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強++劉玉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27-01
體育學生都是一本從未讀過的書,需要我們去慢慢品讀;也是一朵即將盛開的鮮花,每一朵都需要老師耐心澆灌,也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需要老師用心的指導。他們有的心理脆弱,有的情緒易波動,如果此時老師充滿愛的關懷,定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訓練習慣,反之,哪怕是一次不當的批評,也可能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作為體育教師我經常碰到類似頭疼的問題,怎樣跟學生相處融洽,怎么樣讓我跟學生之間建立信任感是我經常要思考的問題。
“凡是學生自己可以干得來的事情,總是讓他們自己干,老師可以一旁指導或者看著,決不越俎代庖,這是要培養他們自立的精神。”正在苦惱之際,這句話深深啟迪了我,于是我開始改變策略,既然他們不愛學習,那就通過體育專業這個很好的平臺,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通過體育訓練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為了讓學生在體育課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新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一、認真備好每一節訓練課
大多數人認為:體育課很簡單,用不著備課,上課時,教師安排學生運動就是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體育訓練應該結合教材、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甚至還有班級的特點來進行備課,不能以放羊式教學來進行。
二、訓練教學靈活多樣,訓練中我做好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準備活動
體育教學過程中,準備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學生活動不開各關節,在運動中就容易受傷,因此,上課前我先組織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尤其是專門性練習,如:跳高和跳遠教學中,主要活動開胯、膝、踝關節;技巧和單杠教學中,主要活動開肩、肘、腕關節,準備活動也可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如:短跑(50米)教學前,可安排“破網捕魚”、“打死救活”等游戲類活動,讓學生在操場上相互追逐、跑動,學生在跑動中有加速跑、勻速跑、變速跑等,這樣可加大關節的穩固性和承受能力,提高肌肉伸縮性與爆發力,之后,再進行50米練習,就能提高學生的短跑速度。
2.講解與示范
在體育訓練中,教師不僅要認真講解動作要領,還要進行認真示范。教師還可采用邊講解邊示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一邊體會動作要領,一邊跟著教師做出相應的動作,以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與理解能力,因此,教學中充分利用好講解與示范,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體育課堂效率。
3.組織練習
學生練習部分是學生最活躍的時期。教師如果組織不好,學生便會發生混亂。老師最好能放下自己的地位,把自己融入學生中一起學習,這樣更能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錯誤動作出現時,教師要及時地進行糾正,可采用單獨糾正或集體糾正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4.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中學生具有“好強、好動、好勝”等心理和行為特點,這就是備課時我們要注意的,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備課。教學中要敢于打破舊有教學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如課堂中進行隊伍調動,由于傳統的方法過于機械、死板,教師可以在調動隊伍時配以節奏感強的搖滾樂,或者把調動過程編成游戲或舞蹈,這樣既會使學生感到新奇,又會使訓練活而不亂,提高教學效果。
5.多表揚鼓勵。
中學生具有向師性,他們在體育訓練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因此,訓練上教師應該多運用表揚鼓勵手段,通過手勢指揮、眼神暗示、口哨聲音等,結合教學語言的運用,給成功以肯定,給挫折以鼓勵,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訓練質量。
三、給學生預留探索創新的時空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使教學設計過于細密,甚至連學生該用怎樣的動作、用哪幾個體育競賽活動都預先替學生設計好了,簡直稱得上是天衣無縫。在這樣的教學流程中,執行得又過于死板,教學變成了教師一廂情愿地演示自己設計的教案,千方百計地牽著學生往那一條道上走,來不得一點變通,容不下一絲意外。學生的思維稍逾常規,回答稍偏教路,教師就急急地點撥引導,堅定不移毫不動搖,根本沒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也沒有學生主動創新的余地。于是課堂教學在平淡中一帆風順,實則喪失了其應有的活力和靈氣。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應該給學生預留探索創新的時空,要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環境,讓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是在單純訓練學生創造的技巧,而是在全方位的改造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一種只重外在的學習方式改變為價值目標的教育,而是一種從個體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斷去誘導出能提供最佳創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
總之,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為更好地完成體育課堂的教學任務,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熊菊青.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能力——體育課堂教學淺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2(4)
[2]郭正罡.中職體育課教學淺析[J].才智,2014(22)
[3]劉培峰.小學體育課教學淺議[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2)
[4]王建波.小學體育課教學淺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3,4(20)
[5]王超.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淺析[J].學周刊,2013(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