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利
摘 要:通過在夏花生團棵期、開花下針期以及莢果膨大期各噴施一次植物生長調節劑蕓樂收(其有效成分是蕓薹素內酯和吡唑醚菌酯),結果表明,蕓樂收對降低夏花生秕果率,增加百果重,提高產量有一定效果,增產莢果產量700kg/hm2,增幅為16.6%。從田間長勢上看,噴施與對照前期沒有明顯差異,后期差異明顯,噴施后花生植株葉斑病輕,葉片顏色較綠,田間長勢較好,成熟前不早衰。
關鍵詞:植物生長調節劑;蕓樂收;夏花生;主要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7-0061-02
固鎮縣是全國油料大縣,花生是固鎮縣的優勢產業,常年種植面積3.33萬hm2,種植方式以春播地膜覆蓋為主。近年來,固鎮縣夏播花生的種植面積發展較快,以小麥茬不覆蓋地膜起壟種植方式,“一麥一花生”種植模式既解決了糧食安全問題,又增加了油料的種植面積,避免一季春花生土地利用率低,與糧爭地的矛盾。夏播花生生育期較短,約100~110d,后期氣溫忽高忽低,花生易出現早衰現象,對夏花生產量影響較大。為了解植物生長調節劑蕓樂收對夏花生主要性狀及產量的影響,2016年6—10月筆者在夏花生主產區固鎮縣連城鎮開展了蕓樂收試驗示范,為推廣應用該產品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藥劑 蕓樂收(0.01%蕓薹素內酯可溶性液劑10mL+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mL+BD助劑15g),該產品由上海綠澤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并提供。
1.2 試驗地作物品種 試驗用花生品種為蚌花811,該品種為固鎮縣花生研究所選育,適合當地春、夏播種植,中等偏大果型,百果重231.3g,百仁重101.6g。
1.3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田設在固鎮縣良種繁殖場科技示范園內,園區內土壤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交通便利。土壤pH為5.2,有機質1.7%,堿解氮133.5mg/kg,有效磷29.3mg/kg,有效鉀108.9mg/kg。前茬為小麥,產量水平7 500kg/hm2。小麥收獲后及時趁墑整地,底肥用三元復合肥(N15P12K13)600㎏/hm2。試驗田于6月17日播種,采用機械起壟,壟寬85cm,人工雙粒點播、種植密度15萬穴/hm2,播種后噴施50%乙草胺除草劑3 000mL/hm2,不覆膜。6月23日陸續出苗,6月25日基本齊苗。花生生長期內中耕除草2次,結合清棵蹲苗1次,防治蟲害1次。
1.4 試驗設計 試驗設蕓樂收噴施區和不噴施對照區(CK)2個處理,不設重復,噴施區面積0.13/hm2,不噴施對照面積0.13/hm2。2個處理花生的品種、播期、密度、施肥管理基本一致,2個處理均不使用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僅對蟲害進行防治。試驗方法和劑量按照生產商推薦用法:即在花生團棵期、開花下針期以及莢果膨大期各噴施一次,花生團棵期和開花下針期用藥量均是15袋/hm2兌水225kg噴施,莢果膨大期用藥量30袋/hm2兌水450kg噴施。
1.5 測產與田間調查 試驗田花生于10月上中旬成熟,10月11日收獲,測產、取樣、考種。測產方法是對噴施區和未噴施對照區分別進行田間測產,每個處理區按3點取樣法,共取6個樣點,每點取1m2測產,曬干后稱重計產,折算莢果產量。每個處理區在代表性樣點連續取樣20株,曬干后室內考種,分別調查株高、有效分枝數、單株莢果數、雙仁果率、飽果率及百果重。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夏花生生育進程的影響 從噴施后花生生育進程調查看(見表1),開花期、下針期、成熟期噴施與對照沒有明顯差異。但在夏花生生育后期田間表現差異明顯,噴施后花生植株葉斑病輕,葉片顏色較綠,田間長勢較好,成熟前植株不早衰。
2.2 不同處理對夏花生主要性狀的影響 收獲時通過對夏花生主要性狀如株高、分枝數、單株莢果數、雙仁果數、飽果率、百果重等指標(見表2)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噴施蕓樂收處理的花生較對照相比,株高增加1.1cm,分枝數增加0.7個,單株莢果數增加1.3個,雙仁果率增加2.8%,秕果率降低0.9%,百果重增加6.2g。
2.3 不同處理對夏花生產量的影響 成熟收獲期的田間測產(見表3)表明,噴施后的花生較未噴施相比,增產莢果700kg/hm2,增幅16.6%,這與蕓樂收在調節花生后期穩健生長,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有很大關系。
2.4 不同處理對夏花生經濟效益的影響 蕓樂收作為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正常花生田塊使用1hm2用藥成本增加1 500元,3次工本費(每次按20元計)增加900元,花生莢果增產700kg,按市場價7.0元/kg計,銷售4 900元,凈增產值2 500元。由此可見,蕓樂收可以作為夏花生增產增收的一項技術措施。
3 結論與討論
(1)蕓樂收對延長夏花生葉片功能期,預防花生葉斑病,提高花生產量有一定的效果。由于試驗前期雨水較多,光照少,影響夏花生正常播種和出苗,中期遭遇長時間夏季高溫天氣,后期又再次遇連陰雨天氣長,特殊的氣候條件對試驗結果會產生一定影響,建議下年度繼續試驗。
(2)蕓樂收對有旺長趨勢的夏花生控旺效果不明顯,建議該產品調整使用頻次和劑量或與其他化學調控藥劑搭配使用。本地區夏播花生生長期間多數年份雨水較多,光熱資源豐富,花生易出現旺長趨勢,試驗表明,噴施與未噴施對照株高差異不明顯,進一步驗證了蕓樂收是以促為主類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于旺長趨勢夏花生田塊,整個生長期間如不噴施其他生長調節劑,對產量可能會有一定影響。
(3)蕓樂收用藥次數較多,對于機械化程度較低,勞動用工緊張的花生產區,難以大面積推廣使用,建議探索夏花生用藥次數與產量增幅相關方面研究,減少用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最大程度地發揮蕓樂收的增產潛力。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