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霞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經得到了眾多英語研究者的重視。但是從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受各種因素影響,導致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較低下。因此必須結合教學現狀,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措施,促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06-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力度越來越大。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結合教學現狀,及時彌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學生提供多種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目標。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背景
目前我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才剛起步,全面實施小學英語教學的時間比較短。在新課改的影響下,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開始從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向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發展。教育部修訂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能夠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古詩或小短文,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朗誦所學古詩或短語。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初步閱讀在小學英語中的地位,并提高對課堂英語教學的關注度。例如,國家開展了全國性小學閱讀教學觀摩大賽,小學閱讀教學開始進入關鍵階段。但是國內目前還沒有發現小學英語應該遵循的模式,直接影響了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二、文獻與理論依據
第一,教學模式。美國喬伊斯在《教學模式》中明確指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與作業、教材選擇與教師活動的一種模式或計劃。” 實際分析中,教學模式并不是一種計劃,由于計劃較具體操作性較強,從而喪失了理論色彩。教學模式表示在教學理論與教學思想引導下,形成的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涵蓋教學程序性體系,側重學習者借助他人幫助對事物的理解。
第二,閱讀教學策略。英語閱讀教學表示利用設置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和引導方式指導學生學習閱讀任務的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主動引導學生探索英語學習技巧。通常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利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兩種方式進行教學,讀者一般構建全文語義圖像,理解文章與作者意圖,進而從宏觀角度上體會文章。
第三,小學英語閱讀研究者何廣鏗曾經指出,大腦中儲存的知識為背景知識,主要以圖式方法儲存。啟動或讀不相關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對讀物的理解,進而加深了作者對已讀知識的回憶,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由此可見,圖式起著主導閱讀的作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如何啟動和應用圖式應成為閱讀能否開展的重要因素。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構建模式
第一,啟動圖式,構建架構。進行閱讀前,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活動方式幫助學生利用并學習原有圖式,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技能和語言知識。簡而言之,此階段重點是讓學生熟悉與材料相關的詞語句子或背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而突破閱讀障礙。
第二,激活圖式,調取策略。此階段學生的背景知識與語言均得到激發,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技巧幫助學生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與讀者互動。此階段開展中,教師可以利用預測和猜詞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生詞語,構建起學生對文章的整體認識;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實現知識的靈活應用。一般當學生完成初步閱讀后,第二次主要結合材料結構與特點,構建材料與知識的聯系,使用圖式的應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第三次閱讀中可以給學生設置問題,利用提問方式,加深學生對材料的理解。
第三,儲存圖式,拓展升華。閱讀主要為提高英語能力、考試、增加知識、理解課文等進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課堂活動,實現英語知識的擴展,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隨著此階段的順利實施,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提升了閱讀效率,教學效果較明顯,是一種課內到課外,由讀到寫的過渡。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較多,本文主要列舉了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閱讀材料信息,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了閱讀擴展。同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學習特點給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已經成為促進教學任務完成的主要方法,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倩倩.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15,(03).
[2]段凌峰.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4,(06).
[3]王雨青.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