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劉小亞+譚清清+李艷容
摘要:本文根據農村小學教師的生存現狀,總結出影響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主要為農村小學教師的精神需求和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渠道。通過以上的分析歸納出農村小學教師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路徑專業發展
九年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堡壘。我國的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農村小學教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非常關注的問題,而農村小學教師也就成為我國小學教育事業關注的焦點,只有提高小學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和改善小學教師的生存狀態才能夠真正的提高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然而,我們看到的現實是一線農村教師在專業發展上受到了一些阻礙。因此,通過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來找出影響其專業發展的因素顯得十分重要。
一、農村小學教師從業的現狀
(一)工作條件有所改善,專業發展可利用資源有待開發
基于農村基礎建設薄弱等歷史遺留的問題,我國在農村教育的投入不夠,農村教育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雖然,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加大了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農村的教育情況與城市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重視,國家應該對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投入專項資金,并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使農村小學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接觸到教育專家或極為優秀的兄弟校同行的教育精華。其次,農村小學的資源缺乏,目前,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苦于沒有教育的前沿理論和教師專業發展的使用資料,我國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應該更重視農村基礎教育的配套設施建設。
(二)農村小學教師受教育程度低,獲得職稱的比例低
我國農村小學教師的受教育程度較低,而且,獲得職稱的比例較低。職稱提不上去是困擾農村小學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農村小學教師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導致了他們職稱評不上去。根據這些因素,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農村教師的發展規劃,這樣有效的提高了農村教師獲得職稱的比例,也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為我國的基礎教育服務的決心。由于農村小學教師的受教育程度低,這樣就導致他們在接受新的環境的變化時的應變能力差,農村小學教師對于新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這樣就使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國家開展了“特崗教師”計劃吸收大學生來基層農村工作,這樣也能夠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整體文化水平。
(三)農村教師的收入穩步提高
農村的教育問題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改善農村教師的生活條件。例如,國務院在2016年印發的《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一件》中明確到2020年,鄉村教師待遇穩步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提高了,生活狀態有所改善,也就有更大的精力去教育學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農村小學教師缺少專業發展的再受教育的平臺
農村小學教師的進修一般都是小高級別的教師,大多數需要進修的教師都沒有進修的機會。從校內的培訓情況來看,對于不同水平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幾乎不夠完善。這樣就不能夠保障農村小學教師的科研進步,不能保障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阻礙全民的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
二、影響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
(一)農村小學教師的精神需求
由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不高的現狀可知,農村小學教師的精神世界缺少專業的引領。只有通過共建農村小學教師的精神家園,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質量。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層次的追求,國家或當地政府只有不斷的提高農村教師的自信心和工作的認同感,才能夠真正的走上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的科學化道路。
(二)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渠道
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渠道有(1)資金保障:政府撥款改善農村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了政府撥款作為保證,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就有了依靠。(2)技術保障: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通過互聯網就能夠聽到全國優秀小學教師的課程,農村教師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更能接觸到高端教育人才的施教方法。
三、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農村小學教師的生存狀態有所改善,在國家大力重視農村教育問題的大環境背景下,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當前,找到一條適合農村教師發展特點的道路顯得有為重要。
(一)共建教師精神家園,提升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教師的待遇不斷提高,保證了農村小學教師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我國當前基礎教育事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讓農村小學教師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時代信仰。教育事業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事業,教師應該具有極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讓其在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既能提高自己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又能提升自我的職業認同感。教師的工作環境越來越接近其內心需求時,小學教師才會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有助于提高小學教師的自我的專業水平,克服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二)建立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制度
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我國教師專業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建立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制度更是我國教育事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建立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制度才能不斷的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授課技能。建立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制度才能保障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村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制度,應該以教師為中心,滿足教師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建立針對性強的教師培訓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度的實施的過程中,要保障每個農村小學教師都能夠參加這項培訓,這樣才能確保制度建立后的每個教師都受益。
參考文獻
[1]李茂平.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我國免費師范教育的新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67-71.
[2]繼武,朱凱,王耀江.農村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現狀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03):11-13.
[3]黃威榮.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狀況的調查與培訓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0,(02):90-92.
作者簡介
王麗(1995.7-),女,重慶,漢,本科,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研究方向:小學農村教師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