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軍
[摘 要] 玉米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在農業產業結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玉米種植面積受到不小影響,這就對地區糧食安全產生深遠影響。因此,積極研究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結合實際情況,就玉米高產種植進行分析。
[關鍵詞] 同心縣 玉米 高產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195-01
近幾年來,如何利用現有的耕地實現糧食產量的大幅度提高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機與農藝的有效結合以及推進傳統耕作方式的改革是同心縣農技人一直在探討的課題。同心縣各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玉米生產,把抓玉米生產作為發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的第一要務和中心工作,每年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都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同時,納入對鄉鎮目標責任制考核重要指標,出臺各項政策激勵糧食生產發展。積極落實糧食直補、生產資料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資金,提高了農民的投入能力和種糧的投入水平,保證了玉米的生產發展。同時,國家玉米收購托市價格,使玉米銷售和收益有所保障,農民種植玉米的比較效益可觀且很穩定,也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1 選地整地
玉米適應性比較強,根系發達,對土壤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為了保證獲得高產和穩產,需要做好科學選地工作。一般情況下,選擇地勢平坦、土壤層深厚、土壤疏松多孔、透氣性好、肥力中上的地塊,這樣才能保證玉米獲得高產。在播種前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深度維持在25~30cm之間,保證土壤疏松,上虛下實。整地的過程中還要施入充足基肥。基肥應該保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原則。一般情況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碳銨49公斤,磷酸二銨17.6公斤,硫酸鉀5.4公斤,結合整地一次性深翻作為底肥施入土壤。
2 科學選擇玉米品種
玉米品種質量直接影響到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播種前一定要科學選擇玉米品種,為玉米獲得高產奠定堅實基礎。目前推廣種植的品種比較豐富,多數是以葉片緊湊型的耐密植的晚熟品種為主,增產潛力大,抗逆性強,具有明顯的增產優勢和產量優勢。選擇適宜我縣種植的先玉335、華農887、西蒙6號等玉米雜交品種。
3 適時播種
適期早播有利于玉米前期幼穗分化孕育大穗,能延長玉米生長的時間,提高產量。我縣揚黃灌區最適宜的播種期是在4月上中旬。目前播種大多采用精量播種機播種,這種方法省工省時,能做到行直穴勻,深淺一致,效率高。經我縣玉米密度試驗結果驗證,玉米種植最適宜密度為每畝保苗6000株左右,種植規格,采用等行距或寬窄行種植,南北向成行,等行距:行距45~50厘米,株距22~25厘米左右;寬窄行:寬行6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25厘米。寬窄行種植的好處多,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產量,便于施肥,除草,打藥等田間操作。只有提高播種質量,才能確保全苗。
4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4.1 做好查苗、補苗和間苗工作
玉米出苗后三葉時進行間苗,五葉時定苗,取弱留強,每穴一株,對于斷壟現象不是很嚴的可以采用移栽手段進行補苗,確保田間玉米苗齊、苗壯。
5.2 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中耕除草對于玉米健康生長來說十分重要,在玉米苗期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一方面能夠減少田間雜草,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玉米根系活性,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以防后期倒伏。一般情況下從玉米定苗到玉米打喇叭口期這段時間需要進行2~3次中耕,前兩次深中耕,后一次淺中耕。
5.3 科學施肥灌溉
玉米施肥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看苗巧施苗肥和拔節肥。玉米出苗后應控制水肥,進行蹲苗,蹲苗時間大約45天左右。在6月上旬玉米拔節起身期,結合灌頭水畝施尿素19.5公斤(在玉米行間開溝深施),這次灌水施肥為穗粒數多奠定基礎,再到7月上旬再畝追施尿素11公斤,此時正是玉米抽雄開花期,這個時侯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充足的水肥條件可使玉米雄穗發達,產生足夠多的花粉粒,使玉米授粉充分,減少禿頂玉米棒的數量,增加穗粒數,從而提高產量。施肥要結合灌溉一起進行。
5.3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選用抗病性較強或感病輕的品種,實行輪作換茬,增施鉀肥等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1.5%辛硫磷顆粒劑(加適量沙子),投入玉米喇叭口中,或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噴霧防止玉米螟的危害。
參考文獻
[1]李城德,周德錄,霍衛東,何文新,陳超. 麥積區玉米高產創建的做法成效與建議[J]. 甘肅農業. 2013(24)
[2]楊秀平,王文艷,趙玉春,魏濤,黃光謀. 羅甸縣玉米高產創建示范成效與啟示[J]. 現代農業科技. 2016(08)
[3]施學忠,羅國權,李宏德,蔣建文. 鎮康縣玉米高產創建的探索與實踐[J]. 農民致富之友. 2014(04)
[4]王福祥,苗永建.公主嶺市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 中國農業信息.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