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改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76-01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后,不要把他們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識字的框框里,不要讓教室的四堵墻壁把他們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為世界的奧秘中包含著思維和創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彼麑嶋H上是在提醒我們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其中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經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它對于開闊小學生視野,發展小學生智力,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有責任引領孩子,給孩子們插上課外閱讀的翅膀,讓書香滋潤孩子的一生。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同時,新課標明確提出,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這一具體量化的規定,進一步強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使語文課堂教學向外延伸,使課外閱讀成為實施大語文教學觀的重要渠道。
基于對新課標的解讀,對課外閱讀意義的認識,我們如何通過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呢?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激發他們的興趣是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興趣是學生主動積極的開展學習活動的關鍵,是閱讀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對于少讀書或不愿讀書的孩子,教師可選講有趣故事,學生最愛聽有趣的故事,老師可選擇益智、有趣等合少兒年齡、心理等點的故事作生動形象的講述,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時,引導他們自己去看看,引導學生看書,推薦書目,達到激發興趣,擴大閱讀量的目的;對于閱讀內容,應以自主、自愿為原則,該讀什么或不該讀什么該由學生興趣決定,只要內容健康,學生愛讀什么就讓他們讀什么,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拘無束享受閱讀樂趣,點燃心靈的火花。
二、開闊閱讀空間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教材中的有些文章是對原文進行修改出來的,可建議學生閱讀原文;有些是節選的,則建議讀讀整篇文章或整本書;也可推薦類似知識的書籍,進行對照閱讀或閱讀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以達到加深認識、擴大閱讀面的目的。
2.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都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推薦讀物應因人而異。例如,中年級學生識字有所增加,社會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閱讀內容要求上便比低年級上了一個檔次。增加兒童小說如《寶葫蘆的秘密》,較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小說如《西游記》、《我的大學》(高爾基著),科幻類作品如《兒童科幻小說選》及淺顯的歷史讀物如《上下五千年》,還有科普讀物如《十萬個為什么》。
3.從時空結構上推薦有關內容。在實踐中大膽地將報紙、雜志、小說、影視、廣告、標語等各種語文信息引入課堂,豐富深化教材內容,例如學了《草船借箭》后組織學生收看電視劇《三國演義》等節目。
三、教給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在課外的延伸,搞好課外閱讀關鍵在于教給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使他們會閱讀。
1.開展閱讀活動。首先是自由閱讀,做好筆記。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每周做兩篇讀書筆記,記清所讀的書(文章)名、日期、主要內容,還可以摘錄重要句、段,寫出自己的感悟、聯想,這樣把讀書和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多讀、多思。其次是自辦報刊。可以根據學?;顒?、社會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志。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好我們的傳統節日和一些特殊的活動,組織學生辦一些有意義的手抄小報,如:《十一國慶報》、《中秋報》、《科學發展觀手抄報》等。
2.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閱讀情趣。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閱讀情趣是指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將追求真、善、美作為自己的閱讀需要。培養這種閱讀情趣,可在指導課外閱讀的起步階段采取適合兒童的閱讀策略。比如:①欣賞法;②品讀法;③創編法。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會愛上讀書,而且會愛讀好書。
3.讓學生花費一定時間進行閱讀。古人云:“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只有利用一定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才有助于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在增長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無盡的樂趣和快樂。
總之,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的神圣領地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積累和摸索,讓我們把人類精神上的食糧帶給我們的孩子們,給孩子們插上課外閱讀的翅膀,讓他們都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樂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孩子們都學會讀書,能廣泛地自由閱讀,獲取豐富的知識,那將是我們語文老師最大的快樂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