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云
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腦外傷患者行早期降壓治療的療效,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參考。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患急性腦外傷的100例患者,按照其入院血壓和基礎差值進行分組,且均行降壓治療,觀察各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結果 與治療前相比,各組患者治療后的損傷病灶面積均有顯著擴展,GCS評分均有顯著改善,其中又以H組的擴展面積更小,GCS評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結論 對急性腦外傷患者行早期血壓控制可有效提高其的恢復效果,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早期;降壓;急性腦外傷;臨床療效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arly Controlled Hypoten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rain Injury
SONG Rui-yun
(Intensive Care Unit,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Qionglai 6115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early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nd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trauma received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blood pressure and basal difference.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ch group was observed.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lesion area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expanded,GC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in which the expansion of the H group area is smaller,GCS score increased more(P<0.05).Conclusion Early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recovery effect and deserve to be widely promoted.
Key words:Early stage;Hypotension;Acute brain injury;Clinical efficacy
腦外傷是急診科臨床上的多發病、常見病,其病情變化迅速,且常合并顱內壓上升,特別是既往存在高血壓病史者,其血壓的變化更為顯著,對患者的預后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針對合并高血壓的急性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難度較高,需先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控制,以確保患者的搶救療效。為了分析早期降壓治療在該疾病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我們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急性腦外傷患者10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患急性腦外傷的100例患者,均經相關臨床檢查確診,其中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齡(53.74±4.42)歲。按照入院時患者的血壓和基礎差值進行分組:SBP(收縮壓)和基礎差值<0mmHg者分為A組,SBP和基礎差值范圍0~15 mmHg者分為B組,SBP和基礎差值>15 mmHg者分為C組,DBP(舒張壓)和基礎差值<0 mmHg者分為D組,DBP和基礎差值范圍0~10 mmHg者分為E組,DBP和基礎差值范圍>10 mmHg者分為F組,SBP、DBP和基礎差值<0 mmHg者分為G組,SBP、DBP和基礎差值范圍分別為0~10、0~20 mmHg者分為H組,SBP、DBP和基礎差值范圍分別為>10、>20 mmHg者分為I組。各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0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CT影像學檢查,且詳細記錄,在患者接受手術或保守治療前,給予降壓干預治療,治療7 d后,對患者治療后的血壓狀況進行觀察,且再次行CT影像學檢查。
1.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各組患者經CT檢查顯示的損傷病灶面積擴展變化與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變化。
1.4統計學分析 收集相關數據在SPSS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經χ2檢驗法分析,計量資料經t檢驗法分析,(P<0.05)代表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前后各組的損傷病灶面積擴展變化對比分析 與治療前相比,九組患者治療后的損傷病灶面積均有顯著擴大(P<0.05),其中A、C、D、F、G、I等組的擴展幅度較大,B、E、H組的擴展幅度較小(P<0.05),其中又以H組的差異更顯著(P<0.05),見表1。
2.2治療前后各組的GCS評分變化對比分析 與治療前相比,9組患者治療后的GCS評分均有顯著上升(P<0.05),其中又以B、E、H組的上升幅度更為顯著(P<0.05),其中又以H組的差異更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我國交通業與建筑業的飛速發展,隨之引發的外傷性損傷患者例數亦在逐漸增加,其中又以腦外傷患者最為常見。急性腦外傷是臨床常見的重癥外傷類型,其會導致患者的顱腦內壓上升,故治療時需對患者的顱腦內壓進行控制[1]。相關資料顯示,在≤50歲患者中,由于腦外傷引發的致殘率、病死率均較其它疾病更高,而其中嚴重腦外傷患者的死亡率更是高達近50%,對廣大患者的身體生命健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急性腦外傷患者往往易合并血壓下降或上升等情況,若控制不好常影響患者的療效及病情轉歸,并且還可能導致病灶擴大,有研究表明,該疾病患者的神經損傷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又以腦灌注更重[2],而腦灌注又與血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對急性腦外傷患者的血壓進行合理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中我們按照入院時患者的血壓和基礎差值進行分組,經CT影像學檢查頭部損傷狀況,GCS評分評估患者的評估變化,結果可見,九組患者治療后的損傷病灶面積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擴展,GCS評分均有顯著改善,其中又以H組的擴展面積更小,GCS評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這提示SBP差值0~10 mmHg且DBP差值0~20 mmHg患者治療后的病情改善幅度更為顯著,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保持一致[3]。由此可見,對急性腦外傷患者的血壓進行早期控制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
參考文獻:
[1]諸葛衛新,洪波.急性腦外傷時血漿CRP濃度和CT表現的相關性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25(5):562-564.
[2]王偉,張幸勇,白董,等.急性腦外傷合并高血壓患者降壓幅度與療效的關系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13(5):1-2.
[3]淦作松.急性腦外傷治療采用早期降壓治療的臨床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32):114-116.
[4]李千軍,郭根明.腦外傷術中急性腦膨出發生原因分析及治療體會[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48-349.
[5]蔡偉,張瑩.早期降壓治療在合并高血壓的急性腦外傷患者治療中的價值[J].醫學信息,2016,25(2):348-349.
[6]饒品峰.納洛酮在急性腦外傷臨床治療中應用觀察[J].醫學信息,2015(44):56-56.
[7]韓文軍.重度顱腦外傷應用高壓氧早期綜合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4(10):97-97
[8]陳坤成.顱腦外傷應用高壓氧治療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5(40):293-293.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