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內容、特征與啟示

2017-04-25 05:23:13陳歡歡
山東體育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體育學校學生

陳歡歡

(上海體育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上海 200438)

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內容、特征與啟示

陳歡歡

(上海體育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上海 200438)

1972年美國教育法修正案第九章(Title IX)禁止聯邦資助機構中性別歧視的規定為美國女子籃球運動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美國女子籃球運動也同樣遭遇來自個體、家庭、學校和社會層面的性別認知差異阻礙。為此,美國女子籃球人才培養基本沿用其男子籃球培養體系,但在具體的操作層面出臺針對性措施,表現為以高效的管理組織為紐帶、以政策支持為基礎、以教育系統內龐大數量的學生運動員為人才庫、以學生運動員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特征。由此提出對我國女籃后備人才培養的啟示:規范管理機構,必要的政策支持,對接學校教育體系,體育文化引導,籃球市場深度開發。

美國;女子籃球;人才培養

美國女籃球風硬朗,隊員身體素質出色、能力極強,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國家女子籃球隊。自1976年奧運會設立女子籃球項目以來,美國女籃先后參加了9次奧運會,共獲得7次冠軍,其中包括自1996年至2012年連續5屆的奧運會女籃項目冠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美國女籃的成功與其建立的完善而有效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密不可分。與美國男籃同一的選拔培養系統、來自教育系統的龐大學生運動員基數、殘酷的競爭淘汰制都為美國女籃的人才選拔提供了有力保障。相比之下,中國女籃1984年才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取得第三名。最好成績是1992年獲得奧運會亞軍,之后進入低潮,2000年悉尼奧運會失去參賽資格,至今沒有再進入奧運會三甲。有學者認為中國女籃狀態低迷的原因在于球員整體年輕化、缺少比賽經驗、意識不強[1]。比賽中過于依賴老球員,年輕球員發揮的作用小,球員高大化損失了一部分靈敏性,反而受制于人[2]。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國女籃后備人才培養存在問題。本研究通過查閱外文文獻,獲取一手資料,梳理和歸納總結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運行機制及特點,以期為我國女籃人才培養提供有益參考。

1 美國女子籃球運動開展的影響因素

1.1 有利因素:法律基礎

1972年美國頒布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Title IX),使美國女性在獲得教育機會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法令核心是保護受聯邦資助的組織或機構中沒有人因為性別歧視而受到不公平對待。法案明確指出:在美國,任何接受聯邦資助的教育項目或活動中,任何人不得因為性別而被拒絕參與,或被拒絕從中獲益,或受到歧視[3]。

美國教育部民事權利局(OCR)負責執行Title IX,對衡量學校是否遵守了法令確立了三個審核標準,審核中只要滿足其中一個就認定符合了法令的規定。一是運動員的獎學金,OCR規定運動員獎學金的男女學生的比例要與男女運動員總人數的比例相匹配,旨在維護男女學生平等的受資助權利。二是學校對男女運動項目中的硬件軟件配備是否平等,場地配備、教練配備等包括一系列訓練、比賽等方面的分配、補助,這些考察項目可以充分審核在學校運動訓練中的反性別歧視執行情況。三是學校的男女學生有無平等的運動參與權,學校應根據男女學生的特點,向學生提供平等的運動參與權,要保證參與運動的男女學生比例與男女學生總人數比例匹配[4]。該法案的出臺有效增加了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減小了體育運動、待遇水平的不平等程度,極大地提高了美國女子籃球運動參與的積極性,為美國女籃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1.2 不利因素:社會認知

