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明會
“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實施精準扶貧,讓所有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此,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精準扶貧的投入力度。從前些年的資金投入看,扶貧資金通過不同的渠道集中在縣級政府部門,條塊分割導致縣級扶貧資金難以統籌使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如何調整部門之間的利益、如何集中使用好扶貧資金、如何解決財政自給率過低等,已成為當前脫貧攻堅戰面臨的難題。筆者結合當前的工作實際,就扶貧攻堅期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問題談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一、明確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的原則
(一)遵循規劃引領的原則。
縣級各項目主管部門要結合全縣“十三五”發展規劃、部門行業發展規劃、財政三年滾動規劃等實際,編制科學合理的扶貧規劃及實施計劃,完善項目庫建設,并對各項目資金的來源有所了解。同時,縣級財政部門要從預算編制角度出發,對集中到縣級的扶貧資金重新分配,對資金進行統籌安排,既體現項目資金集中投向,又避免“撒胡椒面”式分配,還要避免因統籌整合而出現的資金支持空白,實現區域均衡發展。此外,資金統籌整合利用要建立在科學論證以及尊重民意的基礎之上,規劃引領投入,以重點扶貧項目為主,對財政資金進行統籌整合使用,積極做好扶貧工作。
(二)遵循改革創新的原則。
縣級相關部門要根據實際的扶貧方式和內容創新機制,集中財政資金,解決扶貧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斷優化縣級財政資金供給,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盡可能地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扶貧新機制。
(三)遵循性質不變原則。
為進一步提高扶貧資金的整合使用,縣級相關部門要明晰資金來源,統籌整合所使用的財政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的要求,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和資金用途的前提下,將投向相近、目標基本一致、來源不同的各類專項資金進行整合使用,發揮資金聚合效應。
(四)遵循部門協同的原則。
資金的統籌整合工作并非財政部門一家所能為,需要相關部門協同推進,部門之間需要相互溝通、相互關聯。財政部門要將首要任務放在財政資金統籌整合使用之上,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縣政府安排的年度項目實施計劃協作配合,統籌整合使用各類財政資金,并承擔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的責任,做到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
二、掌握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的辦法
在財政資金統籌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統籌整合措施和辦法。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在扶貧工作中需要制定科學的方案,并通過合理的規劃與布局實現財政資金的整合。要堅持規劃先行的基本原則,進一步發揮科學規劃對財政資金整合的引導作用。要嚴格遵循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制定切實有效的扶貧計劃,并根據規劃明確扶貧資金的重點投向,如對當地特色支柱產業進行規劃,發展特色農業,實現項目整合等。在扶貧資金整合中,要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并將其資金投入納入到規劃設計之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財政部門要制定扶貧資金統籌整合實施辦法,對資金的整合范圍、整合重點加以明確。同時,要從預算編制角度出發,在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扶貧計劃,集中更多的資金投向精準扶貧。
(二)結合實際,科學研判。
縣級相關部門在扶貧資金使用時要制定“負面清單”,保證扶貧資金的使用符合上級相關規定。縣級政府要在不改變資金使用用途的基礎上,遵循基本原則,尊重群眾意愿,自主安排項目,合理使用資金,切實解決資金“碎片化”問題。要嚴格按照“管總量不管結構、管任務不管項目”的原則,對財政資金實施統籌整合。縣級財政部門要對扶貧資金進行集中管理、統籌整合,真正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水龍頭放水”的局面。
(三)健全機制,強化監管。
縣級相關部門要根據精準脫貧的要求及時完善各項制度,真正形成全縣一盤棋的思想。同時,要制定完善具體資金統籌整合方案,明確各部門分工、操作程序、資金使用、監督檢查等事項。相關部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對扶貧專項資金開展審計與監督,盡可能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切實做好對統籌整合資金的監督和績效考核工作,加大考核結果的應用,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提高財政資金的有效整合。
(作者單位:云南省永善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