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寧
【摘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和資源共享有重大意義。在各級行政、電教和教研部門及學校等單位和專家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已順利完成2015-2016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各項組織工作,并順利完成部級優課評審工作。邊遠省份有很多相似點,本文以青海省為例,通過分析活動的開展情況,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優化開展活動的建議。
【關鍵詞】優課 深度融合 邊遠省份 存在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77-01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和資源共享具有有重大意義。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國家級培訓暨2016年全國電化教育館館長會議上講到,應進一步思考應用與提高質量的關系問題,重點思考和研究用什么樣的融合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借助全國基礎教育資源平臺,青海省積極組織本省教研員和教師積極參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不斷探索最優的融合方式及如何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體系。
一、現狀
1.活動保障工作
本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省、市、縣各級通過文件和會議對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中央電教館組織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平臺應用培訓;9月底和10月初全省組織專家巡回指導工作。
按照活動要求,各地通過確定各級各單位活動負責人,專人負責本區域的活動;通過活動QQ群對各類參與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利用現有設備資源(攝像機、錄播教室和班班通等)積極配合教師曬課。
另外,全面“改薄”項目等對活動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全面“改薄”項目為越來越多的學校配備班班通和錄播教室。班班通為教師在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供了有利條件;錄播教室為教師錄課提供了便利。
2.基本數據
2015年青海省平臺教師注冊率超過90%,提前完成三年內的活動注冊任務目標。截止到10月24日關閉全省曬課,參與曬課的學校有707所,報名活動的教師10780人,曬課教師6030人,共計曬課7376節課,待提交6279節。目前全國已完成部級評審工作。青海省最終評定縣優1627節,市優1247節;省級推送577節,部優56節。
2015-2016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由于活動時間安排、平臺故障等原因,影響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海東市在曬課教師和曬課總量上居于全省前列,海北州在曬課率等方面位于全省前面,而西寧市在打造“優課”質量方面工作突出(部優43節)。由于平臺無民族語言曬課內容,藏區的黃南州、果洛州和玉樹州參與度較低。
3.先進工作經驗
部分地區的“優課”質量無論從內容,還是錄制效果上都有明顯的提高。西寧市、海南州和海北州于5、6月份采用現場和遠程直播等方式組織了專題培訓。西寧市教育局要求區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教研員、信息中心主任,局屬各單位和民辦校教科研室主任、學科教研組組長、“一師一優課”校級管理員和負責優課錄制的信息技術教師參會;培訓內容為“以優課推動區域網絡教研活動創新”和“看課評課系統的應用培訓”。海東市樂都區、平安區、化隆縣和黃南州尖扎縣等地也組織了縣級培訓。
二、存在問題
1.活動基礎設施、設備保障不力。學校無錄播教室或是用單攝像機拍攝難以達到“曬課”要求,并存在教師用手機進行錄課的現象;部分縣的電教部門沒有攝錄編設備;班班通設備故障頻現;極個別偏遠地區學校未通網絡,例如互助縣的巴扎中心學校,成為活動的盲區。
2.人力相對匱乏。活動開展開來,各級教研人員和電教人員人力相對匱乏。相關工作人員除保障日常工作外,并不能及時有效地提供服務和指導。教研上力量薄弱,缺乏利用對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和深入融合的理念進行備課、磨課指導工作,仍沿用過去的錄課標準,使得“曬課”多為傳統課。每個縣里面電教人員配備1-3名,難以全面保障活動的各個環節。
3.缺少活動經費,基層參與積極性較低。由于自2014年底活動開展以來,缺乏穩定的運行機制,基層未落實活動支持資金,參與積極性不高。
4.藏漢“雙語”教師對教材版本及曬課反映強烈。平臺并未開設針對少數民族的曬課,僅允許同等條件下的曬課。
5.活動平臺不穩定。中央電教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平臺面向全國組織活動,并在活動中不斷優化,但仍經常出現不能上傳和丟課等各類問題。
三、建議和思路
1.不斷完善本省的基礎教育資源平臺。由于中央電教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平臺面向全國組織活動,參與人員多、活動集中,仍存在不能上傳和丟課等各類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青海省可以完善本省的基礎教育資源平臺,在本省內組織曬課和“優課”征集活動,通過與中央電教館活動平臺互通來保障活動順利進行。
2.增大信息化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全省范圍內優化電子白板配備及技術支持;學校配備錄播室;各級電教機構和學校配備攝像機。
3.提升教研團隊和電教隊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加強各級培訓,提高認識,加強技術支持和服務。對教師、管理員和專家等活動參與人員分別進行培訓,提高對“優課”的認識,提高“曬課”質量,推進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在教學中應用。教研部門對“優課”從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有效應用和深度融合做更細致的工作,分解曬課節點、指定“優課”評價指標、指導教師上課,幫助教師磨課、組織開展評課。同時,電教部門為教師班班通設備和優質資源運用、平臺曬課、錄課及后期制作等技術服務穿插其中,保障“優課”錄制方面的質量。
4.建議“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平臺或省級資源平臺上開設面向少數民族教材版本的“曬課”。雙語教學是青海省教育的特色內容,開通面向少數民族教材版本的“曬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召開經驗交流會。根據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工作總結和表彰,召開省級經驗交流會。對成績突出的地區、優秀學校與區域管理員和學科教研工作室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于全省評選出的“優課”,頒發省級優課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