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芬
摘 要:閹雞技術是一門傳統手藝,筆者在東川地區二十多年的實踐經驗中,不斷總結和改進閹雞技術,閹割成功率達99%以上。筆者從閹割適齡仔雞、閹割時間以及閹割關鍵技術,包括手術前處理,手術中切口皮膚錯位,切口,破膜,取出睪丸,術后處理,注意事項幾方面對改進后的東川民間公雞閹割技術進行總結,以期能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東川民間;公雞閹割;技術
閹雞一般指摘除體內睪丸后的公雞。閹雞由于被摘除了主要生殖器官,其生精作用無法維持,副性征如雞冠、肉垂的發育受阻,性欲減退。同時,閹雞肌肉的蛋白質合成、脂肪分解水平、骨骼的生長和鈣磷沉積都可能和正常公雞不同,導致兩者在生長、屠宰性能和肉質性狀方面存在差異。閹雞與非閹割公雞相比,具有在飼養過程中性情溫馴、不好斗、增重快、易育肥,肉質細嫩、鮮香、營養可口等特點,在生長后期,閹雞的增重潛力更大,其體重超過了非閹割公雞,其后飼養利用效率也更高。且養殖時間越長其品質越高,因而越來越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閹雞技術是一門傳統手藝,筆者在東川地區二十多年的實踐經驗中,不斷總結和改進閹雞技術,閹割成功率達99%以上,因動作快,效率高,死亡率極地而被媒體稱為東川區的“閹雞女王”。現將總結、積累、改進后的技術進行總結,以期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一、閹割適齡仔雞
對適齡公雞及時進行閹割是閹雞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閹雞的成功因素不僅包括熟練的技術操作能力,還需保證減少或避免閹割后的公雞疾病和死亡,出現閹割不干凈,出現閹假雞等現象。閹割的最優時間因品種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
仔雞在體重達到 0. 3 ~0. 6 kg,頭部的雛毛開始換毛成年時為最佳,此時的仔雞漸漸表現出雄性特征,且具有一定的應激反應和免疫能力,體型合適進行手術操作。此時睪丸介于米粒和豌豆大小之間,處于待發育狀態,幾乎還看不出連接睪丸的血管,手術中出血較少,手術成功率高。
二、閹割時間
根據熱脹冷縮原理,閹雞宜在一天中溫度較低的上午或晚上進行,盡量避開炎熱的夏天。氣溫高時閹割容易導致仔雞出血,提高閹割難度,降低閹割成功率。
三、閹割關鍵技術
1.手術前處理
閹割器械嚴格消毒,防止疾病傳染。清理干凈閹割附近的羽毛。
2.手術步驟及關鍵技術
切口皮膚錯位。左手拇指按住雞的尾根部向前推動使軀體前移,保持雞只的兩腿相對地伸直,用食指確定切口位置在肋骨的椎骨部與胸骨部交界的上緣,并固定切口部位的皮膚使其自然錯位, 這樣術后皮膚可自然覆蓋切口。
切口。右手執手術刀,并以食指抵住刀尖,控制切口的深度,沿著左手食指與肋骨平行的切口,連同皮膚、腹壁肌肉及腹膜一次輕輕切開。
擴大切口。 用擴創弓擴大切口,在其上緣中央擴延創口, 形成適當大的0.5-1cm的切口,如有未破開的腹膜,則用刀尖擴開。
排開腸襟。右手持睪丸勺,向尾部撥開空腸襟,并挑起2條盲腸、回腸尾系膜靜脈,則暴露與其相連的腸系膜。
破膜。隔開兩睪丸的腸系膜暴露后,左手用刀尖破膜,并用刀柄稍向后提以擴大創口;右手執睪丸勺沿刀柄而下,向前撕破腸系膜,然后用睪丸勺撥起左側睪丸的前端使之暴露;最后用睪丸勺撥起右側睪丸前端的系膜,左手用刀尖劃破,睪丸較小時還要在睪丸后緣劃破睪丸系膜。
取出睪丸。兩側睪丸可分別取出或同時取出。分別取出時,應先除去左側睪丸,以防在摘除右側睪時因損傷血管出血而不易找到左側睪丸。但右側睪丸較大時會遮蓋左側睪丸,因此也可以先摘除右側睪丸。術者左手拇指、食指、無名指執刀柄,同時拇指、食指捏住套睪器上拴的棕線,使棕線置于無名指背面,以便套取睪丸時可調節棕線的松緊度;右手用套睪器弧形尖端的棕線從睪丸的后端繞過前端,左右手交叉,完全套住睪丸,對大睪丸則以輕輕拉鋸式鋸取睪丸。由于睪丸系膜上的血管粗大,通過鋸取可以達到止血的作用。對小睪丸尤其右側睪丸不易套住時,必須以刀柄尖輕輕壓住睪丸才能套住,同時鋸取時容易滑脫,應用勒取的方法慢慢地摘出。
3.術后處理。 取出睪丸后,解除擴創弓,一般切口不縫合,肋間切口更無需縫合。用左手拇指壓住切口,右手松開翅膀并解除束縛兩肢的繩子,將雞輕輕地放在地上,讓其安靜休息,切勿在手術后讓雞劇烈運動;術后如創口附近有氣腫現象,可用注射針頭穿刺放氣。
四、注意事項
1.在手術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避免損傷肋間動脈、腸系膜的尾系靜脈及脊椎下面睪丸根部的大血管,防止大出血,造成雞只死亡。如果發現其他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出血,應立即壓迫止血,等出血停止以后,取出血凝塊后再行手術。
2.摘除睪丸時,不可將睪丸弄碎,一定要完整地摘除,如有殘余睪丸在腹腔內,就達不到閹割的目的。
3.有的仔雞閹割后并未出血,但閹割后發現站立不穩、頭頸下垂、眼全閉或半閉等情況時,應立即將雞放入冷水盆內并不要讓傷口浸入水中,數分鐘后即可蘇醒過來。
4.為了提高閹割后的成活率,在術前術后可喂些抗菌消炎藥,如阿莫西林、恩諾沙星等; 術后傷口適當涂抹紅霉素,且術后 3 ~ 5 d 內要進行單獨圈養,不能放入正常群體中混養,避免受到追逐、驚嚇等刺激和劇烈的運動,并保證圈舍清潔、干燥、通風良好。
參考文獻:
[1]雞閹割暴發葡萄球菌病和支原體病[J].陳秋鳳,常乃輝,畢偉權,高健棠.中國獸醫雜志. 2000(11).
[2]公雞閹割后遺癥——霉菌感染及腹膜炎[J].李華明.養禽與禽病防治.1996(06).
[3]公雞閹割術對比試驗報告[J]. 陳發,陳學士,張典,王芝選.中國獸醫雜志. 1989(09).
[4]閹雞巧用止血藥[J].歐陽仙,龔文紅.云南農業.2009(06).
[5]閹割對武定雞血液理化指標的影響[J].代飛燕,文忠,項勛,周興文,段綱,王洪偉.云南畜牧獸醫.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