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尚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02-02
“寫人”的寫作一直是寫作教學中的重點。只是年級的不同對寫作的要求和側重也不盡相同。
新課程標準對低年段的習作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在小學低年段出現的三次寫人寫話分別出現在二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第七單元,和二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第一篇寫話《我的同學》,只要介紹我的同學的特點,只要孩子能聯系生活實際,說明白介紹清楚一個特點就可以。第二篇《我的老師》寫話中對老師的身材、長相,喜歡穿什么樣的衣服以及對老師的印象和標點符號的使用都提出了要求。這也是孩子們第一次正式開始接觸描寫人物的寫話。要求更多也更具體化了。我們知道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么開好這個頭,用什么方法來引導孩子邁好這“寫人”寫話的第一步呢?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淺談我的一點看法。
一、說說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說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寫話課上,總會出現教師說得多,學生說得少的情況,學生不愿意表達。其實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課上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表達的興趣。新課程標準中將低年級習作改成寫話,明顯降低了難度,更加強調激發學生寫話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經驗,更加符合兒童特點。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符合低年級兒童特點的有趣的教學環節,營造寬松和諧的寫話氛圍來調動學生表達欲望。例如在課前老師可以設計一個游戲環節“猜猜他是誰”?由老師介紹一名同學,大家根據特點來猜猜,看誰觀察得最認真,猜得最快最準。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給學生的口語表達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楊再隋教授曾說過:“當孩子的表達欲望被激發起來的時候,就會躍躍欲言,不吐不快。正所謂興之所至,妙語連珠。情之所至,妙筆生花!”
(二)鼓勵孩子實話實說
孩子對剛接觸寫人外貌時,總會千篇一律。比如說:只要寫人都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濃眉大眼,櫻桃小口等等。我們知道,世界上那么多人,但是我們依然能夠準確區分出每個人,這就說明每個人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在寫人時要準確地抓住這些差異,而不是“一個鼻子一張嘴,兩個眼睛兩條腿”這樣范范地寫。尤其是學生在描寫老師外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不認真觀察實際,而憑借自己心目中對老師的印象就寫話。例如老師明明不是黑頭發,也會有一頭烏黑的頭發,明明是一雙小眼睛也變成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引導孩子寫真人,講真話。不要編,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長成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也就是要抓住老師的個性特點實話實說!第一次養成了這樣良好的觀察和表達的習慣,也為學生將來的寫作打下了好的基礎。
(三)有順序地說
寫人物時,尤其是外貌描寫,一定要引導孩子有順序的觀察!教師適當可以做個示范。另外教師還要在思維導向上、層次銜接上、突出重點上進行相應的引導和點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畫畫
低年級學生還保留著幼兒時“涂鴉”的習慣。畫畫是低年級孩子樂此不疲的一大愛好。既然孩子這么喜歡畫畫,為什么我們不把它用在寫話課中呢?讓學生根據選中人物特點進行繪畫。例如:可以請兩名繪畫好的同學到黑板上來畫,邊畫邊介紹自己畫的人,讓大家來猜名字!也可以讓孩子們為自己的寫話配插圖,這樣不但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畫也為寫打下了基礎,因為畫的過程就是構思的過程,畫和寫都是表達客觀事物的手段,只是方式不同罷了。這樣既培養繪畫能力、審美能力,又鍛煉了寫話能力。
三、寫寫
我想在充分地說說,認真地畫畫的基礎上,孩子們的寫話也會自然的水到渠成!
四、夸夸
法國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鼓勵是教育的法寶,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賞識,因此在課上教師要把口頭評價貫穿始終。用激勵性口頭鼓勵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這種自由的空間里與老師進行心靈的碰撞,獲得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