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云
摘 要:近年來,林區建設發展計劃有效的提高了國內森林覆蓋面積,營造林項目在創造經濟效益和保護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于國內復雜的地質環境以及不合理的病蟲防治措施,與營造林質量有關的問題頻頻發生。對此,本文將結合錦屏縣營林發展實際情況,對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進行詳細探究,以期提升營造林技術水平,加強營造林管理工作。
關鍵詞:錦屏縣;營造林;技術
一、引言
隨著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重視程度的提高,營造林工程建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各級政府部門關注的重點工作。營造林工程的實施改變了人們傳統保護環境的理念,通過一系列管理體制的建立來逐步改善當前的生態環境。因此,探究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錦屏縣營林發展概況
錦屏縣地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境內植被共分為8種主要類型:杉木林、馬尾松林、杉木馬尾松混交林、竹林、油茶林、常綠落葉闊葉林、灌木林以及草坡。據調查,全縣樹種資源有70余科300多個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二級保護植物11種,省級保護植物61種。主要植物種類包括杉木、馬尾松、樟樹、紫檀、青桐、黃檀、白楊、梧桐、槐、柞木、烏桕、檫木、鵝掌揪、馬蹄參、喜樹、竹類等。
三、營造林質量概述
營造林需要綜合考慮地區自然條件、氣候環境和種植特點等進行種植品種和規模等的選擇,該過程是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繁榮地區林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現階段,我國多數縣區和山區積極響應國家的營造林建設工作,利用當地的有利資源進行大面積種植,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營造林質量評價工作是對整體完成情況進行檢驗和核實的過程,可為后期林業管理和撫育提供相關資料和數據。
四、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
1.完善林業作業設計
林業部門的植樹造林工作不同于其他部門。對于樹種的選擇,與種植地區的土壤、氣候關系密切,這就需要林業部門做好資料的收集,并且切實做好造林的準備工作。在準備植樹造林前要做好選種工作,在種植過程中,禁止在烈日下進行樹木的栽植,以免影響樹木的成活率,同時后期的澆水、施肥、枝葉的修剪工作均要合理開展,并且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不同時段的管理。
2.加強林木種苗管理
錦屏縣具有杉木、楠木優良種源區優勢,為了夯實造林綠化基礎,必須加強林木種苗管理,這樣才能夠有效夯實造林綠化基礎工作。
(1)定點采種。育苗所用杉木種子,可以由當地群眾在本地優良林分中采種交縣種苗站收購和管理,或者可以由縣種苗和科技推廣站直接至種子園中進行采購,這樣才能夠保證林業生產種源品質純正。
(2)訂單育苗。在營林生產中,需要根據林業部門所下達的營林生產計劃,結合各個鄉鎮造林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樹種育苗量。另外,在各個單位育苗申請的基礎上,縣林業局還需要對育苗場地、育苗資質等進行綜合審核,然后堅持公平公正原則,選擇育苗單位,然后簽訂供苗合同,林業種苗必須由科技推廣站提供。
(3)就近供苗,提高造林成活率。錦屏縣所用營林造林工程項目造林用苗,在選擇方面,應該堅持就近供應的原則,有就近的造林戶或者林業站提供調苗單,然后憑借調苗單至定點的育苗場進行調苗,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避免苗木長期運輸成本,而且還能夠便于造林戶隨栽隨取,提高苗木成活率。
3.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造林生產過程中,各類自然災害及病蟲害會對林木的生長產生重要影響,嚴重者會對林業生產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要做好造林病蟲害及自然災害的防治。根據錦屏縣檢疫站實際工作情況,在營林生產方面,加強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對此,首先需要對各個林場進行病蟲害調查工作,然后加強現場指導,明確識別林業病蟲害的方法。現如今,在錦屏縣防治方面,采用新型固定測報燈以及誘捕器收集害蟲,然后制作林業有害生物標本。另外,還應該加大管理及養護力度,做好樹種的檢疫及檢查工作;日常管理中做好施肥、除草、剪枝等工作,以提高樹木的抗逆性能,如病蟲害嚴重可噴灑生物藥劑,以提高防治效果。
4.加強自然災害防治
自然災害是林業造林營林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災害,對于災害發生后的具體處理措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例如,雨雪冰凍災害對林木生長過程的影響,災害的持續時間、林地位置和災害的破壞程度不同會導致不同的影響效果。不同種類的樹木對于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對于同一災害,不同樹木可能受到的破壞程度不盡相同,這就要求營林人員掌握所在區域的林木生長特性和環境變化情況,根據不同的自然災害為不同的樹木制定適宜的防治策略,最后積極總結營林經驗,為造林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制定適宜的林木密度。
