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蒲
【摘要】將針對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展開分析和思考,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策略,希望可以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 激發 學生 學習動力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18-02
翻轉課堂教學主要是指將課堂教學環節與課后練習環節交換順序,學生課前利用教師準備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把傳統的課堂模式轉變為學生和教師溝通交流的場所,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1.轉變傳統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師中心的教學觀念,從主觀上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動力會受到學習環境、目標完成的預期時間和目標的實際價值影響。因此,對于價值、預期和環境,教師必須由主觀上加以重視,首先應結合學生的性格和興趣,設置學習任務,其次應將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轉化為主動學習的過程,讓他們感受到任務的實際價值,發現現實生活和任務的內在關聯,以及對于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的意義。再次要在學生實際水平的基礎上設置任務,不能設置學生能力范圍之外,或者現有條件無法解決的任務,打擊學生信心。教師的角色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支持者,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且予以解決。
2.對學生既有的知識準確分析把握
教師準備教學內容,不單要結合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也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當前的知識水平。學生已經形成的知識體系中,既包括正確的部分,也包括片面的知識和錯誤的理解誤區。正確的知識可以給學生正確積極的引導,同時也給后續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是對一些內容的片面或者是錯誤的理解,既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阻礙學習新知識,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為此,教師一定要認真把握,分析學生前期積累的知識有哪些,是否存在誤區,給下面的學習帶來負擔。
教師應通過翻轉課堂學生課前學習的反饋,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知識結構差異,并結合教學內容和他們的差異性,制定課堂教學活動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3.了解學生學習組織知識的習慣,引導學生發現知識間的關聯
學生學習組織知識的的習慣和方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通常意義上講,學生組織知識的方法無法用好壞來區分,但是一個適合學生現有組織方式的學習任務,學生會更樂于,也更有效率的完成。和學生不同,教師的實踐經驗和知識儲備都比較充足,他們的思維模式也和學生存在很大差異,如果教師無法正確的把握到學生的組織習慣,并在此基礎上布置相應的任務,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強化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發掘不同知識點的內在聯系,給學生提供抽象模型,知識框架,概念圖和多種任務,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導向作用,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啟發學生挖掘隱藏的聯系,讓學生的組織形式更完善更科學合理。
4.創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的態度也非常重要。一旦學生覺得教師對自己態度冷漠甚至是歧視,那么他們的學習動力會大打折扣,他們會對學習產生消極的狀態,甚至是敵意,長期處于這種心理和狀態下,學生就無法專心的學習,反而會產生不安和焦慮的情緒,阻礙他們的身心發展,學習和健康。
為此教師需要仔細分析學生的發展過程,豐富教學內容,設計多樣化例子,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注意自己在教學中的態度和語氣,不要依據學習成績給學生定位,劃分不同的學生,多和學生進行互動,理智的處理突發事件,選擇教學案例要謹慎,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注重學生的感受,及時處理尷尬緊張的氣氛,把傳統呆板的課堂轉變為一種包容理解,尊重平等,安全愉悅的課堂,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全身心投入課堂,激發動力。
5.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培養,教師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干預和關注,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對自己進行反思,總結,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活學活用,把學生培養成樂于學習的人。
總結:
綜上所述,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和教育的本質目標,重視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提高課堂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在樂趣中學習,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發展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容梅,彭雪紅.翻轉課堂的歷史、現狀及實踐策略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5(07)
[2]董奇.“翻轉課堂”是解放學生學習力的革命[J].中國教育學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