1)個體性別認知:從生命過程角度看,運動參與起始階段就是青春期前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現使男女性別特征區分,體現在運動中就是男女運動參與的差異。在這一階段中的孩子壓力來自于同齡人的性別期望[5]。青春期轉換期的特征就是不斷加重的來自于同齡人對性別定義的社交型壓力,女性在這個階段會大幅削減體育參與。女孩在同齡人間存在的體育參與問題其實就源自于性別,女孩在這個時期必須權衡同齡人的看法與自身的體育參與,如果過多參與體育而沒有建立同齡人認可的女性氣質,將遭到來自同輩的質疑和嘲弄。女孩在這個階段中被期待的性別表現就是溫順、柔弱,這與籃球運動激烈的沖撞和控制性是沖突的。女孩在這個階段若選擇參與籃球運動,在心理層面將遭到極大阻力。

2)家庭影響:青春期孩子性別觀念的形成過程中,家庭也是影響孩子性別觀念的重要因素。孩子在家庭學習體育的性別角色建立有兩種方式,一是孩子下意識學習父母在體育參與過程中的角色,二是通過家庭內部交流,父母傳達出的體育運動中的性別觀點影響孩子[6]。女孩通過家庭學習到的性別觀點通常也是女性運動少男性運動多,但是家庭學習是一個可控制的過程,可以通過父母有意識的調整來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性別觀念,從而提高女孩的體育參與、籃球運動參與。

3)學校層面:在學校遵守反性別歧視的體育參與法令前提下,仍然有大學女子運動員受到二等待遇,這些二等待遇體現在方方面面。例如提供給男子體育設施比提供給女子的設施優秀很多;女子訓練時間通常在不太合適的時間;通常將女子比賽安排在非黃金時段[7]。學訓平衡問題也是學生運動員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學生運動員在參與籃球訓練的同時也要考慮學習,如果學習沒有通過一定的標準將失去參賽資格[8]。大學時期在籃球隊的訓練、比賽經歷,以及社會目前對職業女籃球員所給予的支持與關注,還有球員個人的理想、野心、準備都直接影響了大學女籃球員最終是否會走職業道路[9],各種研究也表明這個比例是較低的。所以美國標志的“教體一體”的一條龍人才培養體系使學校運動員首先是個學生,其次是擁有運動才能的學生,使學校運動員各項素質綜合發展,而不是僅僅偏向籃球的運動訓練,這為學校運動員的未來發展拓寬了出路,有助于減少較低的成材率對女子參與籃球運動的阻礙力量。

4)社會層面:1972年教育法修正案第九篇頒布后,美國女性的體育參與上升了468個百分點,學校體育的女性參與上升了847個百分點[10]。2014年參與籃球運動的中學女子達到43萬,是最受年輕女性青睞的競技性體育運動。法案在參與度方面的規定以及規定女子項目獎學金、教練工資、營運支出方面爭取與男子項目最大的平等,大大提升了學校體育中女子項目的參與度與重視度。在獎學金的平等分配與球隊運營支出方面的援助,進一步推動女子項目迅速發展,是美國女子籃球發展的良好契機。

然而社會現實是,女子職業籃球運動員的收入和社會影響遠低于男子籃球運動員,調查顯示WNBA(Women's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職業女子籃球聯盟)的女子籃球運動員平均年薪為7.2萬美金,而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盟)的男子籃球運動員平均年薪460萬美金,女子籃球運動員收入僅為男子的1.6%。新聞與媒體對一項運動的發展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研究表明,美國女性的運動競賽在媒體的曝光雖然提高了,但是,由于頑固的性別秩序,在媒體轉播中依然體現出偏愛男子運動的特點[11]。對于籃球這項傳統的被認為是男性氣質的運動,女子在其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尤為重要,在社會現實中也表現出了一定的難度。2015賽季WNBA在ESPN網絡(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即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全球最大的體育電視網)內的收視人群還不到20萬,而男子聯賽最高收視人數達到4450萬,2016賽季WNBA從主轉播商ESPN獲得的轉播費只有2 500萬美元,只是NBA轉播費的零頭。由此可以看出由性別所帶來的社會效應差異巨大。

