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向東
【摘要】現階段,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難以滿足市場需要,該課程教學的改革已成必然趨勢。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提出了幾點《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最后就全文做出總結。
【關鍵詞】演講與口才 課程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17-0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崗位逐漸加大了對人才各方面綜合能力的需求。其中,口語表達能力極為關鍵,它不僅關系到今后職業生涯的人際交往,還是崗位工作中重要的一點技能。但現階段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導致該課程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滿足市場需要,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幾點課程改革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1.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薄弱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師在參與教學前并沒有全面的學習過該課程教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并且,部分教師在進入教學前缺乏教學實踐。(2)該課程教師人數較少,和學生基礎不匹配。一個課堂上往往有六七十個學生,而教師在教學中無法兼顧到每個學生。
1.2教學方法落后
現階段,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還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在課堂中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能聽教師去說。而《演講與口才》是一門實踐性和運用性很強的課程,沒有頻繁的實踐運用難以提高學生的口才[1]。
1.3考評機制違背教學目標
多數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還以卷面考核形式為主。這樣就導致部分學生雖然卷面成績很好,但語言能力很薄弱,并在考核中無法突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同時,卷面考核形式會讓學生消極的去應對考試。
2.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加強師資力量
增強師資力量要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增加教師數量,使教師人數和學生人數相匹配,保證每個教師負責學生人數達到飽和值,從而使教師能夠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語言能力,并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到因材施教。二是提高教師素質,首先應該提高這門課程教師招收門檻,需要其具備該方面的專業知識。其次,開展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
2.2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需要針對《演講與口才》課程的特性進行優化。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去說,而不是一昧的聽教師去講。具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訓練法,以模擬演講的形式來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可在課前布置演講任務,要求學生在該課程開始之前自主按照演講任務來組織演講內容[2]。然后課程開始后,通過抽簽來擬定演講的先后順序,通過順序依次讓學生進行演講。最后,學生集體評分或投票,老師針對每個學生進行點評,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2)開設情景課程,以生活或工作為基點模擬真實情景,用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3)問題討論法、辯論法。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可以小組的形式來探討并找出問題答案。辯論法則是以辯論會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在辯論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自身思維,還能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2.3改進考評機制
考評機制的改進應該結合《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教學目的,摒棄過去傳統的卷面形式的考核機制。并且,不可以期末考核分數來衡量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結合平時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這樣就能把考核融入到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避免過去“臨時抱佛腳”情況的發生。其次,期末考評應該以口試為主,稍微融入一點筆試用于考評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3]。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的評價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找出學生在該課程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3.總結
《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于培養學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就必須進行該課程教學的改革。首先需要加強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的師資力量,并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結合實踐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改進考核機制,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口語表達人才。
參考文獻:
[1]徐鴻,楊謹瑜.新時期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實訓的實踐與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29(9):78-79.
[2]張錦田.淺談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設計[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2,(10):98,138.
[3]徐夢真.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理念——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探索[J].教育界,201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