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蘭
教師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能力,溝通協調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的橋梁,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作為教師要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基本原則。
1. 用愛心感染學生,從愛心出發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老師愛學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只要老師善于發現善于挖掘,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裝在心里,真正地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記得2014年我教過的一名學生名叫曉悅,是個既聰明又調皮的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是他的一大缺點。我找他談話,結果也是收效甚微。一次他的腿摔傷了,每天都是他的爸爸背他上下樓。有一天,他爸爸沒有及時趕來。我看到后就提出要背他下樓,他剛開始不好意思,后來在我一再的催促下,他才慢慢地趴在我的后背上。我把他從三樓背下來的過程中問了他的一些情況,又隨口說了句以后作業一定要按時完成了。從那以后,他真的改變了——作業再也沒讓我煩心過。我想這也許就是愛的力量吧。
2. 用耐心改變學生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老師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作為老師,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人的心理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礙,不僅影響著他們正常的成長,而且還會導致犯罪,甚至釀成悲劇。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關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真正做到及早發現,合理疏導,成功矯正。我在2015年教過的一名學生志淳,他性格孤僻,脾氣暴躁。有暴力傾向。后經了解才知道,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父親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對志淳很少過問。志淳跟著年邁的奶奶艱難地生活。我就盡可能多關心他,和他談心,開導他:“大人的事,你無法改變,不能讓仇恨長久地埋在心里,你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報答疼愛你的奶奶……”談到年邁的奶奶時,他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在我長期細致耐心的關愛和開導下,志淳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進步之星”“文明學生”等各類獎狀得到不少??吹剿淖兓?,我真的替他高興,同時也感到欣慰。我想只要用心耕耘,耐心教育,收獲遲早會到來。
3. 用信心激勵學生
充分發揮班集體的力量,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讓他感到家長、老師、同學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在2015年交過的一個學生叫阿霞,她沒有漂亮的衣衫,在她身上卻散發著純真、質樸、可愛與友善,然而內向的性格使她與群體脫離。我利用課余時間走近她,以教師的愛和快樂的情感,傾力發出了心靈的呼喚,用心與她交談,了解她的內心世界。課堂上,我把相對簡單的問題留給她,讓她同別的孩子一樣,一次次把手高高舉起,找回自信。一次次的交談,一次次的鍛煉,漸漸地拂去了女孩心中的壓抑。在關愛中,阿霞變得愛說愛笑,逐漸融入了班級這個大集體中。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教育因素。教師對學生來說應是多種角色,即首先是老師,要有過硬的教學水平和扎實的專業的知識,認真備課,批改作業,要對得起老師這個光榮的稱號。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要做到嚴父之責,剛柔相濟;其次是要有母愛親情,對學生無微不至;深入學生了解學生認識學生。第三是要有朋友之誼,與學生平等溝通,有民主作風:第四是要有同學之情,老師要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由于師生關系好,班里的氣氛也會隨之好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也愉快。
通過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熱愛學生,必須嚴格要求,愛和嚴是教育的辯證法;熱愛學生,要動之以情,愛之以德,使學生感動,愿意接受教育。嚴格要求,就是喻之以理,教之從嚴,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把兩者結合起來,做到嚴慈相濟,情理結合,情通而理達,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