有研究顯示,一個最終能夠進入NBA的男子籃球運動員每年能夠帶給學校100萬美元的收益,而一個學生運動員的獎學金最高是3.6萬美元,學校依然能夠從優秀運動員身上獲取高額利益。相比之下女子運動員的收益遠低于男子,只有男子的1/5[12]。人們普遍存在的針對性別的差異關注度,以及偏愛男子運動的特性,直接決定了這個市場對男子運動的適應發展程度高于女子運動。針對這些問題,美國從政府、管理機構到學校層面都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來促進學校女子籃球運動,其經驗值得我國女籃借鑒。

2 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

美國女子籃球人才培養基本沿用其男子籃球培養體系,在具體的操作層面出臺針對性的措施。體系以學校為基礎培養單元,涵蓋從小學時期的全方位籃球興趣培養訓練,到中學的較集中的籃球技能訓練,再到大學競爭激烈的籃球聯賽(如表1所示)。美國培養體制的基本形式可概括為中小學—大學—職業隊的“金字塔型”[13],中小學籃球就是塔基,大學籃球就是塔身,職業隊或俱樂部是塔尖。

2.1 小學籃球人才培養

1)籃球訓練競賽組織。青少年籃球在美國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孩子從6歲左右就可以開始練習籃球,社會上眾多的業余籃球訓練俱樂部是主要的培訓組織。針對小學的籃球聯盟包括住所附近的地區聯盟(house league),參加者大多將籃球作為興趣,不求將來走籃球道路;旅行聯盟(travel league),參加者對待籃球較為認真,聯盟可以安排一些外出比賽。水平更高的孩子可以參加AAU籃球隊。AAU(Amateur Athletic Union,美國業余體育聯合會)是美國最大的非營利體育組織之一,AAU球賽是美國規模最大的全國青少年業余籃球賽,從U9到U18按年齡劃分,每個年齡組有上百支球隊。全國聯賽每年三月初開始選拔隊員,七月底聯賽結束,大約耗時5個月,AAU球隊一個賽季平均參加40~70場比賽。AAU籃球聯賽也是美國高中、大學教練以及球探發現優秀球員的重要契機。

2)經費、時間保障。在小學,學生參加籃球訓練完全是個人行為,由家長全額供資孩子去社會上的籃球俱樂部學習籃球,一般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基礎上在課外時間去參加訓練。很多美國小孩在還未上初中就已經培養了良好的籃球興趣,為未來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相對我國國內而言,美國較輕的課業負擔和較多的課余時間給小學運動員提供了很多時間。

表1 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

注:表格內容系作者自行整理。

2.2 初中籃球人才培養

美國初中沒有學校代表隊,學生學習之余參加籃球訓練、比賽的系統與小學時類似,以打業余聯賽AAU為主。學生在這個階段繼續參加社會上的籃球訓練俱樂部,或者參加籃球訓練營,練習基本籃球技術。這一階段學生的籃球技能快速成長,為進入高中聯賽打下基礎,同時學業方面也完全不能放松,與普通學生相同的文化課教育使學生運動員在掌握籃球技藝的情況下,也發展了文化素養,好的學業成績也為未來進入高中聯賽甚至NCAA聯賽奠定基礎。

2.3 高中籃球人才培養

高中階段是美國學校籃球系統的關鍵環節,許多有才華的學生運動員在這個階段被球探或者大學籃球隊教練選中,將來在達到申請標準的情況下可以進入NCAA打球,將來甚至進入WNBA打球。

1)管理組織。NFHS(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ate High School Associations,全美高中體育聯合會),為美國50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的高中體育活動服務。NFHS為16項運動制定規則,服務對象包括參與體育活動項目的18 500所中學和1 100多萬名學生[14]。籃球方面主要負責出版規則手冊、籃球教練培養和籃球基礎教育。同時各州還設有州中學體育協會,專門負責本州的中學體育管理,每個州之下還有將若干個學校球隊數量差不多的區域劃分開,每個區設立一個區中學體育管理協會,逐級向下細分。

