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元鵬
摘 要:水稻是我國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通過應用眾多的技術我國水稻種植獲得了非常大的發展與進步。因此,本文主要就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特點、創新方法與實踐應用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論述。
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特點;創新方法與實踐
我國在最近的幾十年間應用了眾多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全面提高了水稻的產量,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保障了人們飲食的需求。但是,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需要進行水稻種植技術上的創新,更好的保障我國人民飲食需求。因此,本文需要對于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特點、創新方法與實踐應用問題進行科學性的分析與研究工作,希望可以為我國水稻產量與品質的提高提供充分的借鑒。
一、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特點
1.水稻品種的改良
我國最近的幾十年間水稻高產豐收離不開水稻品種的改良。一個最為明顯的特點是水稻雜交技術與水稻株型改良的充分融合。這種方式的應用對于提高我國水稻的產量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眾多的科學家與農業專家根據不同的稻區與水稻種植的理想株型研制出了不同的水稻高產品種。
2.科學施肥與灌溉
進行科學的施肥以及優良的灌溉,對于提高我國水稻產量與品質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水稻的種植與生長離不開大量的水資源。我們在總結了水稻生長發育特點基礎上研究出了眾多水稻灌溉設施與眾多的水稻專用化肥。
3.現代機械的應用
具有現代化水平特點機械的應用對于提高我國水稻種植質量與水平也做出了重要貢獻。比如:大型水稻聯合收割機的科學應用全面提高了我國水稻收割的水平,有利于節省收割的時間,提高水稻應用的效率,使其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方法與實踐應用
1.水稻肥水高效化管理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未來創新的一個方面是進行水稻肥水的高效化管理。兩個方面的因素需要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在肥水管理上進行加強。第一個因素是,人們對于健康養生理念的興起導致了人們對于糧食具有的品質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綠色環保、沒有農藥化肥的殘留。第二個方面的因素是糧食作物生產成本的提高。因此,水稻肥水的高效化管理需要進行以下方面的舉措。首先,提高氮肥應用的效率、降低其應用的數量,提高水稻的品質,降低水稻生產種植的成本。其次,進行水稻的合理密植與水肥的一體化管理,提高水稻種植管理的科技含量。再次,對于在重金屬地區、鹽堿地地區進行水稻栽培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應用好肥水資源對于這些地區的土壤進行有效調節,進行管理方式與應用技術的創新。
2.水稻防控災害系統的形成
水稻在種植與生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類型自然災害的影響,使得其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因此,需要建立起水稻防控災害系統,有效的對于各種自然災害進行預防與災害發生后具體應對措施的實行。比如:第一,建立起水稻防控災害系統,對于可能出現的干旱、高低溫、洪澇災害等進行有效的預防。第二,建立起水稻災害品種耐性的評價標準、鑒定方法、預警系統與災害減災應急系統,通過對災害的評估與應急處理,培育出高品質的水稻新品種。
3.生產機械水平的提升
為了提高我國水稻的產量與品質,我們需要提高水稻生產機械的水平,使得水稻種植的效率提高,機械技術水平取得全面進步。具體來講,第一,對于水稻種植中應用的育插秧模式、雜交稻制種技術、機插技術、主要環節的機械化作業等進行全面的研究,進行技術上的創新,并且將新技術與應用的新模式在今后的實踐中進行充分應用,以便于改進與完善這些機械技術,最終使得水稻的種植實現一體化。比如:應用新型的技術與高效化的種植機械進行水稻播種、取秧與機插、深施肥與機插的一次性作業,并且對于適宜地區的機械直播技術進行充分探索,最終可以實現水稻生產的高度機械化、種植的規模化、服務的社會化。
4.水稻良種良法的配套栽培
我們需要進行水稻品種的技術創新,最終使得水稻的高產與高品質得到充分保障。比如:第一,眾多的水稻科研人員在以往雜交水稻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水稻品種的進一步改良,降低不同類型水稻品種在各個地區種植中產生出的差異性。比如:加強良種與良法的綜合性配套,為今后優質種植制度與種植方式的建立打下基礎。第二,進行栽培研究與育種的充分互動,進行需求目標品種的科學選擇。第三,應用綜合性的研究與分析方法對于水稻種植中存在的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災害頻發、農藥與化肥含量超標等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研制出新型水稻栽培育種技術,全面提高水稻品種的適應性,使得新型的水稻品種在今后的應用中產生出良好的應用效果,獲得產量與品質上的提高。而以上這些方面的工作要想順利實現,不但需要廣大的科研人員自身進行努力,還需要國家與政府從人力、物力、財力、研發環境等多個方面給予充分的支持,使得我國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全面的進步與提升,更好的滿足人們對于高品質水稻的需求。
三、結語
對于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實踐問題進行科學分析,有利于我們應用好眾多的新方法全面提高我國水稻的產量與品質,更好的滿足人們對于高產量、高品質水稻的需求,使得水稻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實現。
參考文獻:
[1]朱德峰,張玉屏,陳惠哲,向鏡,張義凱. 中國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實踐[J]. 中國農業科學,2015,17:3404-3414.
[2]馬國輝,龍繼銳,湯海濤,宋春芳,周靜,許文燕. 水稻節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策略及實踐[J]. 雜交水稻,2010,S1:338-345.
[3]顧春煥. 中國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實踐[J]. 農業與技術,2016,06:110.
[4]蘇志.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探索研究[J]. 江西農業,2016,09:14.
[5]吳國權.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實踐體會[J]. 農技服務,2016,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