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麗珍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為題展開論述。首先,介紹了自主學習的含義與特點。然后,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對策。最后,就學生自身解決疑問的培養,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激發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調動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生 自主學習 能力 培養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53-01
長期以來,我國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種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很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行給學生灌輸過多的理論知識,難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學習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且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探討。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特點
自主學習是相對傳統教學而言的。在自主學習中,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比如,在該理念下,讓學生根據當前的知識水平,自主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與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達到真正的直觀管理、自我評價的目的。自主學習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實現了分層次教學,使學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自主學習的特點表現為:主體性、獨立性、開放性、問題性、差異性。
二、培養自學能力的策略構建
1.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
實踐證明,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熱情,更加自主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首先,加強與學生的交流 、溝通,給他們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其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靈活的運用眼神、動作等肢體語言,給學生傳遞信息,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的信心,最終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2.創造自主學習情境,激發探索問題的能動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便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比如,在學習《識字·蔬菜》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下面的情境。具體來講,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不同的蔬菜,然后在講臺上給大家朗誦。在朗誦的過程中,其他學生來猜謎語,根據描述的內容判斷蔬菜的名字。由于這種情境切近生活,趣味性強,所以立即引起了學生的興趣。
3.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外,教師應該給學生教會自主學習的辦法,以此來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比如,在教授新課前,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不認識的字詞,弄清楚具體的含義。同時,將不理解的地方標上記號,以便在講授新課時,及時讓教師做出指導。久而久之,學生由于掌握了自主學習的辦法,自然形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學生自身解決疑問的培養
除了以上教學策略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解決疑問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發現疑問,解決疑問的辦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比如,在學習《小馬過河》這一節課時,很多學生立馬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河是不是像松鼠說得那么深?或者像老牛說得那樣淺?小馬親自實踐后,得出的是什么結果,它是否能順利的過河呢?等等。此時,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就會不由自主的進行思考,更有助于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動性。 除此之外,培養學生自己解決疑問能力時,還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使他們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學習的含義與特點。然后,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辦法和措施。比如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創造自主學習情境,激發探索問題的能動性;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自身解決疑問的培養等。希望可以作為參考。
參考文獻:
[1]李亞寧.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a版》,2013,(06)
[2]朱英鎖.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05)
[3]張王芳.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