2)運動員資格認定。年齡方面,協會規定年滿19周歲的運動員沒有資格參加高中聯賽;每個學期必須開學后的15天內正常入學才有資格參加本學期的比賽,否則只能往后推延,運動員的學籍必須是連續的,學生不可以有休學等行為;運動員每周必須修滿20學時課程,四門必修課程必須全部獲得通過才能繼續打校際比賽。

3)競賽訓練體系。訓練方面,學生運動員平時可以參加校外的籃球訓練營或者培訓班來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藝。校內方面,一般集中在聯賽前的一段時間進行系統訓練,以保持比賽時的競技狀態。競賽方面,全美高中籃球聯賽是美國以州為單位的體系健全的高中聯賽,從各區的校際間的競賽開始進行,也稱為選拔賽;跨區比賽,區與區之間的強隊進行競爭;州際比賽,跨區比賽的勝者代表州與其他州的代表進行競爭。高中聯賽最高級別的正式比賽是州一級的錦標賽,沒有全國性的錦標賽,其中每支女生球隊每賽季只有十幾場比賽,相對較少。

4)經費與收入。美國高中籃球隊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政府資助、學校財政撥款、贊助、校友捐贈等。高中聯賽商業運作成熟度較低,與大學聯賽差距較大,自身基本無法創造收益,必須依賴資助才能保持球隊正常運作。

5)性別平等。美國高中聯賽女生組每年的參賽人數保持在45萬上下,基本比男生參賽人數少10萬人左右。NFHS在其官網將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專門提出,表示堅決履行美國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篇,不斷擴充女子參與籃球競賽的機會,使女子參加籃球項目的人數與男生差距不斷縮小,體現了美國性別平等政策在學校體育領域的成功。

2.4 大學籃球人才培養

1)管理組織

美國的大學籃球運動由NCAA統一負責管理。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約有1 200多所大學參與結盟,管理大約33萬大學生運動員,是美國規模最大的體育管理組織。

根據學校的實力和體育投入,NCAA將聯賽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級別。第一級別的學校必須支持男子球隊女子球隊各7支以上或者6支男子球隊和8支女子球隊,其中團體項目必須至少有兩項,要求性別比例均衡。這一級別的學校可以給學生運動員發放體育獎學金,這一級別的聯賽下又包括30多個聯盟,每個聯盟下又有10~15所左右的大學,這些學校基本上都是大型學校,學校本身也是學術和體育方面均非常優秀的綜合性大學;第二級別以中小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為主,學校必須有男女球隊各4支,其中必須有兩項以上團體項目。學校也向運動員提供獎學金和一部分資金補貼;第三級別以四年制文理學院和小型私立大學為主,也包括一些社區大學,要求學校必須有男女球隊各4支,其中必須有兩項以上團體項目。然而第三級別學校一般無固定的獎學金,只有一些資助補貼,賽事也較少。

2)選拔標準

學生運動員必須是高中畢業,并且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在高中期間的必修課全部修完并且成績合格,高中階段的核心課程成績要達到C或者2.0以上的成績。同時還必須參加SAT或ACT考試,分數必須達到700分才能錄取。SAT或ACT考試也稱學術傾向考試,是美國高中生要進入大學必須參加的全國考試,類似于我國的高考,但不是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唯一標準。學生運動員必須在這一標準考試中拿到不低于700分才有資格入學。

與國內不同之處在于,美國高校選取籃球運動員,不會因為其籃球技術水平高而降分錄取,學業成績合格仍然是嚴苛的硬性準則,也是基礎準則,堅持教育為主的理念,也為學校籃球運動員未來職業生涯的良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雖然有相對國內較嚴格的準入法則,美國籃球仍然人才濟濟,一名優秀的學生運動員能夠吸引大約50所學校的募集,學校與學生運動員形成良性互動,游戲規則十分成熟,競爭激烈。錄取過程中,對于在中學參加過大型比賽,取得過優異成績的學生予以優先考慮。

