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展
摘 要: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構建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盡管我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與新形勢不相適應,需要給予高度重視。該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首先對我國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最后就如何更好地開展這項工作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經濟金融 信息協調 信息共享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日益提升,特別是在我國“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形勢下,“跨界”經營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我國更是提出了“互聯網+”戰略,“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金融創新的重要戰略性舉措,這就需要經濟部門、金融管理部門以及金融部門要建立協調與共享機制,不僅有利于推動金融改革,而且也有利于推動我國金融發展模式創新,更有利于使金融行業的發展與經濟的緊密度更高。盡管當前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而且也有很多制度安排,但與新形勢相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該文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構建策略。
1 我國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現狀
從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來看,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專門的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但有關法律法規當中有一定的規定。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法》確定這項工作由國務院負責,同時也提出與監管機構共同建立共享機制,但當前還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從地方來看,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已經對此項工作給予了一定的重視,比如江蘇省出現了相應的暫行辦法,天津市政府牽頭成立了專門的管理委員會,有力的推動了這樣工作的發展。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在這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2 我國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存在的問題
深入分析發前我國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建設,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但與“新常態”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存在權威性不足的問題。目前我國在這方面還沒有納入到法治化軌道,特別是還沒形成協調共享的制度框架和相應安排,法律體系不夠完善。這就直接導致我國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建設缺乏制度保障,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在具體的操作方面由于不夠明確,因而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不協調的問題。
二是存在部門利益至上問題。由于我國在法治化建設方面仍然在路上,盡管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本位主義”思路,當前在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建設方面,一些部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符合自身利益的就執行,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就不執行,相互推諉的現象較多,而且還存在“爭奪權力”的問題,根本無法發揮機制作用。
三是存在主體定位模糊問題。當前國家以及地方政府還沒有建立專門的協調機構,因而在協調共享機制建設方面無法實現上下一致,由于協調主體不夠明確,在具體開展工作過程中必然會制約協同性。盡管建立了一些聯席會議機制,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仍然是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之間進行協調,其他部門和機構根本無法參與進來,因而在工作落實方面不夠到位。
四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盡管當前各監管機構以及相關部門對經濟金融信息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在采集的過程中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不同監管機制和相關部門采集信息的方式不同,都從自身部門職能的角度進行采集、分析和整理,關注度的不同必然導致信息無法實現統一,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數據的使用也缺乏協調性,很多數據無法共享,協調共享機制也就成為空談。
3 我國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構建策略
在新形勢下,要想使我國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取得成效,至關重要的就要是推動這項工作創新,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制度法治化。要想使這項工作機制取得更好成效,必須使其具有權威性,而權威性最為重要的就是要依靠法治,因而要將這項工作機制作為我國“法治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這就需要將其上升到戰略高度,通過“頂層設計”提升這項工作機制的權威性。比如國家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地方政府也要制定相應的條例,從共同推動經濟金融業科學發展出發,著力提升自身的服務意 識,加強服務體系建設,進而能夠使這項工作機制取得更好的成 效。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標,政府應當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建立 政府“主導型”協調共享機制,這樣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因而 要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建議從金融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脫離出 發,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開展這項工作,這樣能夠使其更具有服 務能力。
三是突出主體清晰性。對于任何一項工作機制來說,明確各個 主體的責任至關重要,只有主體責任明確了,才能在開展工作過 程中更具有明確性,同時也才能更具有協同性。對于我國構建經 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來說,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對工作主體進 行明確的界定,哪個部門該做什么、哪個部門不該做什么都要做 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對于有交叉、有重復的內容應當建立溝通機 制,相互之間要多溝通情況,要勤聯系,這樣才能使經濟金融信息 更具有協調性,共享才能夠成為可能。這就需要在具體的操作方 面,一定要注重突出主體清晰性,特別是要用制度的方式明確下 來,并且要建立規范化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進行協調,發現問 題及時解決,這樣才能使各個主體的職責更加明確、相互之間合 作更加協調。
四是狠抓信息對稱性。構建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特別 是要想使經濟金融信息能夠真正實現“共享化”,建立信息對稱機 制至關重要,只有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才能使經濟金融信息共 享更具有協調性。這就需要在建立“共享協同平臺”方面取得重大 突破,而要想實現這一突破,除了要建立相應的聯系制度之外,重
中之重的就是要對經濟金融信息采集模式進行統一,這樣各監管 部門以及相關部門之間能夠對數據進行共享,否則將無法實現這 一目標,可以建立統一的軟件系統,也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 分析,還可以利用云存儲技術實現各監管機構和相關部門的資源 共享。此外還要高度重視對所有監管部門和相關部門數據的收集 和整理工作,這樣能夠使經濟金融信息資源更具有多元性和拓展 性,對于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要建立經濟金融信息披露機 制,強化經濟金融信息監督,進而能夠使經濟金融信息的共享性 增加,對于防范風險能夠形成更大合力。
綜上所述,構建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對于推動我國金 融改革以及促進經濟金融發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當前 我國在這項工作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是存在權威性不足、部門 利益至上、主體定位模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國在構 建經濟金融信息協調共享機制方面,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重點 要在推動制度法治化、強化工作服務性、突出主體清晰性、狠抓信 息對稱性等諸多方面下功夫,使其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發揮更 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啟薈.經濟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基于電子政務的發展分析m. 河北企業,2016(9): 105—106.
[2]束志敏,李華.國際互聯網絡與經濟金融信息資源[J].中國金 融電腦,1997(1):58-60.
[3]康寶彥.做好金融信息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J].黑龍江金融, 1995(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