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蓮+湯王外+和文臣+張景星+和壽星+郭承剛

摘 要:該文通過發芽實驗研究了溫度、光照、pH、貯藏時間等因素對掌葉大黃種子萌發的影響。結果表明,掌葉大黃種子沒有后熟休眠特性;其最適萌發溫度為20℃;掌葉大黃在光照條件和黑暗條件發芽率沒有差異;其對pH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在pH為2~10范圍內均可萌發,但在pH 6~10范圍內可獲得較高的發芽率;最適貯藏時間為12個月。
關鍵詞:掌葉大黃;溫度;光照;pH;貯藏時間;發芽率
中圖分類號 S567.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7-0041-02
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such as temperatures,light,pH ,storing time on seed germination of Rheum palmatum L.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seed has no dormancy,the best germinating temperature range is 20℃;Light sensitivity of Rheum palmatum L. seed is not strong,there is no difference for the germinating rate between the treatment with no light treatment and the one with light treatment;adaptive capacity for pH is wide with the range 2~10,the seed treated with pH 6~10 has more high germinating rate;the most suitable storing time is less than 12 months.
Key words:Rheum palmatum L.;Temperatures;Light;pH;Storing time;Germinating rate
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屬蓼科(Polyg onaceae)大黃屬(Rheum Linn.)多年生粗壯草本,一般生長于海拔2 300~4 200m的溝谷林緣、山坡林下、河岸溪邊和半陽坡灌叢一帶,為我國正品大黃的主要栽培種之一[1],具有瀉熱攻下、行瘀化積、清火解毒消腫等功效[2-4]。本試驗通過對掌葉大黃種子生物學特性的研究,為麗江掌葉大黃的種植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實驗所用掌葉大黃種子為2014—2016年每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采自麗江紅順堂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種植基地(海拔3 000m),種子自然晾曬后備用,除不同年限試驗種子外,其余試驗種子都是當年采收的種子。
1.2 方法
1.2.1 千粒重測定[5] 從凈度分析后的凈種子中隨機數取1 000粒,稱重,重復3次,取其平均值,即為種子的千粒重。
1.2.2 溫度試驗[11] 試驗設5℃、10℃、15℃、20℃、25℃、30℃、35℃7個溫度梯度,每處理3次重復,各試驗處理用種子各100粒,均勻放于有濾紙的培養皿中,以根長為種子長的1/2~1/3作為發芽標準,計算發芽率[5-7]。并加適量水保證掌葉大黃種子的吸收,6d后檢查發芽勢,12d后統計發芽率。
1.2.3 光照試驗[11] 把掌葉大黃的種子數好后放于培養皿中進行全光照(光照強度1 500lx)和無光照2種處理試驗。
1.2.4 pH試驗[11] 在20℃條件下,將掌葉大黃種子置于pH值為2、4、6、8、10的溶液中。
1.2.5 貯藏時間對種子的影響[11] 在20℃條件下,設貯藏時間為0、12、24、36個月4個處理。
1.3 各指標計算方法[5-11] 計算公式如下:
發芽率(%)=(發芽總粒數÷試驗總粒數)×100;
發芽勢(%)=(規定天數內發芽種子數÷試驗種子總數)×100。
本研究所有統計分析均采用DPSv7.0軟件,對測定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掌葉大黃種子形態特征 掌葉大黃成熟期瘦果呈長橢圓形,長約6~10mm,寬6~8mm,具3棱,沿棱生翅,翅寬約3mm,頂端微凹,基部近心形,呈棕色或淺褐色,千粒重7.8~9.8g。
2.2 溫度對掌葉大黃種子萌發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掌葉大黃種子隨著溫度的升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明顯增大,到20℃時發芽勢和發芽率分別為45.3%和92.4%,達最大值。而在30℃時為31.3%和75.2%,說明20℃以后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這表明只有當溫度達到20℃左右時掌葉大黃種子就大量萌發。此實驗的種子為當年10月采收后進行的,表明種子無休眠特性。
2.3 光照對掌葉大黃種子萌發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在20℃的條件下全光照和無光照處理對掌葉大黃種子發芽率無影響,2個處理間沒有差異,說明光照對掌葉大黃種子發芽沒有影響。
2.4 pH對掌葉大黃種子萌發的影響 由表3可知,掌葉大黃種子對pH值的適應范圍很寬,在pH值為2~10范圍內均可萌發,且隨pH值升高其發芽率有隨之升高之勢。當pH值為8時發芽率最高,說明種子在接近弱堿性時種子具有最大的活力。從發芽勢分析,pH6~10的不同處理間沒有差異,在偏堿性的環境中種子萌發較快,萌發整齊度較好。
2.5 不同貯藏時間對掌葉大黃萌發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掌葉大黃種子以一年內的發芽率最高,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發芽率和發芽勢都隨之降低,貯藏36個月的種子發芽率不及12個月的一半。
3 小結與討論
(1)掌葉大黃種子無休眠性,在大田生產中應該使用當年采收的種子,無需進行任何處理。
(2)掌葉大黃種子屬于中、低溫萌發型,發芽最適溫度為20℃,播種時間最好在第2年的2—3月份進行。
(3)掌葉大黃種子發芽對光的敏感性不強,在全光照和無光照條件下均可萌發,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無光照條件下,可以促進種子萌發,因此,在育苗時應當在種子上覆蓋一定厚度的細土。
(4)掌葉大黃種子對pH值的適應范圍寬,pH值在2~10范圍內均可萌發,可以適應麗江絕大多數區域的土壤類型。
(5)自然條件下的掌葉大黃種子貯藏1年時間內發芽率最高,在實際生產中最好當年采收、翌年春播。
參考文獻
[1]黃劍,劉衛國,范巧佳,等.掌葉大黃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20(4):271-272.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22.
[3]李家實.中藥鑒定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55-58.
[4]陳季武,胡天喜.大黃清除活性氧的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1996,31(8):461-463.
[5]陳瑛.適用中藥種子技術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1.
[6]楊麗云,陳翠,湯王外,等.藥用植物巖白菜種子發芽特性研究[J].種子,2010,12:81-82.
[7]李國慶,王澤清,譚敬菊,等.云木香種子生物學特性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0,8:50-52
[8]劉莉莎,姬可平.秦艽種子發芽特性研究[J].中草藥,2002(33)3:332-335.
[9]呂秀麗,陸亮,錢又宇.大葉蟻塔種子萌發特性研究[J].種子,2012,31(9):8-11.
[10]楊麗云,李紹平,陳翠,等.金鐵鎖種子繁殖技術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09,22(2):449-453.
[11]郭承剛,薛潤光,楊少華,等.乳突果種子生物學特性研究[J].種子,2016,7:97-9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