從2012到2013年,NCAA共有1 090個女子籃球隊,打入其中的球隊比任何運動的競爭都要激烈,NCAA球隊的每一個席位都有27名高中女子籃球運動員競爭,而最火爆的NCAA第一級別的聯賽中的一個球員席位的競爭者可高達87人[15]。

3)獎學金體系

目前,學校主要提供籃球運動項目獎學金、學生運動員獎學金、助學金等,NCAA還主要設立和提供了諸如年度畢業生獎學金、拜爾斯獎學金、少數民族和女性學生保障與提升計劃、學位完成計劃等獎勵資助項目[16]。大學針對大學女子籃球隊,共有籃球運動項目獎學金名額15個,平均到每個年級約3~4人,意味著一所大學一年只能招收3~4名優秀籃球才能的女子學生球員,這樣的制度也有效保證了美國大學間的競爭平衡,避免一所學校得到過多的人才,從而影響聯賽的公平性。球員的獎學金可以負擔所有的生活費、書本費、學費等,然而除了獎學金外學校球員的其他收入很少,財務管控嚴格。即便如此,優厚的獎學金相當于讓優秀運動員免費入學,這激勵了許多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通過籃球來圓自己的大學夢[17]。

4)訓練與學習管理

學校籃球運動員的訓練與學習培養方面,NCAA球隊的訓練時間規定每周不超過20小時,學習管理與普通學生一樣歸屬于文化教育管理,不屬于體育部門管理,不存在特殊處理,學生運動員只要有科目不及格,將會失去參賽資格,學校運動員在校的主要任務還是受教育[18]。美國學校實行寬進嚴出,正是由于在文化教育方面完全沒有特殊優待,運動員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余,需要繼續參加強度較高的籃球運動訓練,以及每所學校的球隊在NCAA的年均30場比賽、各種訓練營,對于學生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十分嚴苛的挑戰。正是因為這種情況的出現,美國學校籃球運動員很少能夠在規定時間內順利畢業,2004年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康涅狄格大學兩支球隊的球員畢業率只有27%[19]。學訓壓力使許多大學運動員不得不在其中做出抉擇,許多男子運動員選擇提前進入職業隊,提前離開學校。2015年NBA選秀招收了50名提前畢業的大學生球員;而相比之下,WNBA選秀只招錄了兩名球員[15]。大多數的頂級女子球員選擇留在學校完成學業,究其原因,與NBA比WNBA高數十倍的薪酬離不開關系。正是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女子聯賽相比男子聯賽的球隊隊員更加穩固,能夠更加清晰判斷球隊的強弱,其優勢在于保持學校球隊傳承性,而競賽結果觀眾比較容易預期的劣勢也很明顯。

5)競賽體系

NCAA每賽季分為常規賽和錦標賽,在每年的11月到3月進行。競賽階段從聯盟層面開始,聯盟下的10~15支左右的球隊進行比賽,再到聯盟間的隊伍之間的比賽、級別間的隊伍間的比賽,這些比賽從11月持續到2月,統稱為常規賽。3月中旬開始進行全國錦標賽,NCAA共有6項全國錦標賽,包括男女各三級別的錦標賽,每項錦標賽均取64支常規賽中表現優異的隊伍參加,采用6輪次的淘汰賽規則,決出全國冠、亞軍。NCAA共有1 000多支女子籃球代表隊[20],只有極少數學校沒有女籃代表隊,這表示NCAA幾乎全部的成員學校均有一定規模的女子籃球隊,也表示每所學校均有扎實的女籃運動基礎。NCAA還規定每支球隊每年參加的校際比賽不能少于25場,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主場比賽,以保證比賽對各球隊的水平提高效果以及對學校的主場建設和對籃球隊進一步的投入開發。

