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學院 財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十三五”背景下海南現代服務業發展策略探析
肖東芝
(三亞學院 財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現代服務業是推動海南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目前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下,各縣市發展很不均衡。為使海南省現代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本文建議:繼續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例如大健康產業和會展服務業,并促使其與旅游業相融合;以高端制造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加快海南省城鎮化進程;注重人才培養機制,完善人才引進機制。
現代服務業;大健康產業;會展服務業;海南
現代服務業一直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重點,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海南要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并提出到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南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以上,2020年達到60%。50%的目標已經于2013年實現,而實現60%的目標仍任重而道遠。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海南省旅游島建設的重要節點。2016年6月26日,中國(海南)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為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
長期以來,學術界對于現代服務業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定義和分類。本文借用2012年2月22日國家科技部發布的第70號文件《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對現代服務業的定義:現代服務業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礎上的服務產業。它既包括隨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態,也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根據大家所比較認同的現代服務業的四個特點:高知識和高技術含量、高素質從業人員、高附加值和新興性,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2011),可將現代服務業分為以下十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物流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與商業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總量規模有所上升,但增速有所下降
近幾年,海南省經濟總量、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總額都呈逐年增長趨勢。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50.5%,而海南省的比重是53.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①。2015年,海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是1972.22億元,比2012年增長38.48%,相較于2009—2012年78.9%的增長而言,增速明顯放緩。更為明顯的是2013—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僅僅增加了19.96%;而2015年現代服務業的增加值是1142.73億元,相較于2013年僅僅增長了18.27%。
2012—2015年,海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51.7%上升到53.3%,但是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從58.77%下降到57.94%。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2013年以來,海南省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增速都有所下降,現代服務業更為明顯。
2、房地產業、金融業、物流業及教育是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如表1所示,對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貢獻最大的產業依次是:房地產業、金融業、物流業及教育,四者之和所占比例高達74.90%。其中,房地產業雖然所占份額最大,但是從2013年起,房地產業的產業增加值一直呈下降趨勢;物流業、金融業和教育的產業增加值有所上升。
從各行業增加值占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來看,2012—2015年,房地產業所占比重呈明顯下降趨勢;金融業所占比重有明顯上升趨勢;物流業有升有降,有所波動;其它行業所占比重都有小幅度上升,不是很明顯。
3、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海口市、三亞市和儋州市的第三產業增加值總和占整個海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8.36%,其中僅海口就占44.68%,而其它13個縣市所占比重不到32%。進一步分析海南省各縣市的三次產業生產總值構成可以發現,海南省各縣市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以海口、三亞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呈現的是類似發達國家“三二一”的產業結構,且第三產業的比重超過50%;以瓊海市、萬寧市為代表的大多數縣市屬于“三一二”結構,且第三產業明顯高于第一產業,第一產業明顯高于第二產業;以屯昌縣和瓊中縣為代表的幾個縣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并重,第二產業占比很小;以洋浦和昌江縣為代表的縣市為典型的“二三一”結構;也有比較極端的以臨高縣和樂東縣為代表的“一三二”結構,第一產業的比重超過了50%,處于典型農業社會,還沒有進入工業社會階段。

表1 各行業增加值占現代服務業的比重
4、現代服務業帶動就業能力不足
2015年,海南省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重為46.09%,現代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比重為39.56%,占全省總就業人數的比重僅為18.23%。總體上看,現代服務業對就業的帶動作用不是很明顯。此外,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57.94%,意味著現代服務業以18.23%的人口創造了57.94%的產值,這充分說明了現代服務業高附加值的特點。

圖1 2015年現代服務業各行業就業人數
從現代服務業內部各行業來看,如圖1所示:物流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房地產和教育四個行業對就業的貢獻最大,四個行業吸收就業的人數占現代服務業比重達69.29%。對比各行業對產業增加值的貢獻,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增加值占現代服務業比重為3.83%,但就業人數占比高達19.09%;而金融業增加值占比為21.25%,就業人數占比僅為4.33%。這說明金融業的附加值最高,而租賃和商業服務業的附加值和生產效率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目前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產值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物流業。近幾年,受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影響,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還有所下降。從發展速度來看,2013年以來,海南省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增速相較于前幾年都下降明顯,增長較為緩慢。海南省各縣市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相差很大,發展很不平衡。
