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方友+武傳躍
摘要:近年來,小學生作業拖延問題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數學作業完成過程中,已經成為了教學的難點,教師與家長都深感焦慮。為此,本文將針對城郊區域小學生數學作業拖延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旨在進一步培養小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從而有利于我國教學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城郊區域作業拖延學習態度心理輔導
隨著社會對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越來越關注。近幾年來,很多家長對小學生數學作業拖延問題表示十分擔憂,認為學生作業長期拖延不僅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還會給學生日后的工作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解決小學生數學作業拖延問題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城郊區域小學生數學作業拖延原因
目前,小學生數學作業拖延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具體是指學生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意向的完成學習任務,并對后期的學習任務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比如擠占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降低學習效率,嚴重的會使學生產生內疚、抑郁、自責、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據相關研究表明,小學生數學作業拖延的原因主要有學校、家庭、社會、自身影響四種。
1.學習任務較繁重。目前,很多家長認為學業繁重是小學作業拖延的主要原因。首先,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心理情況布置繁重的學習任務,而且任務難度偏大,這使得學生產生恐懼、焦慮的情緒,無形中就造成了學習任務的拖延。其次,學生對學科的喜好程度也決定著他們完成作業的效率。據相關調查研究現實,很多小學生都對數學課程有畏懼的心理,他們認為數學課程較其他學科枯燥無味,因此對數學作業也采取了消極的態度,作業拖延,學習效率低下。此外,小學生往往選擇先易后難的順序,這種不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來完成任務也是造成作業拖延的重要原因。
2.家長監督不到位。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學生作業拖延與家長的監督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家長往往忙于工作忽視了孩子的學業。其次,有些家長的監督方式不科學,主要是三種類型,溺愛型、專制型、忽視型。目前,很多家長在家里并沒有監督學生完成作業,而是一味地追求結果。這樣不利于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鼓舞,嚴重的影響了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當然,家長的行為習慣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一貫雷厲風行和拖拖拉拉的家長會影響孩子走向兩個極端。
3.社會的誘惑眾多。據調查研究顯示,學生學業拖延與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因此面對充滿誘惑的社會滿意集中注意力。比如,好看的電視劇會使正在做計算題的小學生神游,樓下的娛樂場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等等,這些嚴重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小學生的數學作業,計算題居多,不能集中注意力會嚴重浪費學習時間,降低作業質量。
4.自身性格特質因素。客觀來講,小學生的性格特質并不成熟,因此,對自己的學習任務缺乏合理的規劃。首先,學生的學習水平之間決定著作業完成的質量,因此,小學生在數學作業完成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時間差距。但是,學生并沒有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這樣使得應該提高做題速度的學生沒有得到提高,而可以適當延長作業時間的學生由于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反到產生了自卑的情緒,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率。
三、提高城郊區域小學生數學作業完成效率的具體措施
1.教師科學合理布置課業。學校方面,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布置課業,并適當采取獎懲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教師應該采取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例如,數學教師可以統一布置幾個典型的例題,然后針對計算能力差的同學多布置10道計算題,對于分析能力差的同學多布置兩道應用題,而基礎扎實的同學則可以多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這樣,不僅鼓勵學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還有利于學生針對自身弱點加強訓練,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
2.家長發揮監督引導作用。家長應該在學生在完成課業過程中充分發揮監督引導的作用。首先,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其規劃學習時間,在數學作業完成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集中精力,提高數學題解答的正確率,從而可以省去學生檢查、修改作業的時間。其次,家長應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事專業、不拖拉,從而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家長也應該采取獎勵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努力提高作業完成質量。而且,家長還應該定期與學生談心,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惑,并及時解決,從而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
3.積極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社會都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國家應該對周圍的娛樂設施以及建筑施工進行治理,還學校一分安靜,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其次,在家庭中,學生在做作業時,尤其是數學作業這種對注意力有極高要求的課業時,家長應該努力保持家庭的安靜,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社會中的娛樂場所,應該注意時間點,不能造成擾民行為。只有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努力,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優質舒適的學習環境。
4.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生應該從小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學生要確定長期和短期的學習目標,比如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短期的目標可以是減少錯誤,涂改的現象,長期目標是提前半小時完成作業。這樣,當學生達到短期目標的時候會產生成就感,提高學習積極性。其次,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應該有意識的培養正確的學習意識,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保證作業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晨驪,聶歡歡.極速小蝸牛養成記———改善作業拖延低效的輔導案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
[2]李建.行為矯治“陽性強化法”———矯正小學生作業拖延行為案例報告.《平安校園》.2014.
[3]朱秀娟.在合作學習中尋求突破———學生語文作業拖延“頑疾”診治.《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1.
[4]周卓明.啃不完的指甲,做不完的作業———如何幫助孩子改掉愛拖延的毛病.《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