6)經費與收入

經費方面,各大學主要獲取經費的渠道包括贊助、電視轉播收入、門票收入、學校財政撥款、政府資助等,還包括部分校友資助[21]。美國大學的籃球運動經費比較雄厚,擁有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夠實現盈利,有學者稱美國大學體育已經達到半職業化狀態,其商業化運作程度比較高。美國大學球隊的籃球場一般都能容納下一萬名觀眾,頂級球隊的籃球場容納量能達到三萬。無論是場館的建設還是日常的維護運營都是巨大的開支,體現了美國學校籃球運動的發達與學校在籃球運動方面注入的大筆資金,也從側面體現了美國大學籃球隊的收益能力。

然而目前美國女子籃球發展的最大問題在于,高校競技體育過分注重其商業利益,導致男女運動項目發展不平衡,一般來說女子項目的觀賞性和商業價值相對較弱[22],女子籃球項目吸引的關注有限,收益也低于男籃,限制了美國女子籃球的發展。

3 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特征

3.1 以高效的管理組織為紐帶

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融合于教育體系,呈“小學-中學-大學-職業隊”的金字塔狀,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全國性的專門管理組織,小學時期的AUU,即美國業余體育聯合會;中學時期的NFHS,即全美高中體育聯合會;大學時期的NCAA,即全美大學體育協會。這些管理組織都是社會型管理組織,不屬于政府的行政機構,擁有極大的靈活性與積極性,專門負責此階段內的全國學生的體育發展。高效運轉的管理組織是美國女籃后備人才培養快速發展的紐帶。

3.2 以政策支持為基礎

美國政府1972年頒布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篇,為美國學校體育中的男女平等打下了基礎,依據第九篇而衍生的關于學校運動員的各項條文規定體系也日趨成熟。其中包括關于學校運動參與中的男女參與比例的規定、男女學生運動員獎學金,資金平等分配的規定等,這些規定為女子籃球參與提供了更加平等的機會,是美國女子籃球快速發展的起點。

3.3 以教育系統內龐大數量的學生運動員為人才庫

美國體育人才培養屬于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因此教育系統內針對學生運動員的方方面面出臺了許多規章政策,例如獎學金制度、學校資助與來自政府對學校的資助,均能夠對學生運動員進行補貼與獎勵,許多貧困的美國學生通過運動來贏得全額運動獎學金來完成上大學的夢想。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完全依托于這樣一個基數龐大的人才庫,激烈的競爭能夠幫助美國女籃選拔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從而推動美國女籃的發展。

3.4 以學生運動員全面發展為核心

雖然球員在校以學生運動員身份參加大量的訓練和比賽,然而根據資格選拔規定,學生運動員必須達到一定的學習要求,與普通學生適用同樣的成績考核標準。這一點充分表達了學生運動員首先是一名學生,必須完成正常的學業要求,在此基礎上綜合發展體育,才是美國體育教育的指導方針。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女子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一大特征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素質培養,不僅能夠為美國女子籃球輸送優秀人才,同時球員多項素質綜合發展,也為球員未來多元化發展打下基礎。

4 對我國女籃運動發展的啟示

4.1 規范管理機構

美國龐大的學校籃球培養體系之所以能夠高效運轉,離不開美國完備的各級體育管理協會以及協會的各項規則制定、先進的治理理念,緊跟國家政策、市場發展,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需求,保證學生運動員的學習與運動訓練相互協調,確保學校教育系統的正常運行。這一點對我國的管理組織有很大的借鑒作用,我國應借鑒美國的做法,建立全國性的權威管理組織,統一制定規章制度,再各級細分到劃區的管理機構,轉變培養觀念,將分離出來的體育系統重新融入教育系統。建立新的一條龍式培養體制,需要我國組織管理更多的努力。

4.2 必要的政策支持

美國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篇對美國女子參與體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該法案頒布于1972年,領先我國40余年,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任何關于性別平等方面的法律規定來支持女子學校體育。政府應該效仿美國立法規定男女在社會各個方面的平等地位,其中必然包括體育參與中的男女平等,規定學校男女參與運動的比例,同時也應該結合中國國情,考慮到中國女子籃球運動的發展情況,將這個比例相應調低,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要講求循序漸進。

