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旭+龔穎雪+周爽
摘 要:漢語中具有文化背景知識的單詞,詞組,習語等數量豐富,使用廣泛,用法靈活,信息負載量很大,稱之為“文化負載詞”,在詞匯習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傳播非常活躍和頻繁,我們逐漸認識到文化交流對國家軟實力提升的影響十分深遠,文化交流是打開與世界各國對話之門的鑰匙,是增進國與國之間相互理解、信任和友誼的精神橋梁,是展現中國“軟實力”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多學生對母語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低下,詞匯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明顯不足,如涉及到旅游勝地“蘇州園林”,其中所需要的亭臺樓閣等詞匯就難以攻克,造成了文化失語現象。其中對中國菜肴名稱的翻譯在跨語言、跨文化交際和對外傳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菜名 跨文化交際英譯 語義傳遞與文化傳播 經濟發展
隨著近些年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菜名的翻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和相關學術機構的高度關注和重視。這種跨語言和文化的交際活動,不僅僅只是涉及語符之間的轉換,而且關乎到文化之間的交融。雖然說語言承載著文化,但是,中國餐飲業的海外發展和壯大作為世界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涵括的菜肴名稱英譯就不再是純文學意義上的文本翻譯行為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應屬于外宣性質意義上的一種對外傳播活動,甚或可以說得上是一種完全的對外經濟活動,因為菜名的英譯質量很大程度上將直接影響到中國餐飲業在海外發展的規模和效益,從而驅動國內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這就需要在菜肴名稱的英譯活動中運用必要的增譯和凸顯等翻譯手法,確保譯名能充分體現出菜肴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1 中國餐飲國際傳播的有效性
1.1 溝通方法和策略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發展,世界經濟的重要性研究中國菜肴名稱的漢譯英翻譯(漢譯英)跨語言與跨文化交際的原則、方法與策略,和國際交流正在取得越來越多的興趣和關注從國內學者和相關學術組織。這類跨語言與跨文化交際涉及語言的過渡符號,又是文化的融合。在中國餐飲業工業的海外發展和擴張,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經濟活動,中國菜肴名稱的翻譯不是一個純文學文本翻譯任何更多,雖然這是眾所周知的,語言總是進行文化。在一定意義上的對外宣傳,對中國的翻譯活動菜的名字是一種國際間的交流,更是完全的,它是一種對外經濟活動。為什么它說是一種經濟活動?這是因為無論是中餐菜名的英譯是好還是不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和中國餐飲規模在國外發展的,當然,反之亦然,將推動國內相關產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所以,在為實現在漢英翻譯過程中的經濟效益,放大和突出一些專業的技術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區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包括在中國菜的名字。
1.2 菜肴名稱的質量翻譯
在中國菜名的英譯過程中(尤其是藝術菜的名字),無論是中國的民族文化可以豐富傳遞到英語的目標語言受體或不判斷正確或不正確的英文名稱翻譯中文,源語。對當然,在翻譯活動的中國菜的名字的含義語言符號,也就是說,詞的內部意義,而不是字面上的詞義的詞,應該是近似的(接近原文的意思源語言)轉移到目標語言中,可以對目標有幫助語言受體對源語的理解。這是基礎翻譯,無論是從文化的角度關注翻譯活動通信中的傳輸或經濟有效性。為了真正的轉移受體的原意,譯者可以利用翻譯的方法意譯(如解釋、說明和補充等)。在過去,它不是作為一種翻譯中的大多數中國學者的方法,但在這文章,就作者而言,應分為翻譯技能.此外,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翻譯技巧,真正轉移源語言的原始意義,它將為目標語言受體,有助于獲取的義信息和文化信息源語言的。
