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利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事業單位工會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的社會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保障社會的安定和諧。隨著社會的改革發展,工會組織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在一些事業單位中對于工會工作不夠重視,工會和人民群眾相悖離,工會人才隊伍建設非常緩慢。面對新的發展形勢,事業單位內部必須發揮自身的優勢,加快改革發展,這也是工會工作必須面臨的問題,工會組織需要合理運用好各方面關系,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隊伍,不斷完善工作體制,才能夠為事業單位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就事業單位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工會;工作;職工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12-01
事業單位指的是國家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設置的機構,所以事業單位一般由國家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核心就是為人民服務,主要從事一些社會公益性工作,事業單位工作并不是為了盈利,由國家和政府機關來提供資金補貼,工會作為事業單位的下屬部門,主要是為廣大事業單位企業職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組織機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職工對于自身的維權意識有了更深一步的提升,而且希望通過相關機構組織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所以工會的工作任務逐漸繁重起來,工會不僅要為企業職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要幫助各大企業開展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樣才能夠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凝聚力。但是,當前事業單位工會的維權機制匱乏,難以發揮工會的真正作用,更加不能幫助企業職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事業單位工會的工作人員思想覺悟低,人才隊伍不足,因此,必須加強事業單位工會建設,針對當前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
1.事業單位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分析
1.1 事業單位工會工作弱化的趨勢逐漸顯現。近幾年以來,事業單位對于工會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隨著政府對官員的削減,一直信奉的是"精兵簡政"的人才管理隊伍,而事業單位的人力數量龐大,但是為了裁剪人員,不得不裁撤工會工作人員,而工會工作人員大量減少,也導致工會部門的重視程度被降低,在平時的工作中缺少話語權。通過對一些事業單位工會工作進行調查發現,許多事業單位工會組織缺乏活動場所,難以開展各種工會活動,導致工會組織不夠了解企業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狀況,而且當企業職工的生活或工作出現問題時,工會組織缺少話語權,難以幫助職工解決這些問題,工會組織在工作中沒有發揮自身的作用,長此以往,工會工作人員逐漸對工會組織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許多企業職工不知道能夠通過工會組織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1.2 工會工作人員配置不夠完善。工會組織作為事業單位中一個獨立的部門組織, 雖然工會組織的人員規模比較下,但是每個人員都能起到極大的作用,工會部門能夠為廣大企業職工服務。根據國家對事業單位工會部門的相關規定顯示,工會必須設置主席和副主席兩大職位,并且要給予相關的待遇。但是在一些事業單位工會組織中,并沒有設置這兩大職位,甚至有些事業單位沒有設置專門的工會部門,對于工會部門的人員配置更加良莠不齊,其工作人員和領導干部混為一談,這也導致事業單位工會難以開展日常工作,更加無法為企業職工維護合法權益,所以必須為工會組織配置完善的人員隊伍。
1.3 企業職工缺乏自我維權意識。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已經充分具有了法治意識,但是還有部分企業職工受到幾十年工作的傳統思想觀念影響,對于《工會法》和《勞動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規不夠了解,在現代法治社會不知道如何運用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知道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更加難以運用法律武器武裝自己。當企業職工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只會自怨自艾,沒有向工會組織申報,因此,工會組織難以幫助職工維護自身權益。
1.4 工會民主管理模式浮于表面。工會組織作為社會公益組織,主要起到了為企業職工維護權益的作用,所以工會組織的管理模式是民主、公平的,企業職工能夠自由發表意見,可以自由給工會組織提出建議,從而讓工會組織幫助企業職工維護合法權益。但是,當前的許多工會組織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民主管理模式浮于表面,針對企業職工的維權事宜,缺乏積極性,沒有按照正常的程序來開展維權工作,為了應付工作,經常草草了事,工會組織沒有發揮自身的服務作用。