4.3 對接學校教育體系

美國大學對于學校籃球運動員有一套豐厚的獎學金體系,能夠負擔學生的所有文化教育費用,學生與學校間的關系是互相需求契合的關系。由于培養體系的不同,美國大學招錄的都是高中學生,而我國大學招錄的籃球運動員大多數是來自競技體育體系的高水平運動員,而不是來自高中。我國應該借鑒美國的做法,轉變我國競技籃球人才培養模式,將體育融入教育系統中,給予優秀的綜合素質高的有籃球才能的高中運動員設立專門的獎學金,同時也能夠激勵中學甚至小學的學生中有籃球才能的學生參與進籃球訓練體系,文化課的學習也能夠在運動訓練之余讓學生運動員更好地理解自身的運動項目與運動中的竅門,提高訓練效率,同時還能培養出各方面素質均衡發展的籃球人才,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路線。

4.4 體育文化引導

美國學校女子聯賽相對于男子聯賽擁有更好的傳承性,其原因就是男子運動員很多尚未畢業就選擇進入職業隊打球,一方面學習與運動的雙重壓力,讓學生很難畢業,另一方面能早日進入NBA歷練,能幫助男子運動員將最健康優秀的競技狀態獻給職業聯賽。相比之下,女子籃球學生運動員幾乎很少選擇未完成學業就進入WNBA打球,因此,各大學的女子球隊仍然保留了最頂尖的球員,球隊傳承性很好,四年的歷練也能夠讓一個球員更好融入球隊,在技術戰術方面都能夠保持最高的競技水平。

根據女子聯賽這一傳承性高的特點,可以加以文化宣傳,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在女子籃球聯賽你可能很少體會到瘋狂,但卻見證了偉大。[15]”我國大學女子籃球隊在宣傳方面也應該根據自身特點挖掘球隊文化、精神方面的關鍵詞,從側面彌補女子比賽觀賞性不足的弱勢,從而吸引更多的關注,發展自己的追隨者。

4.5 籃球市場深度開發

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仍然在摸索發展的過程中,相比之下,學校體育的商業化就更加難以實現,學校的球隊經費來源幾乎都僅僅是學校財政撥款。經研究,美國大學籃球隊有非常豐厚的收入,包括贊助、電視轉播收入、門票收入、學校財政撥款、校友捐贈等,美國大學籃球場館的規模、質量相比我國大學籃球館領先很多。要改善學校籃球隊的軟硬件條件,經費是非常重要的支柱,僅僅靠學校撥款必然無法做到最好,我國應借鑒美國球隊的運作方式,將大學生聯賽進行商業化運作,培養賽事文化和觀賽人群,從而提高關注,提高收益,才能更好地反哺學校球隊。

5 小 結

通過分析美國的女子籃球人才培養體系不難看出,美國的女子籃球運動就是以學校籃球運動為基石串聯在整個美國的籃球人才培養體系中,兩者密不可分,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美國女子籃球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世界就很難有其他國家女籃能與之匹敵,這與滲透整個美國國家教育系統中的籃球培養離不開,學校籃球人才培養體系系統有效選拔了籃球人才,保證了籃球人才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相對于美國,我國性別觀念更加頑固,學校女子籃球運動開展阻力更大,從教育系統幾乎很難出現優秀的籃球人才,專業隊高水平運動員居多,相比于男子隊無論收入、出路等方面都十分不利,極大限制了我國女子籃球運動的發展。我國女子籃球也曾經是亞洲霸主,然而專業訓練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不可持續。我國需要借鑒美國的學校籃球人才培養經驗,增強政策支持、增強宣傳、植入文化理念、增強獎勵體系以鼓勵女性參加籃球運動,構建學校-體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發展更多學校女子籃球人才,增強我國女子籃球競技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我國女子籃球運動向更高層次發展。

[1]羅夢菲.2012倫敦奧運會中美女籃競技水平比較研究[J].環球論壇,2014(20):256-257.