1.3 菜肴的傳播性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翻譯活動中國菜的名字不僅帶有近似傳遞的內在意義源語和原始民族文化的完整傳播,但也是世界上擴大中國的負擔。所以,為了得到所謂的翻譯中的對等,零翻譯和音譯一直被視為最好的翻譯方法,這通常是用來保持原來的意義的沒有失去或歪曲任何語義的目標語言的源語言信息,不誤解源語中的真實文化。所以,提出在翻譯中“直譯”的方法用漢語拼音,名字也叫“文化移植”,該文的研究內容是在海外市場上對中國菜的象征。尤其是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國際傳播中,這兩種翻譯方法都適用于中國人的時間。
2 目標語言中的文化。
2.1 直譯及創新
正如每個人都知道的,許多英語單詞,西方菜肴名稱的結構特征,筆者將采用的方法直譯(在意義上說,逐字翻譯,當然,沒有死翻譯)在現實的菜的名字翻譯為英譯;藝術菜的名字,音譯和意譯都提出了解決文化保護、語義信息傳遞與藝術美學鑒賞。在一定程度上,翻譯的活動是另一種創造不同于原始的文本創作。在翻譯過程中已被目標接受的傳統的音譯菜肴名稱受體,我們直接采用他們沒有額外的想法改變的形式傳統菜肴的名字,但對于其他菜肴的名稱與不同的中國特征,特別是包括一些典故、傳說或寓言的名字,等等,或不能轉移到目標的菜肴名稱的意義受體在一個或兩個字,譯者應履行他或她的主體性,采取翻譯方法借諧音譯翻譯它很容易創造一些美好的菜肴名稱的翻譯,如gobelive(狗不理),Longkudo(龍虎斗),等。這些諧音音譯名稱簡單的菜,指定的名稱,在目標語語境和生動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容易被目標傳播和記憶受體。因此,這種創新有助于品牌建設,促進中國菜在世界上的影響。
2.2 翻譯的多樣性
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音譯或零翻譯實際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傳播中國文化和中國語言世界,從而促進海外人民了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獨特的美學和社會價值觀等。食物被認為是所有人的第一必需品在地球。它是在中國的情況以及在世界。對于中國菜的名字從中文到英文翻譯,適當的翻譯名稱可以幫助目標語言受體把握源語的特點和文化包含在它。在避免歧義和減少目標的前提下受體的閱讀困難,最好把視覺的非口頭的圖片菜到適當的音譯菜的名字,這是方便的受體識別的源語言文化的魅力,并有助于使他們在世界上廣泛傳播。跨文化交際翻譯理論強調譯文的從語義、語法和社會功能的原始文本的等價性,特別是,目標受眾的反映相當于源受眾的時候他們讀不同的課文。至于中國菜的名字在英語中的翻譯跨文化交際,包括翻譯學的各個方面。
在實際翻譯活動中,目標語詞匯的貧乏譯者將是一個可怕的問題,這將使翻譯文本無聊而固執的。因此,任何譯者都應該不時地擴大詞匯量在頭腦中,充分把握目標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源語言。好的行業是不可能有發展和擴張的沒有好的宣傳。在廣泛傳播中國美味的食物的過程中世界上,它需要適當的目標名稱與美麗的話此外,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中式菜肴名稱的翻譯過程中,重要的是要保持使用的綜合中國菜的名字翻譯的目標名稱,不要隨意改變。
3 結語
菜肴的跨文化交際翻譯講究的是翻譯目標的實現,譯者在不同的場合和語境中往往就會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但就中國菜肴名稱的對外傳播效果而言,某道菜名的翻譯一旦確定下來并已廣為國外受眾接受后,則不可隨意更改和任意替換。如何跨越文化和語言的差異,用英語準確生動地翻譯好中國菜名值得學者們去努無論譯者采用何種翻譯方法,都必須無條件地確保菜肴的本質及特色能充分再現于譯文之中;譯語語言的運用也應該在符合譯語受眾的審美情趣上下工夫,在尊重譯語受眾文化價值的基礎上,盡量將原語中民族性的語言特征保存到譯語中去,讓譯語受眾充分領略中華民族語言的無窮魅力。在中國菜肴名稱的跨文化交際翻譯中,應該盡量做到譯名統一,避免一名多譯和名稱混淆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包惠南,包昂.中國文化與漢英翻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229.
[2]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北京市旅游局.中文菜單英文譯法[Z].2008.
[3]陳喜榮.從功能語法語境理論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8(1):95-99.
[4]陳小慰.新編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5]陳定安.英漢比較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6]陳家基.中式菜肴英譯方法初探[J].中國翻譯,1993(1):67.
[7]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8]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