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商事爭議呈現不斷擴大之勢,為保證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的健康發展,有必要設立專門解決中國與東盟之間商事爭議的機構。文章對廣西設立中國-東盟商事爭議解決中心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這些必要性包括: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增多,貿易摩擦頻現的需要;適應新形勢,完成中央賦予廣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需要;提升南寧作為中國-東盟中心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及影響力的需要。
關鍵詞:商事爭議;解決中心;中國-東盟;廣西
東盟與中國海陸相連,具有發展貿易的便利條件,東盟也是中國對外經貿合作的重點地區。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建成,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十分迅速,中國已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的迅速發展,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商事爭議也呈現不斷擴大之勢。廣西作為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新門戶,為保證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的健康發展,在廣西設立專門解決中國與東盟商事爭議的機構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增多,貿易摩擦頻現的需要
中國與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貿往來在歷史上就十分密切。為促進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來,2000年1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設想,該設想得到東盟國家領導人的熱切響應;2002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正式啟動;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中,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獲得飛速發展。2002年至2015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年均增長高達18.9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
廣西與東盟山水相連,處于中國-東盟經貿往來的前沿,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新門戶和新樞紐。2004年,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開幕,這一盛會每年在廣西南寧召開一次,促進了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也極大提高了廣西在東盟經貿往來的地位。2004年,廣西與東盟貿易額僅有10.01億美元,而到了2015年,廣西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額已高達290.10億美元,12年間,廣西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額增加了28倍,年均增長高達32.84%,這一增長額遠遠高于同期我國與東盟貿易額增長率。
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的不斷深入,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糾紛也呈現增加趨勢。據中國貿易救濟網統計,1996年-2013年間,東盟針對中國啟動了86起貿易救濟措施。而在2014年至2016年9月,僅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北京總會受理的與東盟國家相關的經貿仲裁案件就有59件,爭議金額達10.51億元人民幣,個案爭議金額平均達1782萬元人民幣。
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商事爭議糾紛呈現不斷增加的態勢,對中國與東盟各國經貿往來的快速健康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解決商事爭議的手段是仲裁,但由于國外仲裁體系與國內相差比較大,而且境外仲裁員對中國的國情也缺乏了解,中國企業選擇國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但費用較高,且敗訴率非常高。據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企業在國際商事仲裁案件中的敗訴率超過90%。為促進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的快速健康發展,保護中國企業的利益,推動貿易投資糾紛的公平高效解決,廣西有必要利用自身優勢,在南寧設立中國-東盟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二、適應新形勢,完成中央賦予廣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需要
2015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對廣西發展做了明確定位,即“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①。彭清華書記此后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要“以東盟國家為重點,在‘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打造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新門戶新樞紐。”①
2016年11月21日,彭清華書記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指出,今后五年,廣西要“基本建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②“要拓展國際國內開放合作空間,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創新豐富開放合作平臺,構建四維支撐、四沿聯動新格局?!雹?/p>
在新形勢下,無論是為了加強我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促進我國與東盟國家的政策溝通、貿易暢通,還是為了拓展國際開放合作空間,我國都需要解決好與東盟國家的商事爭議糾紛問題。為促進我國與東盟國家商事糾紛的有效解決,早日完成中央賦予廣西開放發展的新定位和新使命,廣西有必要在南寧設立中國-東盟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三、提升南寧作為中國-東盟中心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及影響力的需要
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潮流,深刻影響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戰略。
南寧市是國家“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是我國面向東盟的前沿城市。目前,我國還缺乏專門解決中國與東盟商事爭議的機構,在南寧設立中國-東盟商事爭議解決中心,通過商事爭端解決合作交流,可以擴大南寧市在解決我國與東盟國家商事爭議中的話語權,提升南寧市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有利于南寧按照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分工的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擴大南寧市的國際影響力,有效提升南寧市的國際化水平。
注釋:
①彭清華:將廣西建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EB/OL].http://news.takungpao.com/2015lianghui/article/2015-03/2941590.html.
②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EB/OL].http://www.gxzf.gov.cn/sytpxw/201611/t20161122_492066.htm.
參考文獻:
[1]陳昭玲.中國與東盟貿易摩擦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5.
[2]傅成偉.貿仲委派員參加中國-東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討[EB/OL].http://www.ccpit.org/Contents/Channel_4132/2016/0914/692028/content_692028.htm,2016-09-14.
[3]法治網.國際商事仲裁案中企敗訴逾九成[EB/OL].http://www.lega 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2-12/06/content_4031642.htm?no de=5955,2012-12-06.
作者簡介:趙輝(1981- ),男,漢族,河南鄲城人,廣西大學碩士,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經濟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