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食品監督性抽檢情況
監督性抽檢是日常監管中的一項重要手段,旨在及時發現、控制或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從嚴查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2016年上海市共監督抽檢各類食品樣品198630件,合格195653件,合格率為98.5%,同比提高0.3%快速檢測152.1萬項次,快速檢測篩檢陽性率為0.75%,同比降低0.15個百分點。其中,種養殖環節合格率99.9%,生產加工環節合格率99.1%,食品流通環節合格率98.5%,餐飲服務環節合格率94.6%,食品進出口環節合格率99.5%。
根據食品抽檢結果分析,導致上海市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重金屬、非食用物質和激素、抗生素、植物生產調節劑和其他理化指標等(詳見圖1)。
2016年上海市食品不合格主要因素構成比
1.從主要食用農產品抽檢情況看,上海市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較高水平,但市場銷售的部分食用農產品檢出禁用農藥或限用農藥超標,如茶葉中三氯殺螨醇和蔬菜中毒死蜱;檢出禁用獸藥和限用獸藥超標,如水產品中硝基呋喃、氯霉素和禽畜肉中磺胺。
2.從生產加工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三類:豆制品、復合調味料等食品中菌落總數、大腸茵群、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指標不合格;醬腌菜等食品中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超標;酒類等食品中酒精度等理化指標不合格。
3.從食品流通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兩類:熟肉制品等茵落總數、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市售水產品檢出禁用藥物及漁藥殘留超標。
4.從餐飲服務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四類:餐飲具、色拉、糕點等環節及產品菌落總數、大腸茵群項目不合格;糕點、熟肉制品等產品中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量使用;食用農產品、火鍋底料中檢出非食用物質;食用農產品中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
5.從食品相關產品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的食品相關產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
(1)理化項目不符合要求主要包括食品用紙制品熒光性物質、鉛、脫色試驗;食品用塑料制品溶劑殘留總量、蒸發殘渣、丙烯腈單體殘留量;食品用不銹鋼制品的鉛元素遷移量;餐具洗滌劑的微生物指標等。
(2)產品使用性能不符合要求主要包括食品用塑料制品透氧率、負重性能;不粘鍋不粘涂層厚度;玻璃制品耐熱沖擊溫度、內表面耐水性能;搪瓷制品密著性等。
(3)產品材質質量引起的問題主要包括陶瓷(骨瓷)制品的磷酸三鈣含量不符合要求等。
(4)產品標識不符合要求如食品用不銹鋼制品的標識不符合要求。
6.從進口食品檢驗檢疫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四類:部分進口食品含有我國未予準入的動植物源性成分;部分進口食品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添加劑含量超出國家標準;中文標簽不符合要求,標簽內容不規范;感官檢驗不合格,主要包括包裝破損、超過保質期、霉變、胖聽等。三、集體性食物中毒情況分析
2016年上海市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數229人(無死亡),中毒發生率為0.95例/10萬人口,中毒發生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從中毒發生時間分析,3月份1起,5月份1起,6月份3起,8月份2起。
2.從中毒肇事單位分析,學校食堂、企業食堂和公共餐飲各2起,無證餐飲1起。
3.從中毒致病因素分析,副溶血性弧菌4起,腸致病性大腸桿菌1起,致病因素未確定2起。
4.按發生原因分析,5起為生熟容器交叉污染且餐具消毒不嚴致使菜肴受致病菌污染,1起為隔夜菜肴受到污染且未徹底加熱,1起為從業人員帶茵操作污染。
四、食品安全制度建設與違法行為查處情況
(一)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法規和制度建設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上海市政府法制辦會同相關部門起草制定了《上海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上海市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上海市食品藥品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與相關責任人員重點監管名單管理辦法》、《2016年上海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實施意見》等15件配套法規和制度文件,制定了《上海市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動方案》,為上海市的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查處睛況
2016年上海市有關監管部門以錯時監管、飛行檢查為主要手段,開展日常巡查、監督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共計45.9萬戶次,發現問題企業4.9萬戶次并予整改和處罰,同比上升58.1%。
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統一部署,結合上海市實際情況,各區、各監管部門密切配合,以突出問題為導向,聯合執法,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治理等18項專項整治。
上海市相關監管部門注銷或吊銷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證照共計14147張;共查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7240起,罰沒款金額16300.1萬元(詳見表1)。上海市公安部門偵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59起,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20人,由檢察機關提起訴訟129人,法院一審判決食品安全相關犯罪人數63人。
(三)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情況分析
2016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1.違禁加工食品和假冒合格食品現象仍然存在有的用過期食品重新加工、銷售,有的用低檔酒冒充高檔酒,有的違法加工熟食等;
2.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在加工小龍蝦、麻辣燙、牛肉湯過程中違法添加罌粟殼,有的違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地那非、西布曲明成分等;
3.跨區域、網絡化案件呈增加趨勢有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食品;尤其是通訊、物流迅速發展使得食品安全犯罪更加快捷、隱蔽,犯罪團伙為逃避打擊,逐漸將“產、運、囤、銷”等環節分離,形成犯罪鏈條,并跨區(縣)甚至跨省(市)實施,加大了案件查處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