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輝
摘 要:近年來,公益創業逐步得到社會關注和重視,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技工院校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在公益創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受限于技工院校培養層次和辦學條件,技工院校開展公益創業缺乏有效的抓手和途徑。國家對農村電商的大力扶持以及農村電商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促進了農村電商的發展,技工院校與廣大農村銜接最為緊密,在廣大的農村電商領域大有可為。
關鍵詞:公益創業;農村電商;技工院校
一、技工院校人才培養與公益創業
1.公益創業現狀
公益創業與傳統的以盈利為核心目標的商業創業不同,它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創造社會效益為核心目標,強調創業時兼顧社會公共利益,兼顧公益訴求和創業夢想。根據湖南大學公益創業研究中心的研究,公益創業初步確定為創辦兼顧社會利益的非營利組織、創辦兼顧社會利益的營利企業、志愿公益活動和產學研混合型等四種類型。
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公益創業領域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一方面,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創業熱潮推動了公益創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政策制度上,對公益創業的相關法規也逐步完善。尤其是《慈善法》中明確了對公益創業組織的支持。公益創業環境的改善使公益創業迎來了發展的高潮。
2.技工院校公益創業的價值
技工院校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在技工院校中開展公益創業對于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創新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普遍重技能輕德育,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存在不足。技工院校強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學校往往把焦點放在提升學生技能水平上,對學生社會責任等關注存在不足,這種模式已經顯現出明顯的弊端,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亟待改革。公益創業是創新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抓手,開展公益創業,可以讓學生關注更多的社會問題,通過更多服務社會的公益事業,深入社會進行實踐,對社會進行更深層次的關注和思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德育技能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2)提升技工院校學生學習能力
技工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相比高等院校存在較大差距,開展公益創業,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管理能力、知識儲備存在的不足,從而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公益創業,尤其是電子商務領域的公益創業,相比對盈利要求較高的商業創業來說門檻較低,投入較少,學生可以快速找到切入點,運營壓力相對較小。學生在公益創業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新的領域和新的知識,技工院校公益創業要做好學生的公益創業引導教育,指導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完成從傳統的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增強技工院校學生整體素質
公益創業的過程也是學生鍛煉成長的過程,在公益創業的過程中,會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管理能力,公益創業不僅僅是創新創業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都會得到有效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KAB全國推廣辦公室、中國青年報社聯合發布的《中國青年公益創業報告2016》,公益創業以高學歷青年人為主,公益創業領導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創業青年比例達到74.2%,技工院校學生公益創業率普遍較低,這反映出技工院校公益創業教育的嚴重不足。雖然越來越多的技工學校開始開設公益創業的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公益創業意識,鼓勵學生用實際行動來解決社會問題,但技工院校學生在組織管理、組織運營方面與高校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技工院校公益創業教育急需有效抓手和平臺。
二、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機遇與困難
1.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機遇
(1)國家鼓勵發展農村電商
2017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將農村電商擺在了重要的戰略位置。文件強調“推進農村電商”,并首次提出鼓勵發展“電商產業園”。文件明確提出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鼓勵發展電商產業園,聚焦電商人才培養與支持,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
在今年的兩會上,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成為兩會熱詞,農村電商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從國務院到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農村電商的發展。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建設完成公平、綠色的農村電商體系。
