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慧
[摘 要] 在進行現代化農機設備建設過程中,離不開農機監理工作,其可以提高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實際水平,對操作人員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在實施科學化檢測監控當中,可以有效降低農機發生事故的概率,確保農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性。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機管理水平,農機監理必須向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下面就對這些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 農機監理 科學化 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214-01
在很多地區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生產,例如在平原地區,其土地面積較大,適合大型機械設備的使用,對于小面積的耕地,尤其是山地地區,其也實施了小型化機械設備的使用。由此可見,農業機械已經成為了農業生產的主動力,在發展中必須及時吸收先進的技術,提高我國農機現代化水平。
1 農機監理科學化的措施分析
1.1 培養大量的農機監理人才
在對農機監理進行科學化建設中,要求內部工作人員有很高的專業化水平,在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后,就可以保證農機監理的科學化水平。在對農機進行監督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工作內容較多,例如有農機的技術管理,農機的安全使用,其擁有一定的服務和法律職能,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要全面掌握科學知識,這樣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在管理過程中,還應該掌握機械的安全系統和控制系統,研究工作技術人員的心理,掌握統計學和概率論,在實踐中科學的運作農機監理工作。
1.2 農機監理中應用檢測監控設備
為了保證監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可以在工作中引入檢測監控設備,以此來提高農機監理的科學化建設。農機設備開始普及到農村,導致農機監理工作量增加,工作范圍增加,工作任務加劇,再加上科技創新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后會有更多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投入使用,那么這也產生了對新設備的質量檢測和質量控制,為了提高農機的檢測監控效率,必須使用檢測監控儀器,科學化的進行安全技術管理。
1.3 向機械用戶推廣新科技
農機監理工作是服務于農機用戶的,為了加強二者之間的聯系,普及農機科學知識,推廣最先進的生產技術,監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和農機戶交流,把常規實用技術和高新科技成果向其介紹和推廣,二者保持很好的聯系,在這方面有需求時,就可以完成相關的服務工作,這也是科普的重要途徑,從整體的分析,這些措施和手段一定會引起更加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1.4 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對于農機監理對象而言,其分布范圍很廣,頻繁發生異動,為了管理到農用機械設備,一定要有科學的管理理論作為指導,使用先進的方法進行管理。主要有分級管理法,目標管理法,系統工程法,對于系統管理法而言,高效安排建立工作,總結之前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處理措施,防范措施進行總結,對可能發生問題的概率進行計算,發生的地點進行預測,提前制定處理方案。利用超前的決策分析,提高農機監理工作的實效性,在此基礎上,監理系統性的管理方式。對于目標法而言,主要流程有對目標的制定,對過程進行管理,對目標進行考核,對執行結果而論,制定目標的時候,所設定的目標必須符合科學標準,設立的目標和尺寸要切合實際,目標要體現質和量的統一。強調事故率、年檢審率指標的同時,還應加強機車狀態抽檢合格率、駕駛員素質考核合格率等。對于分級管理法而言,就是根據農機經常發生的問題,進行分級管理,從而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
2 農機監理規范化的措施分析
2.1 使用的監理語言要規范化
當出現問題時,農機監理人員要糾正違章,對發生的事故進行處理,處理中使用的語言必須嚴肅莊重,這樣才能體現問題的嚴肅性。除此之外,在調節糾紛過程中,還應該擺事實、講道理,根據相關依據分析造成的后果和危害,在服務機械用戶的時候,語言必須循循善誘,讓機械用戶感到有一種為人師表的感覺,在溝通過程中,語言要標準化,使用的語言要大眾化,一般人都可以聽懂,在溝通方面順暢,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
2.2 工作人員的儀容一定要規范
監理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為了讓人一看就知道工作執行,清楚其工作范圍[1],同時給人一種正規的感覺,一定要配戴好相關標志,衣服穿著一定要整潔,在對違章情況進行糾正時,對機手的證件進行檢查,溝通前應該先舉手行禮,各方面的儀表要莊重。
2.3 要求監理行為必須規范化
在農機監理工作中,一定要根據國家的法律、法令,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保證監理行為的規范化。例如在農牧漁業方面所規定的監理員十項守則,就是監理行為規范的重要內容[2],在實踐工作中要堅決落實,除此之外,結合監理隊伍中職務特點,制定出更具體的行為規范細則,這樣對工作人員有更強的約束性。
3 農機監理標準化措施分析
3.1 建立標準化的資料庫
在驗收過程中,需要以工作中整理分析的資料作為依據,因此必須建立標準的資料庫,例如在實踐工作中,可以把監理站分成甲、乙兩類,當其在各項檢查項目中都達標,就將其定為甲級,如果有部分項目達標,那么就將其定為乙級。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制定《甲級地所驗收標準》[2]、《 一級監理員達標考核標準》、 這樣在工作中,落實各項內容,就有標準可依,讓農機監管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3.2 分析執行標準化的內容
對于農機監管中執行標準化,其具體內容包括對目標的管理和執行情況,驗收工作必須要標準,當發生問題后,還要對縣站的業務有效進行協調,甚至到達現場加以指導,針對后勤服務工作,要及時進行驗收,因此這些工作都必須建立標準化。對于縣級站的驗收標準而言,要建立標準的站容、站貌,監理裝備要配備標準,實施網絡化管理,提高整體的人才素質。
總結
通過以上對農機監理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分析,發現其對以后農機監理非常重要,完成這些基礎管理模式后,以后的工作就有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工作人員執行中有一定的標準,避免發生偏離問題。在完成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后,在長期的工作培養中,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以后農機監管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師建美,張樹青.農機監理機構改革方向探討[J].南方農業, 2014(3X):80-81.
[2]連朝霞.檔案工作規范化與標準化的探討[J].師道:教研,2012(10):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