1、繼續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現代服務業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但有些行業提升還不夠。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金融行業以4.33%的就業人數創造了21.25%的產業增加值,充分體現了高附加值特征。但是物流業是以20.4%的就業人數創造了16.43%的產值,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8.18%的就業人數創造了6.94%的產值,租賃和商業服務以19.09%的就業人數創造了3.83%的產值。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到,除了金融業以外,其它行業還要繼續改造升級,特別是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效率太低。
2、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海南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每年都會吸引大量候鳥人群,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且大多屬于亞健康狀態,健康是他們最大的需求,這就為海南省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根據摩里特的研究,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時,人們的消費將從注重衣食無憂轉向追求生活質量,有利于推動大健康產業的迅速發展。2015年中國人均GDP為8016美元,是大健康產業高速發展期。海南省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充分利用自身環境氣候優勢,積極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并以此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除了大健康產業以外,海南省在會展服務業上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6年在三亞召開的海南國際旅游貿易博覽會上,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海南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是舉辦各類會展活動的理想之地,海南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正在實施多規合一試點,加上中央賦予的綜合保稅區、落地免簽證、航權開放、全域旅游、服務貿易創新試點等開放政策,為海南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海南商務部門表示將通過辦展機制創新,力爭3年時間,將海博會打造成國家級國際化的綜合展會,助推海南省現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3、重視高端制造業以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化是從“二三一”逐漸演變成“三二一”,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演化。按照一般的經濟類型劃分方法,第一產業的比重超過50%為農業經濟,第二產業比重超過50%為工業經濟,第三產業比重超過50%為服務經濟。也就是說只有工業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才會出現經濟的服務化。而在工業經濟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前,經濟服務化程度并非越高越好,以防出現超越經濟發展階段的“服務化陷阱”。此外,第三產業不能脫離第二產業獨立發展。我們大體可以把服務業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主要是為第二產業服務的,不可能脫離第二產業單獨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第二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
從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數據來看,2015年第三產業的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額的88.84%。而近幾年,房地產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總投資額的半數以上。僅僅房地產業的投資就比整個第二產業投資多出好幾倍,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所以,目前海南省輕工業、重服務業、重房地產業的做法應該有所轉變。
關于海南省要不要、能不能發展工業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大家擔心的無非就是發展工業會不會破壞海南的生態環境。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向新加坡學習,提高自己的環保標準和科技標準,發展高端制造業,以高端制造業帶動生產性服務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推動海南省城市化進程,進而推動生活性服務業。
4、加快海南省城鎮化進程
城鎮化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載體,其人口聚集度會帶來市場需求和經營效益的規模效應,會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江小涓(2004)研究表明城鎮化水平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國際經驗表明在城鎮化水平達到30%時,服務業會高速發展;達到70%時,發展已經達到一定高度,進入相對穩定階段。按照戶籍統計,海南省城鎮人口比例2015年為37.83%,說明海南城鎮化水平還很低。而更讓人憂心的是,2005年海南省城鎮人口比例為38.31,這意味著經過十年的發展,海南的城鎮化幾乎沒有進展。雖然由于海南特殊的氣候條件,每年冬天會吸引大量的候鳥人口,所以按照年末常住人口統計,城鎮人口比例是52.74%,這會大大推動海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但是,海南本地常住人口才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礎。
5、注重人才培養機制,完善人才引進制度
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固定資產的投資,更多的是要靠人力資源的投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技術、高知識含量和高服務素質的從業人員。而這一點剛好是海南省的短板。2015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一共18所,在校學生182944人,畢業生人數為48245人。和其它省份相比,海南省高校數量和培養學生人數都嚴重不足。所以加快高校建設,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有針對性地培養海南省經濟發展緊缺人才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而針對目前海南省自身教育水平落后的現狀,除了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外,還需要注重外來人才的引進,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尤其要解決外來人才的戶口、子女教育、醫療、住房、待遇等各方面保障問題。
注釋
① 論文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和《海南統計年鑒》,下同.
[1] 光明:海南推進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N].海口日報,2016-06-27.
[2] 李俊:海上絲綢之路中的海南現代服務業[J].科技創業月刊,2015(24).
[3] 吳曉勻:海南現代服務業發展策略初探[J].海南廣播大學電視大學學報,2012(1).
[4] 江小涓、李輝:服務業與中國經濟:相關性和加快增長的潛力[J].經濟研究,2004(1).
[5] 王麗婭、趙文君: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海南省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J].海南金融,2010(6).
(責任編輯:張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