5.開展林業生產科普活動
(1)加強林業科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林業科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是加強和充實多層次技術服務體系的關鍵之處。但是,基層林業科技推廣技術人員少,老齡化嚴重,人員隊伍結構不合理,年輕的科技人員少。鑒于這種人才隊伍建設的缺陷,必須加大力度培養年輕林業科技人員,在資金上給予扶持,鼓勵年輕的林業科技人才深入基層一線,在政策上要給予年輕基層林業科技人員更好的待遇,保證基層林業部門能夠引得進人才、留得住人才。
(2)發放科普資料、開展咨詢活動。組織錦屏縣經濟林產業辦組織人員編寫并印制營林栽培管理技術,在科普活動中,可以通過上下鄉以及進村入戶時間,為林農發放科普資料,同時,還可以在山場地頭接受群眾的咨詢,為群眾答疑解惑,這樣才能夠滿足林農對于科普知識的實際需要。
(3)加大林業科技推廣和研究的資金投入力度。加大資金投入、促進林業科技發展、增強研發力量,這是推進林業科技發展和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保證。國家、省級、市級和縣級等各級部門應該設立林業科技推廣專項基金,用于林業科技推廣和研究。
五、提高營造林質量的管理措施
1.規范化營造林內部管理機構
現如今,很多林區企業對于管理工作重視程度比較低,沒有對內部的管理工作進行系統性的安排,而且沒有對管理人員進行工作和責任的落實,對于國家的森林管理政策沒有熟練于心,管理水平比較低,制約著營造林的建設和發展。對此,林區企業相關領導以及技術人員必須時刻以營造林的未來建設為工作重點,統籌安排日常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實際工作以及自身責任。另外,還應該構建合理的工作體系和安排,依照國家和有關部門的條例嚴格的執行工作,完善管理制度。
2.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是由人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失去控制的一種自然災害。有益火燒可以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如低強度火燒和營林用火等。有益火燒使森林生態系統的能量緩慢釋放,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營養物質轉化和物種更新,有益于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火燒后森林容易恢復。人們常常利用火的有益作用開展有計劃有目的的火燒,火成為人類經營森林的一種工具
3.建立檢查、監理和督查機制
為了提高造林質量,必須加強檢查與監理工作,貫徹落實各項造林政策與措施。造林單位主要領導應該在造林期間定期到現場進行檢查,指導具體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造林進度與科學造林技術的落實。另外,相關部門應針對每個工序展開監督與檢查,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保證造林工程質量。
4.加強營造林人才隊伍建設
造林工人是營造林行業的一線隊伍,其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對于提升營造林質量有著很大幫助。目前國內的營造林工人對于造林工作的開展還處于使用經驗的階段,對于各項工作使用長期積累的經驗雖然一定程度上能保證營造林質量以及造林工作的效率,但沒有結合最新的專業技術,在工作中如果出現了新的問題無法很好的解決,就會造成整體造林質量下降。因此,應該積極開展對于造林工人的技術培訓工作,提高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結合本身的豐富造林經驗,來保證營造林的質量,為行業不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5.增加資金投入以及科技投入
營造林工作是公益性的事業,不以追求經濟效益為己任,而是為了建設健康的生態環境,這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將投入的資金用于環境的改善、營造林工程的建設、空氣質量的治理上。只有走科技興林,走科學技術輔助營林造林工作之路,加大資金投入,才能保障營造林的可持續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營造林工程是平衡生態系統、利國利民的一項重要舉措。在營造林實施過程中,應該不斷探索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改進營造林技術,并加強營造林日常管理,提高營造林質量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推動我國營造林事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春紅,王洪頎.提高造林質量的幾項關鍵技術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14(5):219-219.
[2]宗學輝,張玉峰,徐程文,等.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分析[J].吉林農業,2014(6):69-69.
[3]張朝丹.分析影響營造林的質量因素及如何加強營林質量措施[J].中國科技投資,2014(A07):44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