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米華
摘 要:現代高職醫學教育是一種集綜合素質教育和能力提升教育為一體的創新型職業教育模式。外科是醫學疾病診療的重要科室,醫學生作為醫學科室重要的人才儲備資源,其綜合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外科醫務工作的有效性。該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重點闡述了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醫學生 外科 綜合能力 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b)-0153-02
1 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高職醫學教育與高校醫學教育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存在顯著差異,高校醫學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其強調的是理論知識與動手實踐能力并重,但側重于理論教學,高職醫學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實用型、專業型、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側重于實踐教學。為了能夠加速高職醫學生職業角色的轉變,積極培養醫學生的實踐、學習、思維、創新以及科研等綜合能力對提高外科醫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2 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培養的可行性
首先,高職醫學生群體的特點是文化程度偏低,但個體之間在知識水平、求知欲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較為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較強,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學能力;其次,由于高職醫學教育按專業和科室進行學生管理,所以醫學教師能夠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培養高職醫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可行的。
2 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培養的策略
2.1 加強教學內容的完善與優化
外科學作為高職醫學教育中臨床醫學的核心課程,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當前,高職醫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理論與實踐想脫軌、學生實操動手能力薄弱、“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落后、教學資料和內容缺乏創新等。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加強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和優化成為了高職醫學教育的關鍵所在,具體優化流程為:在全面了解外科學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以執業醫師考試的內容和范圍作為調整依據,重新規劃、設置教學內容,重點增加常見病、急危重癥、多發病的案例教學和實踐,從而加深醫學生理解,提高醫學生的實踐能力。
2.2 強化醫德教育與職業教育
職業道德是指導醫學生從事外科臨床診療工作的重要行為準繩,因此,高職醫學教育要將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和職業教育深入的貫徹到日常教學工作之中。
首先,要不斷強化醫學生的責任意識,要求醫學生樹立“以病患為本”的理念。
其次,要想醫學生不斷灌輸“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讓醫學生樹立全心全意為病患服務的意識,在外科診療期間,要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職業素養,用心維系好醫患之間的關系。
最后,醫學生要努力塑造積極、向上的醫生形象,從而讓周圍的病患能夠感受到正能量。
2.3 注重實操動手能力的提升和培養
外科學的實踐性極強,這就對醫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培養醫學生的實操動手能力是極為關鍵的。為了能夠全面實現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加強高職院校外科實驗室的構建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外科教學實踐中,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執行教學計劃。
首先,要讓醫學生樹立無菌觀念,即在進手術室之前要洗手、更換無菌手術衣、佩戴無菌手套才可以。
其次,要對醫學生進行基本的手術技術訓練,例如:要在實驗課上增加打結、縫合等操作練習,直到醫學生手法嫻熟,達到規定標準為止。
再次,增加動物實驗操作練習,以切除兔子盲腸手術為例,醫學生不僅要熟悉整個手術的操作流程和順序,還要掌握消毒、局部麻醉、切開、止血、打結、縫合以及顯露等基本技能,從而在提升醫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實現邏輯思維連貫性的輔助訓練。
最后,可以通過分組練習的形式,讓醫學生互相協助、互相監督,進而掌握基本的心肺復蘇、換藥、包扎等操作。
2.4 加強臨床觀察、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培養
外科臨床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期的訓練和培養,醫學教師可以借助課堂講解、示范、病例討論、實習等一系列的教學形式來有目的訓練醫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醫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可以采取觀察教師示范操作、學習網上臨床操作、到醫院見習觀摩手術操作等方式完成,總之,醫學生觀察、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有扎實、全面的醫學理論知識作支撐,因此,醫學專業知識是開展一切醫學工作、培養一切外科綜合能力的前提。
2.5 重視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培養
醫學學科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探索性和實驗性,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領域雖然攻克了很多難題,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未知領域需要醫務人員去探索和挖掘,這就需要醫學生具備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創新能力是推動醫學進步的內在動力,是提高醫學生分析、研究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高職院校在對醫學生進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經常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從而使醫學生能夠快速了解醫學發展的前沿動態,進而繼續鉆研、探索下去。
2.6 注重醫患溝通能力的提升和培養
外科學是一門能夠直接解除病患的學科,醫學生在診療期間要全面了解病患心理、性格和特征,從而便于快速和病患建立平等、和諧的醫患關系。加強醫學生溝通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學會基本的病患溝通技巧和方法;其次在分析病患心理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開展溝通工作,從而消除病患的恐懼、焦慮心理,為化解醫患間的糾紛矛盾打下良好基礎。
2.7 加強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培養
高職醫學生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醫學教學過程中,要讓醫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積極引導醫學生樹立主動學習理念,然后,合理規劃外科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課程的分配比例,教師可以通過不定期提問、抽查操作的形式增強醫學生的學習頻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醫學生外科綜合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和醫學生共同努力,就教師而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就醫學生而言,要不斷實踐、總結和創新,從而為成為實用型、技能型醫學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楊奕,張媛,王磊.高職中藥專業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分析[J].中國藥業,2010,19(8):18.
[2] 武騰.試論高職班主任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J].雪蓮,2015(35):127.
[3] 郭英輝.社區實踐是高職高專醫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J].文教資料,2011(10):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