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應用我國傳統中獸醫學理論和中草藥的物性、物味及物間關系,在飼料中加入的具有扶正祛邪和調節陰陽平衡作用的中草藥。本文概述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特點及對食品行業的影響,并闡述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開發研究現狀,提出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目前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以及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以期為后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關鍵詞] 中草藥 飼料添加劑 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 S816.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262-01
在飼料添加劑快速發展的21世紀,化學藥物飼料添加劑所帶來的危害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比如藥物殘留、耐藥性、致突變等一系列副作用,特別是抗生素藥物的大量使用,給人們造成的巨大危害已引起廣大消費者的憂慮。經過長時期的艱苦探索,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以其獨特的效果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中草藥具有抵抗畜禽疾病、增強畜禽免疫力、提高畜禽生產性能等特點,根據中國傳統中獸醫理論配制而成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在促進畜禽健康生長、改善動物產品品質方面已受到人們的關注。
1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分類
人們依據中草藥作用的不同,把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分為營養性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和非營養性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兩大類。營養性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有甘草、泡桐葉、金銀花等,測定發現,這些添加劑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非營養性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雖然也可以提供營養物質,但因其含有較多的生物活性物質,能促進動物健康發育,防治動物疾病,維持畜禽的內環境平衡。
2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對食品行業的影響
動物產品的安全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濫用飼料添加劑對肉品質量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開發進展,其綠色、安全的特性符合大眾需求,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市場也勢必會越來越大,進而會對食品行業產生愈來愈多的影響。
2.1 再平衡中國肉類食品行業
目前飼料添加劑市場混亂,許多企業為了自己經濟利益而濫用添加劑,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安全隱患。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出現,會大大改變這種情況,綠色健康的添加劑可以提升消費者對生鮮肉類食品的信心,從而逐漸淘汰那些不健康的食品,再平衡肉類食品行業。
2.2 影響中國肉類食品的出口
國內生鮮肉類質量一旦出現安全問題,會抑制肉產品的出口量,進而損害國家在國際市場上肉類食品的信譽。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以其綠色健康的特性可以提高我國在國際肉類市場的聲譽,增加國家肉制品的出口。
2.3 市場調配受到影響
濫用飼料添加劑會對農牧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同時使生鮮市場的產品良莠不齊,市場供需失去平衡,生鮮的價格就會不穩,致使當地或附近地區的生鮮價格波動較大,直接影響了物價的平衡,從而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研發安全可靠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勢在必行。
3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物學功能
3.1 提高畜禽機體免疫力
中草藥添加劑的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多糖等,能夠刺激動物體,并能使動物產生抗體,提高血清中IgA、IgM、IgG水平,機體內T、B淋巴細胞和NK細胞的活性也明顯增強。
3.2 對機體物質代謝的影響
在動物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動物機體的代謝率會有明顯的提高,有研究顯示血液中的微量元素、蛋白質等物質的含量也能得到提高。
3.3 抗病作用
部分中草藥添加劑能抑制機體內的細菌產生毒素。有研究發現馬尾松能夠抑制大腸桿菌產生腸毒素,而且能促進機體在小腸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
3.4 激素樣作用
現已發現甘草、女貞子、百合等中草藥具有雌性激素樣作用;巴戟天、冬蟲夏草等中草藥具有雄性激素樣作用;細辛、五味子、附子等中草藥具有腎上腺素樣作用;酸棗仁、枸杞子、大蒜等中草藥具有膽堿樣作用。
3.5 抗應激作用
石膏、柴胡、水牛角等具有一定的抗應激作用,能大大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對機體的損害。研究發現,含有薄荷、菊花的飼料添加劑對預防畜禽熱應激有明顯作用,生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4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面臨的問題
4.1 藥用機理研究有待深入
人們對中草藥的研究還沒有達到化學成分分析的層次,要想真正掌握中草藥作用的機理,必須首先明白中草藥作用的化學成分以及其在畜禽機體內的代謝過程,分析中草藥發揮作用的化學物質與畜禽機體的何種物質發生反應,反應后有什么變化而達到用藥的作用效果。由于中草藥的成分復雜,目前我國相關研究較少,并且無統一標準可以參照,因此深入研究中草藥的藥用機理十分重要。
4.2 藥物成分檢測困難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成分多而復雜,大部分中草藥成分還會因采收季節、產地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對中草藥的未知化學成分定量定性檢測,一般的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很難做到,藥物作用的有效化學成分是企業生產的依據,如果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明,企業的生產勢必會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會制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產品的發展。
4.3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配方設計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配方效果顯著,但是卻沒有系統的科學試驗理論能夠佐證。鑒于中草藥添加劑配方無固定的標準,我們要針對不同畜禽的生長特征來設計相應的配方,根據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原則,借助現代科學方法,逐步測定中草藥配伍起作用的成分,并根據不同的動物設計相應的配方。
4.4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用法與用量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用法用量是決定添加劑效果的關鍵一步,目前中草藥的使用方法與添加量仍停留在經驗的水平之上,具有很大的的盲目性,給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定性定量研究造成了重重困難。
5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安全性評價
最近幾年中草藥的使用使人們產生“中草藥無毒副作用”的誤區,如今,中草藥添加劑的毒副作用漸漸被人們認識。上世紀末,國外一位醫生提出了“中藥腎病”的概念,一時間引起了巨大反響。在實驗中發現野百合所含的生物堿具有一定的肝臟毒性,該生物堿還可導致肝竇阻塞綜合征(SOS)。
眾做周知“是藥三分毒”,中草藥具有藥理作用和毒理作用雙重性,甚至其有效成分可能就是其毒性成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毒副作用一般是由于使用不當(如:炮制不當,長期、大量的給藥)才會造成。例如蒜提取物大蒜素使用過量時可抑制血紅細胞合成并引起機體的溶血從而導致貧血;馬錢子使用過量時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受損等。又如黃芪多糖是畜禽常用的免疫調節劑,但使用量如果過多反而可以造成斷奶仔豬的消化率下降。正確認識中草藥添加劑的毒性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一大課題。
6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發展方向
6.1 微量化
目前生產實踐中中草藥的添加量一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5%才起作用,飼料的適口性有時會受到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深入研究中草藥發揮作用的主要成分,并對這些成分進行提取,如提取出中草藥的某些生長刺激因子和抗病因子等,這樣的話,只需要在飼料中添加0.01%-0.05%的中草藥提取物即可。
中草藥添加劑的添加量比較大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中草藥一般屬植物類,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常常會影響到中草藥有效成分的吸收。有報道稱,國內的一些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采用超微粉碎進行添加劑的生產,有可能解決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微量化問題。
6.2 系列化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種類和配方繁多,功用也往往龐雜,但是很少有專門的配方,因此我們應該根據畜禽生長特性和生理需要,開發出具有不同功用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逐步形成中草藥添加劑的系列。
6.3 標準化
我國在進一步鼓勵深度開發新型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同時,有關研制、生產和監察部門,應根據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特點制定出生產標準,使其有規可循。
作者簡介:王連波(1984-),男,獸醫師,河南省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