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泉
[摘 要] 我國作為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大國,一直以來先進的農耕文明和技術更是發展到了國外。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糧食一直都是我國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支柱型產業,糧食的穩定發展、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和國家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國家糧食產量的穩定發展,保證水稻的生長安全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群眾的關注。因此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到放心、安心的糧食,國家對糧食生產和病蟲害防治問題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前提下,本文對現階段我國水稻種植中病蟲害問題進行研究,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全面提升水稻病蟲害防治水平。
[關鍵詞] 提高 水稻 病蟲害 防治效果 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085-01
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糧食的增產增收問題逐漸成為現階段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問題之一,但是由于人們一直以來沒有對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引起重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水稻的產量受到了影響。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整體經濟發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并為國民經濟的穩定提升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雖然我國糧食產物和經濟作物等產量每年都是世界的前幾位,但是由于病蟲害、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對我國作物的生長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基于此,要認識到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接下來,就將圍繞水稻病蟲害防治進行研究, 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1 常見的水稻病蟲害類型
經過筆者多年在江西省新干縣大洋洲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的工作經驗來說,在我國華東地區常見的水稻病蟲害類型主要有: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常見的蟲害類型主要: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
2 水稻病蟲害防治現狀
2.1 重視后期方式,對前期防治工作沒有引起重視
有一些農民群眾由于分蘗的影響,會認為水稻在生長初期如果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可以通過增加分蘗對其進行彌補,因此在前期防治的過程中沒有對其進行相應重視,這種方式將對水稻的生長起到十分不利的影響。大量的實踐證明,如果在水稻種植的初期沒有對其進行重視,那么水稻生長到后期時就很容易出現蟲齡不齊,難以治理的情況。
2.2 過于重視對藥劑的使用,忽視了綜合防治的作用
很多農民認為,一旦出現病蟲害問題,就需要用農藥或是相關治療藥物對其進行治療,才能將問題進行解決,殊不知這種方式并不可取,甚至忽視了綜合防治的作用。比如,在對水稻進行培育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抗病的品種,在種植過程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寬行窄株的方式,此外也可以適當的調整水稻播種期,這些方式的應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蟲害的發生[2]。
3 怎樣加強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現代生物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在各個生產領域中,其對抵抗病蟲害有著極為明顯的幫助作用。比如除草劑的研發和應用,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農民生產中的問題。生物技術適當的應用在水稻生產環節中,對預防其病蟲害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手段,相信在今后的發展和應用過程中,這種方式也將對水稻生產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3.1 加強農業防治
3.1.1 種子的處理
根據江西地區的水田問題,我們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時刻保持綠色高產高效的原則,選擇相對適應能力強、抗病蟲較好的品種,將病蟲對水稻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3]。
①科學施肥
在水稻種植和生長過程中,要適當的使用化肥,以求達到更好的增產增收目的。在施肥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水稻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通過有機肥料和無機肥的有效集合,不斷滿足水稻的養分需求,維持和提升整個土壤的肥力。
②水分管理
在水稻的不同生長時期,水稻對水分也有著不同的需求,在這個前提下,就應該保證采用適當的濕交替灌溉方法等管理技術,對田間氣候進行有效改善和管理,進一步加強水稻整體抗病性。
3.2 生物防治
和其他防治方式來說,生物防治具備較高的選擇性,并且由于安全性相對較高,受到了廣大農民的追捧。這種防治方式就是利用自然天敵控害技術,比如寄生蜂、寄生蠅等對水稻害蟲進行移植,這種方式能有效的達到以蟲治蟲的效果。通過研究開發天敵昆蟲飼養技術,進一步對水稻害蟲的生長進行控制,降低害蟲種群的繁殖能力[4]。
3.2.1物理防治
這種防治方式就是通過對光譜等因素對病蟲害進行誘殺,從而進一步達到防治效果。比如一些害蟲有較強的趨光性,通過對不同光譜的使用,對害蟲起到誘殺的作用。
3.2.2化學防治
這種方式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劑對病蟲害進行消滅,這也是現代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一種十分重要的防治手段。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作用快,并且見效快,對水稻的生長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由于這種藥物只能對病蟲害起到消滅,但是卻不能阻止害蟲的繁殖,隨著時間的積累,害蟲很容易對藥劑產生抗藥性,因此在對藥物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應該科學的引導和幫助農民正確使用藥劑,以求達到最有效的病蟲害防治。
結束語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大國,我國先進的農耕文明和技術也逐漸發展到了國外。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糧食一直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支柱型產業,其穩定發展、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和國家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糧食產物和經濟作物等產量每年都是世界的前幾位,但是由于病蟲害、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對我國作物的生長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對我國今后的農業的發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全面提升我國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保證人們食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勇峰,唐春生,黃守行等.衡陽水稻主要病蟲害全程組合用藥控害增產技術[J].湖南農業科學,2014,33(24):47-49.
[2]朱永樞.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提高方法研究[J].時代金融(中旬),2015,46(8):332.
[3]盧仲良,孔學梅,袁文龍等.農藥減量增產技術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27(15):89-89,93.
[4]方健.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35(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