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嫦
[摘 要] 農業是我國立國之本,三農問題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借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能一定程度上實現解放生產力的目標,并且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高效發展,在發展結構中強化農民的組織化結構,有助于促進江西省德興市農村建設和發展。本文從德興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分析入手,簡要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新農村建設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并著重闡釋了德興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旨在為德興市農村經濟相關管理部門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村經濟發展 德興市
[中圖分類號] F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024-01
1 德興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案例
2010年德興市饒二鎮付家墩富民吊瓜專業合作社掛牌開業,富民吊瓜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可帶動饒二鎮農戶一百多戶農民的整體經濟收益,種植面積達一千多畝,為農民創收四百多萬元,戶均增收一萬元以上。隨后,德興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在不斷增多。
2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新農村建設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2.1 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無疑是提高農民向心力的重要舉措,能將農民有機的結合和組織在一起,建構更加完整的農民組織,集中增強了農民的力量,實現農業互通以及互相服務,確保形成統一銷售的運行格局[1]。另外,也集中升級了市場對接的可行性,在減少中間環節的同時,減少了市場格局改變對農民收入產生的影響,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民收入,提升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能一定程度上升級整體管控結構和管理效果,確保農民受益得到有效提高,也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民企業的良性發展。
2.2 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助于培養鄉村民主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民間組織,真正實現了民辦民管以及農民自身收益的平衡態格局,在農民專業合作社體系發展進程中,秉持的是農民自治以及獨立性管控體系。正是這種管控結構,實現了權利意識和民主意識的有效結合,也保證了農民的平等意識。相關部門只有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發展進程中發揮最有效的作用。
2.3 民專業合作社有助于繁榮鄉村文化
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建構社會主義新農民,確保新農村項目的良性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重要的組織載體,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民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識。不僅實現了經濟收益的提高,也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眼界,為繁榮鄉村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加之不同的教育培訓項目,也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動力[2]。
2.4 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助于提高農民素質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要借助切實有效的教育指導提高農民的科技力量以及管理能力,真正從根本上塑造新型農民文化模型,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民的合作精神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另外,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和發展進程中,要強化農民之間的交流和管理,確保運營能力符合實際發展需求,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
3 德興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和建議
3.1 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教育體系
農民專業合作社教育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要保證人才的職業教育,只有提升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確保其和教育項目之間建立有效的互動,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證職業教育結構的完整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設置過程中,要結合江西省德興市農村實際發展情況,建立相關稀缺專業,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三農項目的重要陣地,因此,要保證培養目標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發展動力,真正落實合作發展機制和發展目標。
3.2 強化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監管力度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控效果,就要強化政府的各項職能性管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提升監督力度[3]。第一,財政支持。要集中強化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合作社發展結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建立專項管理資金。在2014年江西省德興市在財政方面也實行了相關政策,資金投入項目也實現了高效升級。第二,稅收優惠。在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德興市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方面也運行了相關的優惠政策,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高速發展。第三,金融支持。在金融支持方面,不僅要借助金融結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貸款,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貸款門檻確保貸款項目符合上實際需求。第四,強化對合作社的監督管理。在設計管理過程中,政府部門不僅要借助外部監督,也要建立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綜合管控機制,確保監督項目能實現有效落實。
3.3 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身建設
在優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積極擴大合作社的范圍和發展空間,積極鼓勵有能力的主體單位創辦合作社,實現合作社的開放性和全面相信,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農村建設項目運行過程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重要的路徑和手段,要適應德興市農村發展的進程,從而為其提供堅實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真正優化農民素質,一定程度上為三農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祖輝,徐旭初.基于能力和關系的合作治理--對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治理結構的解釋[J].浙江社會科學,2016,15(01):60-66.
[2]馬彥麗,孟彩英.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雙重委托-代理關系——兼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J].農業經濟問題,2013,25(05):55-60.
[3]劉濱,陳池波,杜輝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度量的實證分析——來自江西省22個樣本合作社的數據[J].農業經濟問題,2015,11(02):90-95.
[4]李瑩,楊偉民,張侃等.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超對接"的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5,22(05):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