[2]白銀龍.基于數據分析的中國女籃競技水平與發展趨勢研究[M].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OL].http://www2.ed.gov/about/offices/list/ocr/docs/tix_dis.html.

[4]周青山.美國業余體育領域性別歧視的法律規制——以《教育法》修正案第9章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4):42-47.

[5]Sohaila Shakib. Female Basketball Participation [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3,46(10):1405-1422.

[6]Sohaila Shakib, Michele D. Dunbar. How high school athletes talk about maternal and paternal sporting experienc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004,39(3):275-299.

[7]DL Stader,JL Surface . Not Second-Class: Title IX, Equity, and Girls' High School Sports[J]. Clearing House, 2014, 87(3):119-123.

[8]Mark Sherry,Kristi Zeller. Gender and Motivation: A Study of the Athletic and Academic Motivations of DIVISION I Female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 [J]. Women's Studies,2014,43(1):73-92.

[9]P Cummins,I O'Boyle. Psychosocial Factors Involved in Transitions From College to Postcollege Careers for Male NCAA Division-1 Basketball Players[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014, 42(1):33-47.

[10]Charles L. Kennedy. Title IX and College Sports in Pennsylvania[J]. 2005,22(1):88-96.

[11]Sohaila Shakib, Michele D. Dunba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emale and Male High School Basketball Participation: Reproducing the Gender Order Through A Two-tiered Sporting Institution [J].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2,45(4):353-378.

[12]RW. Brown, R. Todd Jewell. The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a Women's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 [J]. Industrial Relations: 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 2006, 45(1):96-101.

[13]潘前.中美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制初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3):23-25.

[14]NFHS[OL]. https://www.nfhs.org/activities-sports/basketball/.

[15]Benjamin Morris.美國大學女籃其實比男籃更出色[OL].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72919.html.

[16]王成,紀鵬.美國高校籃球后備人才培養機制的內容、特征及啟示.[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29(3):320-323.

[17]Carl E. James. Schooling, Basketball and US Scholarship Aspirations of Canadian Student Athletes [J].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2003,6(2):123-144.

[18]孫輝.CUBS與NCAA籃球聯賽的比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1):119-122.

[19]范斌,劉洋.當代美國籃球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1(24):167-168.

[20]潘前.美國大中學籃球發展現狀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湖北體育科技,2010,29(1):4-6.

[21]張培峰,張瑋.中美高校籃球后備人才培養影響因素的比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4):65-67.

[22]李曉紅,劉云,張志輝,賴曉珍.美國高校競技籃球與職業籃球人才輸送鏈銜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5):126-128.

The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training mechanism for reserving woman basketball talents in America

CHEN Huan-hu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ghaiUniversityof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Although the provisions of the Title IX in 1972 Amendment to the Education Act that prohibits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federal funding agencies provide a legal guarantee for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women's sports, women's basketball still suffered from the individual,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aspects of gender in cognitive differences. As a result, American women's basketball talents training basically borrows from men's basketball training system, but in the specific operational level, targeted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characterized by taking efficien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s the link, the policy support as the base,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s the talent pool,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thletes as the core. The following inspirations are drawn: to standardize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give necessary policy support, establish contact with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give sports culture guidance, and develop basketball market deeply.

America; women's basketball; talent training

2016-12-28

陳歡歡(1993- ),女,安徽馬鞍山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管理。

G841

A

1009-9840(2017)02-0036-07

猜你喜歡
體育學校學生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學生寫的話
奇妙學校
談體育實踐課中知識的擴展
體育師友(2010年6期)2010-03-20 15:29:07
聰明的學生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碰91免费人妻|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77777|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无码人妻免费|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色爽网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日韩麻豆小视频|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国产三级毛片| 毛片免费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国产白浆在线|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自在线拍|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色九九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高清|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色噜噜综合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亚洲成人在线网|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第一成网站| 无码丝袜人妻| 综合天天色|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2020亚洲精品无码|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午夜综合网|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