(2)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農村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各大電商巨頭也紛紛在農村電商布局。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提出就“千縣萬村”計劃,在各縣級、村級設立農村淘寶服務站,開展代購等服務。京東商城也提出要在在全國2200個區縣投資50億元建立自己的倉儲物流體系,2017年年底實現全國所有行政村的物流網絡覆蓋。
目前,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也逐步完善,困擾農村電商發展的最大問題也基本得到解決,鄉鎮快遞覆蓋率已超過80%。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目前農村已經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進一步夯實了農村電商的信息網絡基礎和用戶基礎。
2.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困難
首先,改變農村消費習慣的困難。消費習慣的改變需要有一個用戶培養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目前,大部分的農村還是依賴于傳統的市集購買,對于網上購物和網絡消費仍待培養。只有改變農村消費習慣,才能建立農村電商用戶基礎。
其次,農村地區電商人才的缺乏。人才的缺乏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進程日益推進的情形下,農村青年人往往到城市里打工,農村留守以兒童和老年人為主。農村青年進入到城市后往往不愿回到農村,或者回到農村缺乏必要的技能支撐,導致農村地區電商人才極度缺乏。技工院校的生源很多都是來自農村地區,在農村電商發展中要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鼓勵學生學到技能后回鄉創業是十分緊迫的任務。
再次,農村電商發展資源欠缺。2017年中央提出“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農村電商服務站點”,進一步聚焦農產品問題。目前,農村電商發展資源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產品缺乏統一的標準,而電子商務適合發展標準化產品,這個一個亟需解決的矛盾。另外,標準的缺乏也影響到農產品的品牌化建設,品牌是農村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但目前農村電商在品牌和標準建設方面仍存在大量空白;二是在物流方面,雖然物流整體基本已經能夠覆蓋到鄉村,但農產品所需的冷鏈物流建設還明顯欠缺。冷鏈物流投入較高,目前企業投入明顯不足。
三、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公益創業在農村電商中的應用
1.組織電商公益代購,改變農村消費習慣
農村電商開展的最大困難在于培養農村的消費習慣。消費習慣的培養首先需要讓農村感受體驗到電子商務帶來的方便和快捷。技工院校公益創業可以從培養農村消費習慣入手,開展公益代購活動,利用寒暑假,組織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學生到中國的鄉村進行互聯網創新社會實踐。比如我校成立了“創客”團隊,多次組織農村電商公益代購活動。
2.組織電商公益培訓,提升農村電商技能
教育資源是技工院校最大的優勢資源,技工院校公益創業要充分利用好教育資源的優勢,開展農村電商基本技能、操作技能和崗位技能提升等公益培訓。鼓勵學生以電商公益培訓為切入點,成立公益創業團隊,深入農村進行技能培訓。對于技工院校學生來說,一方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服務意識,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技能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3.創業立足農村電商,做好公益網店運營
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微店、淘寶等店鋪,立足農村電商,以農產品為主要推廣點,幫助當地農產品進行電商推廣。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升,綠色、健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農村有很多原生態的農產品,亟待開發推廣。技工院校與廣大農村結合最為緊密,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公益創業要立足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做好公益網店運營,服務農村經濟。
4.做好資源共建共享,發揮產學研基地作用
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一般建有設施設備相對齊全的電子商務實訓室。要發揮技工院校產學研基地的作用,學生公益創業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設施設備,做好農村電商產品的推廣工作。
如我校學生利用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專業攝影棚,專門成立了農產品拍攝公益社團,走出校門,尋找周邊農村合作社,為農產品進行免費商品拍攝和修圖,并提供商品文案設計,服務地方農村電商。
5.鼓勵學生返鄉工作,充實農村電商人才
發展農村電商,最大的問題是人才的缺乏。技工院校學生有很多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要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回報家鄉。技工院校公益創業教育可以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京東農村服務站有效結合起來,以企業平臺為抓手,聯合企業,做好農村服務站點的人才培養工作,將農村電商公益創業服務意識貫穿于學生技能教育全過程。
四、小結
公益創業對于技工院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缺乏有效途徑和平臺長期困擾著技工院校公益創業的發展。農村電商需要技工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和產學研資源的支持,農村電商為技工院校公益創業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技工院校要發揮好公益創業的教育引導作用,支持學生立足農村、扎根農村進行公益創業,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白君.淺談高職如何開展公益創業教育[J].現代商業,2010(30).
[2]鐘一彪.青年公益創業:為何而生與如何更好[J].中國青年研究,2016(4).
[3]王義明.“眾創空間”與公益創業--國家治理視角下的青年創業分析[J].青年探索,2015(5).
[4]陳晰.公益創業呼喚青春力量--公益創業“雙創”時代的別樣風景[J].中華兒女,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