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星
課堂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戰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不斷推進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新課程向數學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在我們倡導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型課堂學習模式,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構建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學習型課堂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經歷學習的過程,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取長補短,快樂地獲取知識,能使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如何構建互助學習、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創設有效數學學習課堂,是數學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1. 預習互助,調動學習積極性
數學學習中的課前預習是讓學生在新課學習時先學先想,帶著問題進行新課學習。預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而預習是否主動也影響預習的質量。幾年來我組織合作小組積極參與數學課前預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調動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考慮到學生預習時,學生思考容易出現隨意性,預習前應做出一定的要求,如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思考哪些部分的內容自己覺得容易理解,還有哪些內容掌握不好,想提出哪些問題等。再根據教材特點設計一些思考題,獨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組里交流解決。比一比,哪組同學學得好,誰是小組中表現最棒的人。學生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的,為了表現自己會認真進行預習。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2. 討論互助,激活學習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讓學生在充分自學和獨立思考后再進入討論交流階段,學生就有話可說,有內容可講,互助學習也就可以自然形成。我采用的討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由小組長指定學生先發言,其他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糾正、補充和完善,再由組長歸納。(2)由小組長負責,學生依次發表意見,并說明理由,最后組長統一意見。(3)全組同學分工探討,之后交流共享。(4)在同組同學意見無法統一時,組與組之間可以合作,共同討論,相互補充。多種討論形式的運用,激發了學生參與交流的積極性,又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組與組之間以競爭為主,合作為輔,小組內以互助為主,競爭為輔。討論時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使大家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發出智慧的火花。
3. 練習互助,提高學習效果
學習新課的知識,學生掌握的程度各有不同,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反饋,適當地調整學生鞏固練習的內容、梯度,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好新課學習的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習的內容需要學生掌握、鞏固與熟練。這時就可開展練習形式的小組活動,減輕教師輔導學生的工作量,也體現新課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理念。小組合作時,組建學習小組,組內自選一位任組長。由他根據教師指定的要求出題,其余成員進行回答,也可搶答。這樣的練習范圍小,且有一定競爭性,學生參與機會多,積極性高。學生既在出題和回答過程中達到了復習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單位學習時間的活動面和活動效益。
4. 競爭互助,增強競爭意識
數學知識本身是單一的、枯燥的,但對于學生來說,設置一些趣味性強、結合生活實際的小活動、小游戲、小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會創設一定的活動、游戲情境,以學習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活動情境中學習更能體會成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如教學“鋪地磚”時,一開始采用“我是新居小設計師”的比賽游戲,每個小組的學生躍躍欲試,興趣極高,聽完老師的比賽要求后,不等老師分工,小組內的成員已自行分工好了。每個成員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的進程中。當比賽結束時,優勝方歡呼雀躍,而其他組也不甘示弱,及時總結經驗,為下一次的獲勝增強信心。
通過小組合作互助學習,大部分學生學會了學習,勇于探索;學會了合作,共同提高;自信心增強,培養了團隊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不斷地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責任編輯羅峰
實習編輯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