和及時性,我們可以在培訓中增加如下兩個指標:
(1)培訓大綱完成率:(完成項數/計劃總項數)×100%;
(2)培訓一次通過率:(一次通過人數/考核總人數)×100%。
這里指標的確認,要關注到的是效果如何和效率如何的問題,培訓大綱的完成率關注的就是效果問題,一次通過率關注的就是效率問題,正如在“烏龜圖”中的相關輸入輸出的關系。
5. 績效的評估和記錄的保存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要制訂相關的評價管理文件,針對每一項的培訓,我們都要認真地進行檢查和效果驗證,這些評估和驗證可以交給培訓教師和園長辦公室等責任單位負責。培訓效果的評估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總結和溝通,為更好地開展培訓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整體效果的評價工作,可以在后續采用相關的管理要求和標準,導入過程績效指標(即KPI)來進行分析,采用對比的方法,制訂出計劃指標等。當有了一定的結果后,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結果確定未來的持續改進方向。在每年年底的時候,針對一年的培訓工作,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以提高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的整體水平。最后,幼兒園要保存好現有的記錄以備查閱,并做好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參考文獻:
[1] 于鑒夫.ISO10015國際培訓標準讀本[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2] 張 元.試析幼兒教師專業化的特征及其實現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03(1).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