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子歡?謝宇田?趙國梁
摘 要:互聯網向生活全面滲透的同時,作為人類第一產業的農業卻幾乎成為互聯網發展的盲區。為了使當下農民和農機手的對接過程互聯網化,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調配整合農機資源,我們開發這樣一個APP,旨在讓農民和農機手進行線上直接對接,手機APP中包含農民自主下單、農機手接單等各項功能板塊,來實現整個農忙對接過程的便捷化。作為一個把觸角伸向農村農業同時又體現著“互聯網+”精神的APP產品,它的出現既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現實情況又緩解了社會壓力,使社會的資源調配和整合更充分、均衡、合理。另外培育基于互聯網的新一代產品有著很大的發展價值和前景。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APP;資源調配;農民;農機手
一、當下發展潮流
現代的需要是能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培育基于互聯網的新產品?!盎ヂ摼W+”一詞被我們推崇,把互聯網帶向農業已顯得尤為重要,在互聯網前提下的農業將會迎來全面變革,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客觀分析?;A設施角度:農村互聯網設施逐步完善,農村迎來移動互聯浪潮;政策層面:國家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農業”是重中之重;產業層面:2013年以來,一批具有互聯網思維的農業企業家、創業家開始擁抱互聯網,嘗試利用互聯網探索農業企業的轉型與升級,互聯網正全面改造農業;國外:大數據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已在全球農業中得到廣發應用??梢娹r業互聯網時代已到,大潮已起。
二、農業現狀
如今面朝黃土背朝天已成歷史,農業需要機械化,也在普及機械化。收割機、播種機、旋耕機、去皮機等各種各樣的農機具正在徹底顛覆農村的生產方式。據報道,在東洲區哈達鎮下哈達村一塊300多畝的玉米地里,記者見一臺大型玉米收割機在田地里往來穿梭,收割機穿梭身后,直立的玉米桿已經完全不見,粉碎的秸稈附在耕地表面上,而已經被去了玉米葉的玉米棒被裝在了收割機的機箱里,一片一片的玉米莊稼就這樣被收割完成,可見機械化的便捷性。
當各種各樣的農機具走進農民的生活時,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實現農機手和農戶之間完美地對接、實現機具資源地最大化使用已成為了當今一大難題。
三、APP的設計構思
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農業進行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農戶和農機手通過互聯網增強了互聯互動,由此可以惠及更廣大的農民和農機手,實現了互利共贏。服務宗旨:為更廣大的農民提供最優質便捷的服務。
設計一款手機APP并將其作為農戶和農機手溝通的平臺:通過互聯網將農機手的信息進行整合重組,系統根據農戶輸入的需求信息為其自動檢索附近的農機資源,農戶自主進行偏好選擇。農戶和所選農機手進行在線溝通,雙方達成統一意見;在線交易,農機手按照要求進行作業,農戶根據其作業質量進行評價。
功能實現:通過前期的調研,研究地區的作物信息和農用機械的分布情況,以及統計農機手的信息情況和聯系方式,分析不同節氣我們所能提供的農用機械,提供適時的信息。在服務條款里我們規定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對同意條款的農戶和農機手才允許注冊。
農戶注冊:輸入身份證號碼,姓名和手機號,我們后臺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進行實名認證。
農戶登錄:登陸之后,在搜索欄中檢索最近的農機手,然后使用APP內“聯系農機手”功能實現農戶和農機手之間靈活的交流和需求探討,農機手有權利去要求工作范圍和工作量的最小限度,達成一致意見后可以下單,進行后續的網上支付。
農戶權利:可以向app輸入他們的作物種植面積,以及所需要農業機械和期望價格,我們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自動篩選符合要求的農機手,讓農戶通過“聯系機手”功能實現在線聯系,讓他們自主溝通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進行網上的在線支付。同時提供“附近的”功能,可以讓農戶看到附近農機手的工作路線、工作范圍和工作量等基本工作狀態,方便農戶了解、下單等后續的操作。農戶可以對農機手作業質量進行評價。
農戶義務:(1)遵守商業承諾,實現先付款后接受服務的原則。出于對農戶利益的考慮,在app中設置第三方支付。(2)不管是使用“聯系我”還是“附近的”功能,必須實行平臺上的線上交易。既可以保護農民的權益,又有利于我們后期的統籌協調。(3)農機手按約作業,不支持農戶下單后單方面取消交易,否則無法退款。
農機手注冊:根據前期的調研,邀請農機手進行注冊,為機手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并且幫助他們拓寬業務渠道,擁有較好的可行性。該APP可以根據GPS系統來定位農機手的位置,可以方便利用互聯網進行宏觀靈活調控,實現資源的較均勻分布。 之后會詳細介紹再此不在贅述。給予農戶和機手最大程度上的優惠和自主選擇的權利。
農機手權利:在農閑的時候,農機手可以提前發布信息。我們可以將信息發布到指定區域內的農戶手中,可以實現前期作業任務的預定;利用互聯網幫助他們在農忙時期整合需求已下單農戶的信息包括路程信息,作業面積信息,為他們推薦一條最優路線。
農機手義務:在給予機手最大的自主選擇權的同時,相應的農機手遵守服務宗旨:為更廣大的農民提供最優質便捷的服務。實行線上的交易,在作業期間安裝坐標設備,方便系統進行統籌的規劃管理。
統籌協調雙方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實現在線的互聯互動。
參考文獻:
[1] 程勝男.“互聯網 +”農機監理新設想[J].本期聚焦.2016(1):46-52.
[2] 汪澤根.“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實踐與探討[J].基層農技推廣.2016(3):104-106.
[3] 李國英. “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鏈及商業模式解構[J].農村經濟.2015(9):29-30.
[4] CNNIC.2012年中國網民消費行為調查報告-3C[R].2013.
作者簡介:齊子歡(1995-10—),女,漢族,河北邯鄲人,本科在讀,就讀于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所學專業:教育技術學。
謝宇田(1996-02—),男,漢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在讀,就讀于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所學專業:教育技術學。
趙國梁(1996-05—),男,漢族,河北邢臺人,本科在讀,就讀于河北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所學專業:工程力學。
2016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20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