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 推動快樂校園建設,營造校園優良校風,改進教師教學方法,結合自身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形成了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學樂結合、健康成長”的快樂校園。學校推動快樂校園建設的總目標是:建設優美校園環境、和諧校園人際關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創建快樂校園,真正實現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發展。
【關鍵詞】快樂校園 教育 建設 均衡發展
【課題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快樂校園”在嘉峪關農村小學實施的行動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5]GHB0240。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14-01
一、加強校園建設,提高硬件環境
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師生提供優美怡人健康舒適的工作、學習場所,是提高學生道德素養,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必然要求。豐富生動的校園文化,美好的校園環境都是一種無聲的浸入學生心靈的美育。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而且對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1.繽紛美麗的花草樹木,給學生清新恬靜、生機蓬勃的感受。
我校根據自身實際,對校園綠化進行了重新規劃和部分改建,對空置的局部場地進行了合理有效的利用,讓閑置的角落變成花的海洋。在空地上種植綠草和包括月季、野菊等多種鮮花,讓校園里的花常開樹常青。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參與到其中,制作警示牌,在綠化帶上搭配愛護花草樹木的溫馨提示。在對校園進行美化的同時,也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去保護愛護自己美麗的校園。通過營造優美的校園風景,實現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有機統一。
2.簡潔有力的標語、名言、警句,給學生昭示奮發向上的精神。
學校充分運用校園資源,利用空白的墻壁,設計宣傳窗、布置文化視角,展示學生才華。發揮每一角落的作用,讓校園里的一墻一磚都能說話,在教室、食堂、走廊、過道等處設立文化標語牌,張掛名人字畫,書寫名言警句,并且常常替換,使其能發揮它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避免成為單純的擺設。創設校園文化生態環境,形成厚重的教育氛圍,使校園處處彌漫著濃郁的人文氣息。
3.整潔、明朗、有序的教室,給學生愉悅歡快、熱愛學習的氛圍。
教室是學生每天學習知識的天地,是老師傳授知識的載體,是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最主要的地方,更是快樂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對教室開展優化布置,老師在其中扮演旁觀者的角色,給予學生建議和指導,這樣就讓教室有了自己不同的風格。設置本班的特色專欄,擺放自己培育的花卉,開辟圖書角、評比欄,允許學生在墻上貼上自己的創意書畫。使每一個專欄都成為學生進行學習、實踐的園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
二、注重教學質量,提升軟件實力
改進教學方法,是建設快樂校園的必然要求。
建設快樂高效課堂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觀察表達、動手總結等能力。教師要用多種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帶動生動活潑的課堂節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充分利用如模型、PPT、科普動畫等教學工具,實現多樣化教學。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是建設快樂校園的重要保障
我校學生大多數是農村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多數學生家庭條件貧困,而農村學生普遍都有靦腆、內向、交際能力差等特點,針對這種情況,更需要我們教師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學生看到教師微笑、有親和力的臉,自然就有一種可溝通性,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把尊重啟迪的話語送給每一位學生。
四、豐富校園活動,是建設快樂校園的重要載體
校園活動在設計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內容上要體現實踐性和綜合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是他們全面發展個性和施展才華的舞臺,顯露出他們的藝術天賦,迸發出耀眼的火花。結合學校的實際,我們先后開展座談會、報告會、升旗儀式、詩歌朗誦等思想性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團結互助的品德;開展故事會、體育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成立各種興趣活動小組,并組織專門的教師輔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促進學生在藝術、體育等領域的全面發展。
快樂校園的建設,不僅鞏固和提高了素質教育成果,而且使我校呈現出寬松、愉悅地工作和學習氛圍,讓我們的校園更具強烈的吸引力,教師明顯感覺到在每個學生身上發生的可喜變化,學生也在校園學習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教有所樂,學亦有所樂,這正是我們師生心目中理想的校園——“孩子們一生中到過的最快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