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
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應用型本科教育質量研究指日可待,該文通過構建教育質量體系,有針對性地提出策略,重視教育質量的應用以便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達到推動教育改革的目的,提升教育質量的評價模式。
關鍵詞:大數據 應用型本科院校 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c)-0138-02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深化教育領域質量改革是對教育改革的前提。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抓住機遇,運用大數據的新方法、新技術培養新型應用型高校人才,構建“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多方向”的課程體系,在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模式,在科研和科技開發商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教育部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要求,明確指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是首要目標。其中,教育質量測評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并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1 人類通過對大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發現新的需求,增長新知識,創造新價值
應用型本科教育質量綜合評價依托于多種來源的大數據,合理規劃儲存、利用大數據已經成為發展變革的必備要素,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育質量的評價方式,一方面,能夠減輕工作負擔;另一方面,采用統一標準進行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評價的準確性。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育質量綜合數據的監測、評價對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最終達到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目的。
2 構建教育質量平臺
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教育質量在就業的應用型學生工作能力上反映出來,教育質量的好壞由學生多方面決定,例如學生的個人智力、世界觀、知識能力都能影響教育質量。提高教育質量,不僅對高等學校自身生存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且關系到國家經濟競爭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
2.1 系統規劃
應用型本科學校在大數據下教學質量體系的構建是個比較寬泛的,它涉及到學校工作的各方面,因此需要選取在大數據下構建教育質量平臺的切入點來展開規劃。即建設以國家和省為數據中心,地市、縣、學校為分支的教育質量平臺,各級教育機構通過大數據進行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良性管理體系,從大數據教育平臺中收獲價值。
2.2 建立教學質量研究體系
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出現以研究本科院校教育質量的團隊,當時研究重點在質量保障和質量監控等評價領域,如由陳玉餛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及論著《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概論》,安心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研究》等。在21世紀,研究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有質量體系、評估等方面。
(1)建立教師教學評價體系。在大數據時代,教師的工作職能也發生改變。成為教學的探索者、組織者、架構者、評價者,引導學生在巨大的數據庫中找出自己相匹配的內容,實現個性化的數據學習。
教師的教學水平評價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自身硬性指標,包括教師的職稱,獲得成就,教學年齡等;二是教學指標,包括教師教學內容重點,傳課方法,授課時精神態度,互動程度等。
在指標設計過程中,遵循邏輯系統性原則,各個指標之間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自上而下,徹底的反應出教師教學水平。將得出的數據結果進行比較并收集在數據庫中,既能確保評價的準確也能為下次評價做備份。
(2)建立學生素質評價體系。應用型本科學生的素質從思想道德、藝術素養、科學技術、身心健康方面著手。培養學生三觀意識,提升學生人文素質,以科學為首的世界觀以及認識系統,積極樂觀的態度。
按著應用型本科學院的性質和特點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生素質評價的體系,該體系注重綜合素質的評價,從各個方面反映學生成長現狀。并把從體系得到的數據通過記錄、整理、審核形成檔案。
2.3 構建大數據檔案庫
根據大數據體系規則,對應用型本科學校學生的評價材料和老師評價的教學活動,教學思路等進行實時的收集。通過大量結構化、半結構、非結構地分析,構建大數據檔案庫,便于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狀況的實時監測與評價。
3 教育質量研究平臺的應用
教育質量平臺建設完成并完善后,應用型本科教育領域相關人員和公眾人員都可以使用。使用平臺的主要步驟包括確定平臺研究目的、對象、內容,平臺會自動列出研究重點。相關人員觀察數據并做好記錄,整理記錄資料,對此進行分析判斷。通過研究平臺可以更客觀,更科學的研究教育質量相關問題,排除了人為的遺忘或者疏漏帶來的問題。
教育質量研究平臺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實現監督職能。主要是優化資源配置,用監管教育系統改善辦學環境,通過監督機制,提高辦學效益,從思想、意識入手,采取加強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構建持續性監督職能,使平臺更具合理性、科學性,為提高教育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石,從而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高效快捷反饋監督水平,發揮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保障功能,實現決策科學化,通過宏觀管理,起到調控與反饋的作用。在教育質量運行過程中及時準確獲得信息,反饋質量狀態,實施質量的評價管理,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強化教學目標。
(2)提升教育質量。準確地評價我國教育質量并提供理論依據,關鍵在于提高教師質量,通過各種渠道保障教師的主體地位,鼓勵教師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的作用,直接促進改進、配置教育資源,不斷提升推動教育質量發展,對教師等級的評估應分為金牌教師、骨干教師等,有一套合理地考核機制。還要通過定期開設培訓課程、教學方法的培訓、研發教學模式、應用技術的培訓等提升教師素質教育,從而加強教育質量。同時也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機制,加強教育評價體系管理。
(3)提供教育信息。用教學支撐平臺共享教育資源,利用網絡化教學開展校內教育,實現平臺建設的需求。利用校園網絡了解世界窗口,加強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信息網絡環境,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實現交互式教學模式。反饋教學過程中的檢測信息,如聽課、講課、異常等。采用模塊化教學設計,調整數據,實現平臺不同格式下的合理安排,減少拖沓冗長的教學問題,對教學質量的改革起到良好的作用,改善了信息渠道不通暢、消息滯后的一系列問題。
4 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國學術聚集的中心和高水平實踐研究的前沿,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質量是提高國際競爭力,培養應用人才,帶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高等教育近年來對教育質量研究愈加深刻,不少國內學者對其進行探索。該文通過對大數據教育質量綜合平臺的研究分析,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教育質量平臺在大數據的時代下必將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的強力推進器。
參考文獻
[1] 劉易,張日桃.應用型大學本科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09,13(3):14-17.
[2] 張鵬高,張生,李宣宣.基于大數據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5):12-14.
[3] 夏晨菲.我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內部保障體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0.
[4] 劉東興.我國應用行本科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科學方法構建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4.
[5] 韓天學.大數據下多元主體的高職教育質量評估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7):45-49.
[6] 繆兵.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內涵、特征與功能[J].中國電力教育,2010(19):45-47.
[7] 顏崇斌.監督教學質量監控的網絡平臺構建與實現[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