1.5 工會維權機制沒有準確落實。目前,事業單位工會維權機制沒有建立完善,對于職工的服務保障制度有所匱乏。當企業職工的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向工會組織提出意見和建議,尋求維權幫助,然后由事業單位工會組織出面,針對侵權問題積極討論,并幫助企業職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少有事業單位工會對維權機制落實到位,大部分工會組織對于職工的侵權問題都是一拖再拖,或者完全放任不管,沒有深入了解侵權問題,并展開積極討論,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這也就導致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安全保障。
2.事業單位工會工作改進的策略分析
2.1 關心和尊重企業職工。事業單位工會工作必須秉持"關心和尊重企業職工"的行為準則,在工會工作中,積極地為企業職工服務。當企業職工遇到侵權問題時,積極地幫助企業職工維護自身權益。當企業職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面臨某種需求時,工會組織要積極給員工提供幫助。同時,工會工作必須貫徹落實到員工之中,工作人員要加強和企業職工的聯系、溝通,了解企業職工的心理動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業職工的法律維權意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真正關心企業職工,尊重企業職工,才能發揮工會工作的意義,真正為企業職工著想,謀取合法權益。
2.2 妥善解決人員配置問題。人員隊伍作為工會工作的核心基礎,只有妥善解決人員隊伍配置問題,才能提高工會工作質量。對于工會組織的干部人員編制,可以納入行政編制總額中,并且按照國家對事業單位工會組織的相關規定,配置合理的人員隊伍,并給予相關職位的待遇。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使領導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會組織的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職,才能加快工會組織的工作效率。同時要建立完善的工會干部培訓機制,對于工會組織的干部隊伍,定期進行教育培訓,完善其工作管理知識體系,更新工會工作模式和觀念。根據工會干部工作制定獎勵機制,對于工作出色的干部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激發工作人員的的熱情,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會組織的日常事務中。健全工會工作人員隊伍,才能為工會工作的日常開展打下良好的組織基礎。
2.3 加強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目前,事業單位工會工作人員對于自身的責任和義務還沒有明確,必須加強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才能更好地為企業職工服務。事業單位工會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的是服務類工作,所以必須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深入基層,了解企業職工的心理狀況和工作動態,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同時,工會工作人員必須從實際出發,為大局著想,完善工會民主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民主、公正,傾聽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工作不能流于形式,當職工需要幫助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第一時間為職工提供幫助,把服務工作放在首位,積極拓展和延伸工作領域,盡最大努力為企業職工維護合法權益。
2.4 完善法制建設,提高職工的維權意識。為了完善職工維權的法治建設,首先必須加大對《工會法》和《勞動法》的宣傳力度,這兩部法律是維護職工自身權益的重要法律保障,而部分企業職工對于現代化法律制度了解不足,必須加強宣傳教育,才能提高職工的維權意識。完善法制建設,不僅是全黨的責任,同時也是工會組織和社會的義務,必須得到事業單位領導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宣傳和落實《工會法》和《勞動法》。在宣傳工會相關法律時,可以通過知識講座以及宣傳專欄的方式加深職工的關注和了解,這樣才能促進企業職工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工會工作也能夠落實到實處。工會組織也可以率先培養一批先進典型的企業單位或個人,這樣才能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氛圍, 構建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企業環境,提高工會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調動廣大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3.總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工會工作主要面臨著這些問題:事業單位工會工作弱化的趨勢逐漸顯現,工會工作人員配置不夠完善,企業職工缺乏維權意識,工會民主管理模式流于形式,沒有準確落實工會維權機制。必須建立完善的工會干部人員隊伍,提高工會人員的工作意識,深入基層,關心和理解職工,大力宣傳法律法規,提高職工的維權意識,才能提高事業單位工會工作質量,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義文,戴建新,彭志紅等.科研事業單位工會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湖南農業科學,2014,(6):88-90.
[2] 馬麗.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工會工作的創新探析[J].科教文匯,2014,(5):223-224.
[3] 戚小麗.淺談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工會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2015,(19):143-143.
[4] 王新國.新形勢下加強事業單位工會工作的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5,(9):189-189.
[5] 史秋萍.淺談事業單位工會工作在組織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赤子,2015,(12):26-26.